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惠
(保定市第一醫院眼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是臨床上常見的眼部疾病。該病患者可出現視物模糊、眼底水腫及充血等癥狀[1-2]。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藥物療法和激光療法治療該病。臨床研究表明,在該病患者住院治療期間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提高其療效,改善其視力[3]。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對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間保定市第一醫院眼科收治的74例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關于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的診斷標準,且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將這74例患者隨機分為比較組(n=37)和研究組(n=37)。在研究組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別有14例(占37.84%)和23例(占62.16%);其年齡為53~78歲,平均年齡為(69.35±4.37)歲;其病程為15~40 d,平均病程為(28.67±5.69)d;其中,存在視盤新生血管癥狀的患者有5例(占13.51%),存在視網膜新生血管癥狀的患者有13例(占35.14%)。在比較組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別有16例(占43.24%)和21例(占56.76%);其年齡為54~75歲,平均年齡為(68.15±4.52)歲;其病程為16~41 d,平均病程為(29.65±5.88)d;其中,存在視盤新生血管癥狀的患者有6例(占16.22%),存在視網膜新生血管癥狀的患者有12例(占32.43%)。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對癥治療,方法是:用纖溶制劑、抗血小板藥物、皮質類固醇類藥物及全視網膜光凝療法等對其進行治療。在此期間,對比較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并對其進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相關知識。同時,對其進行用藥指導及飲食干預等。對研究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方法是:1)進行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向其發放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相關知識的健康宣傳手冊,并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健康宣教,使其了解該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危害及治療方法等。對于年齡偏大、理解能力較差的患者,可通過為其播放宣傳視頻或為其制作宣傳卡片等方式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另外,囑患者保證充足的睡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2)進行心理護理。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于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患者,耐心傾聽其心聲,找出導致其出現不良情緒的原因,然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另外,可向患者介紹成功治愈的病例,以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使其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3)進行病情觀察。在治療期間,注意觀察患者眼角膜的透明度及視力的變化情況,并對觀察到的結果進行詳細的記錄。在患者接受藥物治療或激光治療后,密切觀察其是否出現眼壓升高、眼瞼水腫、繼發性青光眼等情況。一旦發現患者出現上述情況,要立即告知醫生。4)進行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病情及營養狀況為其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指導其多食用水果、蔬菜及富含纖維素的食物,讓其忌食膽固醇及維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對于合并有高血壓或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囑其要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另外,讓患者多飲水,以保持其大便通暢。5)進行出院指導。協助患者辦理相關的出院手續,告知其出院后堅持用藥的重要性。囑患者要注意用眼衛生,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告知患者在出現眼睛疼痛或視力模糊等癥狀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另外,囑患者按時回醫院復查。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在接受治護前后其視力和FFA視網膜循環的時間。FFA視網膜循環的時間越短,表示其視網膜病變越輕。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總滿意率=(比較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護前,兩組患者的視力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治護后,研究組患者的視力好于比較組患者(P<0.05)。詳見表 1。
表1 治護前后兩組患者視力的比較(±s )

表1 治護前后兩組患者視力的比較(±s )
組別 例數 時間 視力比較組 37 治護前 0.15±0.02治護后 0.33±0.08研究組 37 治護前 0.16±0.03治護前 0.45±0.11
接受治護前,兩組患者FFA視網膜循環的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治護后,研究組患者FFA視網膜循環的時間短于比較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治護前后兩組患者FFA視網膜循環時間的比較(min,±s )

表2 治護前后兩組患者FFA視網膜循環時間的比較(min,±s )
組別 例數 時間 FFA視網膜循環的時間比較組 37 治護前 5.97±0.48治護后 4.52±0.37研究組 37 治護前 6.01±0.45治護前 3.78±0.26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比較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的比較
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臨床研究表明,該病的發生主要與患者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存在動脈粥樣硬化、血液粘稠度高及血流動力學指標異常等因素有關[4]。該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可能發生視網膜脫落,從而可嚴重影響其視力。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纖溶制劑、 抗血小板藥物、皮質類固醇類藥物及全視網膜光凝療法等治療該病。相關的研究表明,對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提高其治療的效果,改善其視力。在本文中,筆者對37例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對該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能提高其對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的認知度,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能緩解其不良情緒,使其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5]。通過對患者進行病情觀察,能及時掌握其病情的變化情況,避免其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及并發癥。通過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能為其提供營養支持,并使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通過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能督促其在出院后堅持用藥、按時回醫院復查[6]。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進行綜合護理,能顯著改善其視力,縮短其FFA視網膜循環的時間,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率。
[1]代商鎮.視網膜靜脈阻塞致病因素及影響預后視力相關因素[J].熱帶醫學雜志,2016,16(12):1554-1556.
[2]湯蘭蘭,趙海金,陸華文.曲安奈德聯合激光光凝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繼發黃斑水腫[J].國際眼科雜志,2016,16(5):975-977.
[3]藺曉慧.聯合療法治療缺血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的臨床研究[J].醫學綜述,2013,19(2):356-358.
[4]王思.綜合護理干預對急性牙髓炎患者療效的影響[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7,31(2):122-123.
[5]姚稚云,周尚昆,王璐霞,等.23G玻璃體切割術治療黃斑部視網膜前膜的臨床護理[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14,24(4):294-295.
[6]牟娟.綜合護理干預對白內障圍術期患者遵醫行為和術后視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796-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