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艷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四川 成都 610031)
焦慮抑郁癥狀是指由軀體功能與腦功能失調、衰弱所致的心理癥狀[1]。此類患者可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干、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臨床表現。潘玉娥[2]的研究表明,在對焦慮抑郁癥狀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可明顯緩解其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改善其預后。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研究結果的有效性,筆者對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51例焦慮抑郁癥狀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間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102例焦慮抑郁癥狀患者。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這102例患者平均分為常規組和綜合組。在常規組的51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為男性,有22例患者為女性;其中年齡最小的患者43歲,年齡最大的患者79歲,其年齡的均值為(58±2.64)歲。在綜合組的51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為男性,有21例患者為女性;其中年齡最小的患者45歲,年齡最大的患者81歲,其年齡的均值為(59±2.2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神經內科常規治療及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詳細告知其醫院的具體情況,以消除其對醫院的陌生感和恐懼感。2)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以便讓其了解焦慮抑郁癥狀的相關知識與接受治療的重要性。3)遵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在此基礎上,對綜合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臨床研究證實,對焦慮抑郁癥狀患者可通過讓其進行戶外運動來轉移其注意力,從而達到緩解其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的目的。因此,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戶外活動方案,如讓其進行跳舞、打兵乓球、打太極拳等戶外運動。2)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⑴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同時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食譜。⑵告知患者要少食多餐。⑶讓患者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證其攝入足夠的營養。⑷叮囑患者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發生意外。3)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⑴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并對其進行安慰與鼓勵。⑵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充分了解其內心的感受,然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使其樹立起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⑶對心理問題較為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需對其心理狀態進行全面的評估。再根據評估的結果,遵醫囑對其進行心理治療。⑷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協調,使其配合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克服心理的問題。⑸由于焦慮抑郁癥狀患者對外界的刺激極為敏感,故一些微小的刺激就會引起其出現情緒波動的情況。因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情緒變化與心理動態進行密切的監測,一旦其出現情緒波動的情況,應及時對其心理與情緒進行相應的調節。
觀察兩組患者的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進行護理前后,使用HAMA與HAMD對患者的焦慮狀態與抑郁狀態進行評定,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與抑郁的情況越嚴重。使用Barthel指數評估量表(BI)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將本次研究中所得的數據均記錄在一個表格中,并構建出相應的數據庫,再將這些數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和HAMD評分與進行護理前相比均明顯降低,其生活質量評分與進行治療前相比明顯提高。與常規組患者相比,綜合組患者的HAMA評分和HAMD評分均更低,其生活質量的評分更高(P<0.05)。詳見表 1。
表1 進行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HAMD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

表1 進行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HAMD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
組別 時間 HAMA評分 HAMD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常規組 護理前 28.68±2.55 20.52±3.39 78.38±1.73綜合組 23.44±1.27 21.03±2.17 76.64±2.17常規組 護理后 16.53±2.23 8.58±1.03 83.89±2.79綜合組 7.25±1.14 6.26±0.73 96.47±3.23
焦慮抑郁癥狀主要是指腦神經長期處于應激狀態下,使大腦的興奮與抑制功能發生紊亂而引起的以腦力疲乏、情緒亢奮及情緒不穩等為主要表現心理癥狀。焦慮抑郁癥狀患者可有抑郁、失眠、焦慮、疼痛等臨床表現。焦慮抑郁癥狀患者多為青壯年人。腦力工作者罹患焦慮抑郁癥狀的幾率較高[3]。誘發焦慮抑郁癥狀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與工作的壓力過大。相關的研究表明,有超過90%的焦慮抑郁癥狀患者會出現嚴重的抑郁焦慮情緒。因此,改善焦慮抑郁癥狀患者的不良焦慮情緒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與常規組患者相比,綜合組患者的HAMA評分和HAMD評分均更低,其生活質量的評分更高。這說明,對焦慮抑郁癥狀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其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
[1]劉改祥,徐慧.不同護理方法對神經衰弱患者的護理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9(8):270-271.
[2]潘玉娥.優質護理干預對神經衰弱患者焦慮狀況的影響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7):68-69.
[3]林美鳳.對神經衰弱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3):97-98.
[4]尤翠婷,吳文麗,李海寧.對神經衰弱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4(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