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蒙城縣婦幼保健院,安徽 亳州 233500)
黃褐斑也叫肝斑,是由面部色素沉著所導致的一種皮膚病。該病多發于女性群體中。黃褐斑多呈蝶形對稱分布在患者兩側的頰部。臨床研究表明,絕大多數黃褐斑患者均存在內分泌紊亂的情況,從而易導致其發生月經不調[1-3]。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用桃紅四物湯加減對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期間蒙城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關于黃褐斑的診斷標準,均存在月經不調的癥狀,且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其中,排除對維生素C、維生素E、復方維甲酸霜等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將這7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38)和觀察組(n=38)。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5~47歲,平均年齡為(37.48±2.51)歲;其病程為6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2.61±0.43)年;其中,已婚患者有24例(占63.16%),未婚患者有14例(占36.84%);其中,存在閉經癥狀的患者有4例(占10.53%),存在月經提前癥狀的患者有15例(占39.47%),存在月經延遲癥狀的患者有19例(占50.00%)。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6~45歲,平均年齡為(37.72±2.68)歲;其病程為5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2.54±0.40)年;其中,已婚患者有25例(占65.79%),未婚患者有13例(占34.21%);其中,存在閉經癥狀的患者有5例(占13.16%),存在月經提前癥狀的患者有16例(占42.11%),存在月經延遲癥狀的患者有17例(占44.74%)。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西醫治療,方法是:用維生素C含片、維生素E膠囊及復方維甲酸霜對其進行治療。維生素C含片的用法是:含服,0.3 g/次,3次/d,連續用藥1個月。維生素E膠囊的用法是:口服,0.1 g/次,3次/d,連續用藥1個月。復方維甲酸霜的用法是:將適量的此藥均勻地涂抹在患者面部的黃褐斑處,每天早晚各用藥1次,連續用藥1個月[4-6]。在基礎上,用桃紅四物湯加減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桃紅四物湯加減的藥物組成及制用法是:紫草30 g,熟地20 g,白術15 g,山茱萸15 g,桃仁10 g,紅花6 g,赤白芍15 g,炙甘草6 g,丹皮15 g,川芎20 g,當歸20 g[7-9]。若患者存在風盛的癥狀,則在上方中加防風12 g、僵蠶10 g、蟬蛻10 g;若患者存在腰痛的癥狀,則在上方中加杜仲15 g、桑寄生15 g;若患者存在寒盛的癥狀,則在上方中加桂枝20 g、艾葉6 g、細辛3 g;若患者存在經期腹脹、腹痛的癥狀,則在上方中加小茴香15 g、元胡15 g、郁金15 g;若患者存在濕邪犯表的癥狀,則在上方中加茯苓10 g、車前子20 g、蒼術10 g、薏苡仁20 g;若患者的病程較長,則在上方中加五加皮12 g、水蛭6 g、白花蛇舌草25 g。水煎服,1劑/d,分早中晚3次服用(經期也可正常服用),連續用藥1個月[10-13]。
治療前后,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黃褐斑的面積、月經不調證候的評分及面部黑色素指數的評分[14]。月經不調證候評分的分值為0~5分。0分:患者不存在月經不調的癥狀;1分:患者存在輕度月經不調的癥狀;2~3分:患者存在中度月經不調的癥狀;4~5分:患者存在重度月經不調的癥狀。患者面部黑色素指數的評分越高,表示其面部色素沉著的情況越嚴重。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經治療,患者的黃褐斑基本消失,其月經周期和月經量基本恢復正常[15]。有效:經治療,患者黃褐斑的面積明顯縮小,其月經周期和月經量有所改善。無效:經治療,患者黃褐斑的面積未縮小,其月經周期和月經量未得到改善。
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黃褐斑的面積、月經不調證候的評分及面部黑色素指數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黃褐斑的面積小于對照組患者(P<0.05),其月經不調證候的評分和面部黑色素指數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黃褐斑的面積、月經不調證候的評分及面部黑色素指數評分的對比(±s )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黃褐斑的面積、月經不調證候的評分及面部黑色素指數評分的對比(±s )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5。
面部黑色素指數的評分(分)對照組(n=38)組別 時間 黃褐斑的面積(cm2)月經不調證候的評分(分)治療前 4.48±1.87 4.34±1.27 132.47±48.17治療后 3.43±1.31* 3.31±1.28* 125.63±41.77*觀察組(n=38)治療前 4.49±1.88 4.36±1.26 132.49±48.16治療后 2.04±0.29*# 2.07±0.57*# 101.89±28.03*#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臨床研究表明,黃褐斑患者一旦合并有月經不調,就可能導致其出現抑郁、焦慮、失眠、煩躁、面部潮紅及大便硬結等情況,從而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6-18]。過去,臨床上對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患者主要進行常規西醫治療,但效果欠佳。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對此類患者進行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用桃紅四物湯加減對其進行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桃紅四物湯加減中的桃仁、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功效,熟地、當歸具有滋陰補肝、養血調經之功效,赤白芍具有養血和營之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之功效,白術具有健脾益氣之功效,紫草具有解毒祛斑之功效,山茱萸具有益氣補血之功效,丹皮具有清熱涼血之功效,甘草具有益氣滋陰、調和諸藥之功效。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活血祛斑、益氣調經之功[19-20]。
綜上所述,在對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患者進行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用桃紅四物湯加減對其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提高其臨床療效,減小其黃褐斑的面積,改善其月經不調的癥狀。
[1]李素華.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患者經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2(28):181-182.
[2]段守鋒.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黃褐斑伴月經不調60例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26(17):85-86.
[3]唐小玉.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黃褐斑伴月經不調的臨床分析[J].中醫中藥,2016,16(11):128,211.
[4]紅巖.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黃褐斑伴月經不調的有效性分析[J].中醫中藥,2017,15(14):184-185.
[5]林燕芬.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52例黃褐斑伴月經不調的療效探討[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3):2913-2914.
[6]郎麗花.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黃褐斑合并月經不調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3):37-38.
[7]周奇志,胡杏林.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黃褐斑伴月經不調67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1,17(5):56-58.
[8]汪燕.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21):1728-1730.
[9]陳嬌梅.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黃褐斑伴月經不調治療的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2013,26(4):311-312.
[10]黃日亮,曾透香,黃俊梅,等.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黃褐斑伴月經不調80例臨床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6):3702-3703.
[11]董美華.中西醫結合治療月經不調45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11):126,131.
[12]韓培.克羅米芬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月經不調的療效研究 [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5,2(16):3213-3214.
[13]胡煥云.定經湯加減治療月經不調并不孕癥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3,21(6):565-568.
[14]王盾.桃紅四物湯聯合克羅米芬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5,47(11):146-147.
[15]馮薇,王長華.中醫辨證治療伴月經不調黃褐斑38例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12,34(2):195-196.
[16]何蔣蘭.宮環養血顆粒治療氣血兩虛型月經不調的臨床療效觀察[J].藥物與人,2014,27(10):176-177.
[17]楊遠娟,汪湘波,黃少雅.中醫治療女性黃褐斑伴月經不調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9):225-226.
[18]謝承紅.桃紅四物湯治療女性黃褐斑合并月經不調17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1):129.
[19]張燕.桃紅四物湯聯合針灸治療月經不調療效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5,2(8):1478-1479.
[20]宋麗普.中西醫結合治療月經不調的療效對比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5,2(1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