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懌, 錢業法
(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安徽 蕪湖 241000)
血清AFP(甲胎蛋白)是目前臨床上診斷原發性肝癌常用的血清標志物。檢測血清AFP含量的方法有化學發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在診斷原發性肝癌時,是使用化學發光免疫法還是使用放射免疫法對患者進行血清AFP檢測在臨床檢測工作還存在著爭議[1-2]。為此,筆者對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56例原發性肝癌患者進行血清AFP檢測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56例原發性肝癌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3]:1)患者的病情符合《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1年版)》中規定的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肝功能儲備)的分級為A級和B級。3)患者未接受過與本次治療方案相同的治療。4)患者未接受過放射治療或其他方式的抗腫瘤治療。其排除標準是:1)合并有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2)合并有肝門靜脈阻塞的患者。3)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4)合并有肺結核、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在這5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7例;其年齡在36~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4±3.7)歲。
將這56例患者的血清標本平均分為2份,分別使用化學發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對這兩份血清標本進行AFP的檢測。具體的方法是:1)告知患者在進行檢測的當天禁食。2)抽取患者3 ml的空腹靜脈血作為檢測標本。將檢測標本放在生化管中以3000 r/min的轉速進行高速離心處理,分離其中的血清與細胞成分。3)將每位患者的血清標本平均分為2份。4)使用我院的標準儀器和配套的試劑盒,按照說明書對血清標本進行檢測。5)使用化學發光免疫法對一份血清標本進行AFP含量檢測,用放射免疫法對另一份血清標本進行AFP含量檢測。
觀察用這兩種檢測方法檢測血清AFP含量的精密度及用此檢測結果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準確率、敏感度和特異度。以患者進行肝臟穿刺病理活檢的結果為金標準,根據血清AFP的水平診斷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標準是:1)患者的AFP值>500μg/L,且持續4周以上。2)患者的AFP值>200μg/L,且持續8周以上。準確率=(真陽性份數+真陰性份數)/(真陽性份數+假陽性份數+真陰性份數+假陰性份數)×100%。敏感度=真陽性份數/(真陽性份數+假陰性份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份數/(假陽性份數+真陰性份數)×100%。變異系數(CV)=(標準差SD/均數)×100%,批內CV為同一份血清樣品的多個復管在一次測定中的重現性,批間CV為同一血清樣品在多批測定間的重現性,CV越小表明其測定的重復性越好。
將本次研究中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使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AFP含量的結果相比,使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血清AFP含量的誤差更小,其可重復性更大(P<0.01)。詳見表1。
表1 用化學發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AFP含量精密度的比較(%,±s )

表1 用化學發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AFP含量精密度的比較(%,±s )
檢查方法 份數 批內CV批間CV低中高低中高化學發光法 56 3.19±0.76 2.43±0.73 3.51±0.52 3.42±0.94 3.32±0.58 4.12±0.46放射免疫法 56 5.26±0.83 5.01±0.98 4.48±0.74 6.53±0.98 5.31±0.73 5.36±0.85 t值 13.76 19.80 8.03 17.14 15.97 9.60 P值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與使用放射免疫法相比,使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血清AFP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均更高(P<0.05)。詳見表2。

表2用化學發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檢測AFP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準確率、敏感度和特異度的比[%(n/n)]
血清AFP是哺乳動物在胚胎期通過卵黃囊細胞和肝臟實質細胞合成的一種糖原蛋白。當人體的肝臟發生病變時,其體內鐵蛋白的水平就會升高。血清AFP作為原發性肝癌的生物學標記物已被廣泛地應用在診斷原發性肝癌中。化學發光免疫法是采用電化學發光的模式將三聯吡啶釕作為標記物的一種生物化學檢測法。此檢測方法的線性范圍更寬,試劑的穩定性較好,且有效儲存的時間較長。放射免疫法是利用定量放射性核素來標記抗原的一種檢測方法。此檢測方法是在特異性抗體之間發生競爭抑制結合反應后,在分離劑的作用下將結合物與游離物相互分離,通過檢測結合物的放射性強度,再用標準曲線來測量樣品中的含量。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使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AFP含量的結果相比,使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血清AFP含量的誤差更小,其可重復性更大。與使用放射免疫法相比,使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血清AFP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均更高。
綜上所述,與使用放射免疫法相比,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血清AFP含量的效果更好。
[1]陳貽斌,莫翠毅.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 AFP、GGTⅡ和 GP73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8):1310-1312.
[2]付鴻江,裴效瑞,盧德寶.血清AFP、CA199及CA50水平與原發性肝癌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5):828-829.
[3]周淑燕,卓傳尚,柳麗娟,等.PIVKA—Ⅱ和AFP聯合檢測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價值[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7,32(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