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偉
(霍州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心內科,山西 霍州 031400)
冠心病心絞痛(angina pectoris)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類冠心病。此病的致病因素主要為患者發生血脂異常、患有高血壓及存在不良的生活習慣等[1]。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在病情發作時可出現心前區疼痛等癥狀,其生活質量可受到明顯的影響。倍他樂克是臨床上常用的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之一。通心絡膠囊是一種中醫常用的理血劑。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聯用倍他樂克與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霍州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心內科就診的102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WHO制定的關于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control group, CG)和觀察組(observation group,OG)。在CG組51例患者中,有男28例,女23例;其年齡為39~73歲,平均年齡為59歲。在OG組51例患者中,有男26例,女25例;其年齡為42~69歲,平均年齡為60.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P>0.05。
對兩組患者進行抗血小板凝集(主要使用阿司匹林)、保護心肌、緩解心絞痛(主要使用硝酸酯類藥物)、調脂(主要使用他汀類調脂藥)等常規治療[2],指導其調節飲食。為OG組患者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倍他樂克與通心絡膠囊進行治療。倍他樂克的用法是:每次服100 mg,每天服2次,在用藥1~2周后可將用藥量增加至每次服150 mg,每天服2次[3]。通心絡膠囊的用法是,每次服2~4粒(0.26 g/粒),每天服3次。為兩組患者用藥治療2周為一個療程,在對其進行5個療程的治療后觀察其臨床療效及發生頭痛、腹瀉、血壓下降等不良反應的情況。
1)顯效:經治療,患者心絞痛發作的次數明顯減少,其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有效:經治療,患者心絞痛發作的次數有所減少,其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的改善。無效:經治療,患者心絞痛發作的次數未減少,其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患者治療的顯效率、有效率、無效率及總有效率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進行治療后,CG組患者中療效為顯效、有效、無效的患者分別有23例、16例及12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6.5%;OG組患者中療效為顯效、有效、無效的患者分別有28例、18例及5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0.2%。OG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CG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n(%)]
在進行治療期間,CG組患者中發生頭痛、腹瀉、血壓下降的患者分別有6例、11例及5例,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43.1%;OG組患者中發生頭痛、腹瀉、血壓下降的患者分別有3例、5例、1例,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7.6%。OG組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其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低于CG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情況的對比[n(%)]
冠心病心絞痛是由患者發生冠狀動脈硬化及狹窄,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此病的發生與患者罹患血脂異常、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所引發的冠狀動脈內皮功能紊亂有密切的關系。倍他樂克是一種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具有降低心率、改善心肌的氧代謝、促進心肌血流的重新分配等作用,故可有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通心絡膠囊是一種由人參、水蛭、全蝎、赤芍、土鱉蟲、蜈蚣、檀香、降香、乳香、酸棗仁、冰片等中藥制成的理血劑,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改善心臟功能等作用。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聯用倍他樂克與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可取得理想的臨床療效,且可降低其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1]武鳳華,陳卓鵬.倍他樂克聯合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北方藥學,2015,12(4) : 9-10.
[2]董穎捷.通心絡聯合西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觀察及其機制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6):34-35.
[3]賴景濤.倍他樂克、通心絡聯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3,16(2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