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麗芬
(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安徽 蕪湖 241001)
心臟瓣膜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臟疾病。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實施心臟瓣膜置換術。進行心臟瓣膜置換術的患者需要進行氣管插管。早若進行心臟瓣膜置換術的患者術后病情穩定,未發生并發癥,則可對其實施早期拔管(在術后8 h為其拔管)。但進行術后早期氣管拔管后,患者容易發生生命體征波動等情況,影響其康復的速度。因此,護理人員應對術后早期拔除氣管插管的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來穩定其生命體征,促進其快速康復。為探討對接受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早期拔除氣管插管的患者進行全面護理的效果,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對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間在該院進行心臟瓣膜置換術的部分患者在術后早期拔除氣管插管,并對其進行全面護理,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間在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進行心臟瓣膜置換術的288例患者。對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具有進行心臟瓣膜置換術的適應證,自愿接受手術治療。2)神志清醒,對治療的依從性良好。3)術中進行體外循環的時間在120 min以內。4)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對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為:1)合并有冠心病、擴張型心肌病。2)存在腦卒中病史。3)患有嚴重的肝、腎、肺疾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4例,女性患者134例;其年齡為28~61歲,平均年齡為(42.7±3.4)歲。根據紐約心臟病學會制定的相關標準對這些患者的心功能進行分級。在這些患者中,心功能分級為Ⅱ級的患者有116例,為Ⅲ級的患者有92例,為Ⅳ級的患者有80例。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全面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前,為患者解釋護理操作的目的。告知患者術后早期拔除氣管插管的方法和必要性。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利用護理心理學的知識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減輕其心理壓力。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拔管后的注意事項,告知其拔管時及拔管后可能發生的意外,讓其做好心理準備,避免其在發生意外時過度緊張。2)對患者進行鎮痛護理。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通過與患者進行聊天、為其播放音樂等方式轉移其對疼痛的注意力,緩解其疼痛。若患者疼痛的程度較重,遵醫囑為其使用鎮痛藥物[1]。3)對患者進行呼吸道護理。在患者氣管插管期間,密切監測其呼吸頻率、氣管插管的深度等。定期對患者進行血氣分析及胸部X線檢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節呼吸機的參數。4)密切觀察患者的拔管指征。在患者麻醉清醒后,觀察其臨床表現2~4 h。在確認患者存在拔管指征后,逐漸調整其呼吸機參數,然后為其拔管。拔管指征包括:患者清醒且恢復自主呼吸;其不存在活動性出血的癥狀,胸液引流量在1 ml/(kg·h)以內;其血流動力學指標穩定,未發生惡性心律失常;其自主呼吸頻率超過10次/min,潮氣量為10 ml/(kg·次)以上;其吸入氧濃度為50%時,其血氣指標正常;其中心溫度在36℃以上[2]。在撤機的過程中,若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發生波動,則立即停止撤機,并將呼吸機參數恢復至撤機前的狀態。拔除氣管插管后,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并遵醫囑對其進行霧化吸入治療。
觀察這些患者拔管前及拔管后30 min的心率、收縮壓(SBP)及舒張壓(DBP)。記錄這些患者住ICU的時間及術后住院的時間。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拔管30 min后,這些患者的心率、SBP及DBP與其拔管前的心率、SBP及DBP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拔管前后這些患者的心率、SBP及DBP(±s )

表1 拔管前后這些患者的心率、SBP及DBP(±s )
n=288 心率(次/min) SBP(mmHg) DBP(mmHg)拔管前 95.8±14.7 111.6±8.9 76.7±5.7拔管后30 min 96.2±13.6 112.5±9.3 77.2±6.5
這些患者住ICU的時間為12~33 h,住ICU的平均時間為(22.1±4.9)h;其術后住院的時間為6~17 d,術后平均住院時間為(9.9±2.4)d。
進行心臟瓣膜置換術的患者需要進行氣管插管。患者進行氣管插管的時間越長,其需要吸痰的次數就越多,其承受的痛苦也越大。對進行心臟瓣膜置換術的患者在術后早期拔除氣管插管不僅可以減輕其痛苦,還能降低其發生心肌缺血等并發癥的幾率,促進其術后恢復。但進行氣管拔管后,患者容易發生生命體征波動等情況,影響其康復的速度。因此,護理人員應對早期拔除氣管插管的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來穩定其生命體征。在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對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早期拔除氣管插管患者實施全面護理,有效地提高了其對早期拔除氣管插管的認知水平,改善其心理狀態,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進行拔管,并有效地穩定了其拔管后的生命體征。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早期拔除氣管插管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可穩定其生命體征,促進其早日康復。
[1]鈕林霞.心臟直視術后患者早期拔管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社區醫學雜志,2013,11(15):73-74.
[2]雷淑娟.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