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望福,張 玲
(1.武漢市漢陽醫院,湖北 武漢 430000;2.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廣東 深圳 518000)
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有統計數據顯示,肺癌是近年來發病率和致死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根據病理類型的不同,可將肺癌分為肺原位腺癌、肺微浸潤性腺癌及肺浸潤性腺癌等幾種類型。臨床研究表明,對肺原位腺癌、肺微浸潤性腺癌及肺浸潤性腺癌患者進行CT檢查,均可發現其肺部出現磨玻璃結節。但這三種不同病理類型的肺癌患者其肺磨玻璃結節的特征并不相同。有學者指出[1],用CT圖像重建技術對肺癌患者進行檢查,通過觀察其肺磨玻璃結節的特征,可較為準確地鑒別診斷其肺原位腺癌、肺微浸潤性腺癌及肺浸潤性腺癌。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用CT圖像重建技術對肺癌患者進行肺磨玻璃結節檢查對鑒別診斷其不同病理類型肺癌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武漢市漢陽醫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將其中的44例肺原位腺癌患者設為甲組,將其中的31例肺微浸潤性腺癌患者設為乙組,將其中的25例肺浸潤性腺癌患者設為丙組。這三組患者的病情均經病理檢查及影像學檢查(這三組患者病灶的CT影像學特征詳見圖1)得到確診。在甲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年齡為41~78歲,平均年齡為(61.34±5.71)歲。在乙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其年齡為43~75歲,平均年齡為(60.47±5.32)歲。在丙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其年齡為44~79歲,平均年齡為(62.87±5.89)歲。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圖1 三組患者病灶的CT影像學特征
用CT圖像重建技術對這三組患者進行肺磨玻璃結節檢查,方法是:用飛利浦公司生產的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機對患者進行檢查。將層厚設為3 mm,將層距設為1.5 cm,將電壓設為120 kv,將電流設為250 mA。從患者的肺尖開始進行掃描,一直掃描到其肋膈處。掃描結束后,將得到的圖像傳送至后期工作站,對圖像進行多平面重建及薄層重建[2]。
觀察并比較三組患者肺磨玻璃結節的檢出率及肺磨玻璃結節的特征(包括肺磨玻璃結節呈圓形或類圓形、肺磨玻璃結節的邊緣有毛刺、肺磨玻璃結節的邊緣分葉、肺磨玻璃結節的邊界清晰、肺磨玻璃結節的內部有空泡等)。觀察并比較三組患者肺磨玻璃結節的直徑及肺磨玻璃結節中實性成分的直徑。
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
這三組患者肺磨玻璃結節的檢出率均為100%。在丙組患者中,肺磨玻璃結節邊緣有毛刺患者所占的比例、肺磨玻璃結節邊緣分葉患者所占的比例及肺磨玻璃結節的內部有空泡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甲組患者與乙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乙組患者中,肺磨玻璃結節邊界清晰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甲組患者與丙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甲組患者中,肺磨玻璃結節呈圓形或類圓形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乙組患者與丙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肺磨玻璃結節的檢出率及肺磨玻璃結節特征的比較
丙組患者肺磨玻璃結節的直徑和肺磨玻璃結節中實性成分的直徑均大于乙組患者和甲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患者肺磨玻璃結節的直徑和肺磨玻璃結節中實性成分的直徑均大于甲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肺磨玻璃結節的直徑及肺磨玻璃結節中實性成分直徑的比較(mm,±s )

表2 三組患者肺磨玻璃結節的直徑及肺磨玻璃結節中實性成分直徑的比較(mm,±s )
組別 例數 肺磨玻璃結節的直徑 肺磨玻璃結節中實性成分的直徑甲組 44 9.28±5.58 0.75±0.04乙組 31 11.72±5.02 3.03±1.40丙組 25 18.31±4.87 6.02±4.35
肺癌是臨床上的常見病。中老年人是該病的高發群體。該病可分為肺原位腺癌、肺微浸潤性腺癌、肺浸潤性腺癌等幾種類型。臨床研究表明,對這三種不同病理類型的肺癌患者進行CT檢查,均可發現其肺部存在磨玻璃結節。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用CT圖像重建技術對肺浸性潤腺癌患者進行肺磨玻璃結節檢查,可見其肺磨玻璃結節的邊緣多有毛刺并分葉,且其肺磨玻璃結節的內部多有空泡,這與用CT圖像重建技對肺原位腺癌、肺微浸潤性腺癌患者進行肺磨玻璃結節檢查的結果均不相同。用CT圖像重建技術對肺微浸潤性腺癌患者進行肺磨玻璃結節檢查,可見其肺磨玻璃結節的邊界普遍較為清晰,這與用CT圖像重建技術對肺原位腺癌、肺浸潤性腺癌患者進行肺磨玻璃結節檢查的結果均不相同。用CT圖像重建技術對肺原位腺癌患者進行肺磨玻璃結節檢查,可見其肺磨玻璃結節多呈圓形或類圓形,這與用CT圖像重建技對肺微浸潤性腺癌、肺浸潤性腺癌患者進行肺磨玻璃結節檢查的結果均不相同。另外,本研究的結果還顯示,肺浸性潤腺癌患者肺磨玻璃結節的直徑和肺磨玻璃結節中實性成分的直徑均大于肺微浸性潤腺癌患者與肺原位腺癌患者,而肺微浸性潤腺癌患者肺磨玻璃結節的直徑和肺磨玻璃結節中實性成分的直徑均大于肺原位腺癌患者。
綜上所述,用CT圖像重建技術對肺癌患者進行肺磨玻璃結節檢查,能較為準確地鑒別診斷其肺原位腺癌、肺微浸潤性腺癌及肺浸潤性腺癌。
[1]蔡榆,盛偉華,李燁,等.螺旋CT定性診斷肺磨玻璃結節的臨床價值[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5):22-24.
[2]曾令紅.不同病理類型肺磨玻璃結節的CT診斷價值與臨床表現特征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34):131-132.
[3]曹火亮.CT在不同病理類型肺磨玻璃結節掃描診斷中的應用體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9):4506-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