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華
摘 要:在風力發電塔架基礎優化設計與選型中,需明確具體的受力特點與原則,制定完善的優化設計方案,創新優化設計形式,保證能夠提升風力發電塔架基礎結構的穩定性與可靠性,滿足當前的質量要求。
關鍵詞:風力發電;塔架基礎;優化設計及選型
中圖分類號:TM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5-0175-02
風力發電塔架基礎結構設計與選型應遵循可靠性高、體型計算合理、占地少、造價低的設計原則,對其結構進行合理的優化與配置,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全面提升設計水平,達到預期的設計目的。
1 風力發電機塔架基礎設計背景的實際分析
在我國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風能資源較為豐富,經過相關調查可以得知,我國在11m高度以內能夠利用地表的風電能源進行處理,資源大約在10億kW左右,且海上的能源為7.6億kW左右。近年來,且我國在風力發電方面,已經總結了先進的經驗,在國際上呈現領先發展形式,可以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不同的區域,針對實際要求與特點等對其進行處理總結,提升風力發電塔架基礎優化設計水平。
2 機基礎優化設計及選型的必要性及意義
對于基礎結構優化設計而言,能夠起到優化工程量、減少投資、提高土地利用率,例如:在梁板式基礎優化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減少混凝土與鋼筋的使用數量。同時,在優化設計的過程中,技術上可滿足結構要求,但由于施工難度相對其他基礎形式較高,對模板及鋼筋安裝較麻煩,施工周期較慢,在實際工程應用中使用不多。
3 優化設計措施
風機基礎是整個風電場土建建設的核心內容,其重要性對于整個風電場來說不言而喻,目前國內風機基礎形式主要有擴展基礎、梁板式基礎及巖石錨桿基礎三種。風機基礎主要承受大偏心荷載,同時承受360°的動力荷載。基礎形式的選擇需要根。風機布置較分散,每個機位的地質條件都有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基礎設計的精細化尤為重要,需要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進行選型。如圖1所示。
目前,在風機基礎結構計算過程中,地震烈度在Ⅶ度以下地區,起控制作用的工況主要是極端荷載工況下,偏心距/底板半徑的比值,根據FD003-2007《風電機組地基基礎設計規定》,極端荷載工況下允許偏心距/底板半徑的最大比值為0.43,我們在基礎結構計算時,將這個比值控制在0.4~0.43之間的基礎半徑為最優半徑。地震烈度在Ⅶ度以上地區,起控制作用的工況主要是極端荷載工況和多遇地震工況下,偏心距/底板半徑的比值,要求分別為小于0.43和小于0.25。如表1所示。
在基礎配筋過程中,還應做好基礎環與基礎結構之間的連接工作,提升其可靠性,同時,重點注意基礎環周圍的應力集中情況,適當多配置縱向鋼筋,穿孔鋼筋盡量加強。
4 對風力發電塔架基礎進行合理的選型
在風機基礎選型的過程中,需根據山地區域、平原區域與丘陵區域的實際情況對風機基礎進行選型。對于晝夜溫差較大地區、持力層為基巖地區、持力層為黏土等區域,應根據具體的特點對其進行選型。
在實際選型中,需根據系統的實際運行特點,制定完善的選型管理方案,保證實際設計與選型滿足相關規定,提升選型正確性。在此期間,需將圓形的結構作為核心部位,如果風機的基礎結構彎矩較大,就要對其基底的分布合理考察,如果分布不均勻,就要更新選型方案,保證能夠符合相關規定[1]。
在實際選型的過程中,根據設計方案的技術特點與經濟性進行分析,對圓形塔架基礎結構與方形塔架基礎結構進行合理的分析,在明確具體特點與要求的基礎上合理處理問題。在風力發電塔架基礎結構優化設計中,相關設計人員應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明確各方面設計特點與要求,逐漸提升自身管理與控制工作水平,優化管理機制。在實際選型期間,還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則,創建現代化的基礎結構設計方案,對其形式進行合理的分析,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2]。
5 結語
圓形擴展基礎屬于傳統風機基礎形式,施工技術成熟,在大多數風電場廣泛應用。梁板式基礎演變于圓形擴展基礎,能夠減少混凝土用量,但施工較為復雜。相比于上兩種重力式基礎,巖石擴底錨桿基礎充分發揮了原狀巖體的力學性能,有效減少了基礎材料的用量,具有較好的經濟性。但是巖石擴底錨桿基礎對基巖的整體性、穩定性有較高要求,施工質量的優劣對基礎的承載能力也有較大影響。綜上所述,建議因地制宜,根據各機位的地質條件合理地選擇相應的風機基礎形式,保證基礎結構安全可靠,從在技術經濟方面來看,在施工技術趨于成熟的今天,推薦梁板式基礎替代傳統的擴展式基礎是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劉學新.執行《風電機組地基基礎設計規定》中所遇到的問題[C]//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土建專委會2011年“低碳經濟與電力土建”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1:139-141.
[2]邵帥.淺談新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J].中國科技信息,2013,(2):127.
[3]王躍磊,魯航線.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防范》對天津地區建筑抗震設計的影響[J].天津建設科技,2011,(2):15-16.
[4]田利,郭劉潞,尹彥濤等.海上風力發電塔架直、間接作用的研究狀態及展望[J].工業建筑,2016,46(5):1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