陳仕奎
【摘 要】對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言,其在發生后進行有效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而借助微生物快速檢驗技后,可以盡快展開診斷工作,是及時控制突發事件的重要保障。為此本文對常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分析,并探究了當前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微生物快速檢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4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220-01
當今醫學技術在不斷的革新與發展中,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也隨之有所提升,在臨床也逐漸應用此檢驗方式,尤其是將其應用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實際效果值得探討,具體內容闡述如下:
1 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在鼠疫中的應用
在公共衛生安全事件中,鼠疫屬于傳染性較強的疾病之一,若是檢查出此疾病,患者的存活幾率非常低,同時此疾病的傳染速度較快,極易造成大面積流行情況,在我國鼠疫被歸為甲類傳染病中最重要的種類之一[1]。以前對于此疾病的檢查中,多是應用細菌培養方式完成的,但是此方法需要的時間是比較長的,為此需要應用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完成。在本研究中,使用雙重PCR 對27 例患者的淋巴液進行采樣檢驗,呈現陽性的患者有3 例,通過此檢驗對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給了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較為科學的依據。另外膠體金免疫滲濾實驗檢驗得知:鼠疫細菌體現出了極強的特異性,也就意味著此細菌不會與其他細菌發生交叉感染的現象,此情況與國家制定的RIHA 具有類似性,其整個反應能夠在10 分鐘之內完成,具有較高的可應用性。
2 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在炭疽中的應用
對于炭疽疾病而言,其主要是通過建立檢測炭疽桿菌芽孢的GICA 完成,檢測炭疽桿菌芽孢的靈敏度在1X106cfu/ml 之內;而檢測炭疽桿菌滋養體的靈敏度則在1×107cfu/ml 之內。在經過檢驗之后,炭疽桿菌與蠟樣芽孢桿菌等會出現相應的交叉反應,且此方法能夠在20 分鐘之內完成檢測。另外,在應用TaqMan 熒光PCR 定性定量對炭疽芽孢桿菌檢測后,可以使用pag、cap、rpoB2 等基因克隆系列最低分別可檢出2 拷貝/m l、20 拷貝/m l、2 拷貝/m l,其檢驗靈敏度明顯比常規的PCR 的檢測高。
3 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在炭疽中的應用
霍亂屬于烈性腸道傳染病中的一種,常規的檢測方法是展開分離培養+血清凝集試驗,耗時為24 小時以上,對于急性病人而言,其水樣便直接分離4 號瓊脂培養在6~8 小時也可以得出結果[2]。當今將PCR 技術應用在霍亂弧菌檢測中的報道也不少,其主要是通過建立此菌的TaqMan 熒光定量PCR 技術,檢出限可達10cfu/ml,并且檢驗時間只需要2 個小時;另外膠體金免疫技術也有相應的應用報道,經試驗GICA 檢測霍亂弧菌的靈敏度為105cfu/ml;而培養法則是104cfu/ml。
4 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在流感中的應用
將85 例流感疑似病人的含漱液使用搖床吸附法微量細胞板短期培養熒光抗體染色與常規的病毒分離相進行對比,前者中呈現陽性的例數有30 例,后者中的陽性例數有52 例,且搖床吸附法微量細胞板短期培養熒光抗體染色法檢測時是在24 小時之內完成的,進而達到了快速準確的效果。
5 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在傷寒、副傷寒中的應用
對于沙門菌種類而言,其種類達到了2000 多種,在我國的臨床檢驗中也發現了20 多種,而傷寒也副傷寒情況則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其不但會對人體的腸道健康造成影響,還具有較強的傳染性,需要重視其臨床檢驗方式[3]。傳統的檢驗方法大約需要耗時3-5 天,進而造成在早期診斷的時候沒相應的理論支撐。現如今,專家提出應用近表面一般點法對傷寒、副傷寒情況展開檢測,而雙海副傷寒LPs 一PHA 的檢測方法具有較強的優勢,檢驗速度更快,操作特跟家便捷。
6 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在SARS 中的應用
對于SARS 的檢測而言,其可選擇方式較多,如病毒管分離、IFA 和PCR等,在經過臨床研究得知:IFA 法若是應用在發病10 個小時之后則能夠在血清中很顯著的體現出來,檢測效果良好;而ELISA 的檢測方式適合在3 周之后的血清檢測,其自身也具有較強的可靠性與客觀性。目前正在對R-TPCR 技術的臨床應用進行著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也有一部分的專家學者認為對SARS 病毒的診斷可以使用基因芯片展開,其經過臨床試用后具有較好的靈敏度[4]。
7 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應用
甲型病毒性肝炎與戊形病毒性肝炎的傳播途徑為口或者糞便,其屬于消化道類疾病。對于此疾病檢驗而言,相關的檢驗人員則是建立了一個可以一同對兩種病毒展開檢測的模型,其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8 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在人感染豬鏈球菌病中的應用
對于豬鏈球菌而言,其根據其莢膜多糖抗原的不同性,大致可分成35 個血清型,其中最為常見有兩種,對此疾病檢驗則是建立檢測患者血液標本中豬鏈球菌的PCR 技術,根據相應的序列分析結果以此來證實擴增片段的方法,且其敏感性可高達100%,另外的6 種其他鏈球菌驗證特異性則達到了100%。
9 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在登革熱中的應用
登革熱的檢驗則是借助美國Belmont 公司生產的ELISA 試劑展開,其中對180 例患者展開檢驗,患者的取血時間在發病三天內的有55 例,檢出陽性20 例;在發病第4 天取血的患者23 例,陽性患者15 例;在發病5 天的取血的患者有107 例,陽性患者98 例。當完成檢驗之后發現最早產生抗體的時間是在發病后第1 天。除此之外也有使用RT—PCR 檢測登革熱I 型病毒的臨床研究。
10 微生物儀器設備的監控
微生物實驗室中常用的實驗設備主要有試管、電子顯微鏡以及冰箱和二氧化碳培養箱等,首先就是要保持這些實驗設備的清潔,避免實驗中微生物受到污染,影響實驗的結果。另外,好多的實驗設備對環境有要求,比如培養箱的溫度范圍為34℃-36℃,因此在對實驗設備進行保存時,一定要注意設備的環境要求。科技的發展,使得儀器不斷更新換代,一些微量生化反應系統逐漸在實驗室中應用,對于這些高科技、高造價的儀器,在使用時一定要按照操作準則進行,并且要注意對儀器的保養,定期對儀器進行清潔和調試。
11 討論
對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故應用微生物快速檢測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確診,從而及時、有效地控制突發事件,最大程度上的將損害降低到最小,其中較為常用的快速檢測技術有PCR 技術、膠體金免疫技術等,上述兩種檢驗技術均有較高的靈敏度,在臨床上具有可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冬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的應用探討[J].環球中醫藥,2015(s2):220-221.
[2]劉建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微生物檢驗質量的控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72):14226-14226.
[3]王世平,張桂榮,禹雪,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處置關鍵技術的應用[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3(1):4-6.
[4]任志軍.探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微生物檢驗質量的控制策略[J].生物技術世界,2015(10):232-232.
[5]李鳳玉,葉偉雄.淺析突發公共衛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