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紅
摘 要:跨區域滅火救援的數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滅火救援的成本與效率,本文簡要闡述了跨區域滅火救援資源配置的特性及撲救難的原因,并基于此深入闡述了跨區域滅火救援資源配置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跨區域滅火救援;資源配置方法;救援效率
中圖分類號:X9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5-0207-02
現今,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火災事故頻發,這就使得社會對滅火資源的需求更大,因此,應該不斷優化滅火資源配置,進而滿足社會不斷增加的資源需求。鑒于此,本文提出在跨區域,也就是超消防之人的站點進行消防配置。完善的跨區域滅火救援的資源配置,能夠有效處理現今消防工作中的一些不足與缺陷,比如,不斷提升的危險源需求、消防器材以及消防人員的稀缺。因此,本文就跨區域滅火資源的配置方式進行深入的介紹與闡述,希望能夠促進跨區域滅火救援資源配置布局的完善,進而有效保障社會財產與人民的安全與穩定。
1 跨區滅火救援的特點及撲救難的原因
縣城以及城市郊區是大型火災出現的高頻地點,因在這些區域會有大型的購物商場、娛樂場所以及企業加工廠,這樣一來就會在以下幾點上造成救援困難:(1)這些場所當中通常都存放有較多的易燃物、可燃物,使得火情的蔓延速度較快。(2)縣城或者是城區郊區的居民防火意識相對較為薄弱,在出現火情的第一時間的反映并不是撥打120求助,而是想辦法自保,這樣一來,消防機構就不能在火災出現的第一時間就采取行動。(3)場地的人員相對較為密集,一經出現火情,極有可能會出現踩踏事件或者是撤離現場混亂的情況。(4)在這些縣城或者是城市邊緣地帶的區域有相當一部分處在沿海區域,由于沿海地區的風力較大,這樣一來就會使得火勢快速的蔓延開來。(5)這些區域由于經濟上的限制,很多的消防設備老舊,消防體系存在有缺陷,不能在火災出現的第一時間當中保證火災現場有充足的水源可用,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了救援的開展。(6)依照現如今的編制,這些地區上的消防人員的部署以及警力較為匱乏,不能保障在火情出現的第一時間就可以投入充足的消防人員參與到滅火工作當中來。不僅如此,這些區域通常距離市區的距離很長,增援的消防人員大部分的時間都會花費在去往現場的路上,不能保證其在第一時間就投入到消防滅火的工作當中。
2 跨區域火災補救的具體措施
依照區域火災的實際特性,并且聯系實際的火災事故情況,在火災補救以及資源配置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下面幾點:
2.1 力量調集
依照“強化第一出動”的基本準則,一次性到位所需的力量,基于消防人員的實際情況以及消防器材的實際數量,科學地進行力量的編成任務,不斷進行優化組合,構成不同的作戰單元,各單元之間密切配合,共同有效地進行滅火救援的行動。一次性將力量調集到位不但是指現役消防部隊的滅火救援力量,還涵蓋了聯動單位、綜合應急救援團隊、社會組織以及人民群眾等所有能夠協作進行火災救援行動的力量。
2.2 火情偵查
由于轄區的范圍較大,所以中隊到達現場之后,應該在第一時間借助現場觀察與詢問知情人這兩種形式,清楚起火位置、燃燒物品、人員被困等狀況,了解現場的火勢情況之后,能夠精準地評估火情的發展趨勢。倘若條件允許,就應該進一步在內部展開偵查,深入了解災情狀況,并且掌握內部消防設備的運行狀況,借助內部偵查的方式與外部偵查的措施,掌握建筑架構與現場水源道路的狀況,制定科學、有效的滅火方式與途徑。在第一時間運用有效的方式進行救援工作的部署,并且及時上報上級單位與機構,請求增援力量。
2.3 救人第一,寬恕出水滅火
救人是滅火作戰行動的核心內容,并且是首要的內容。應該及時部署各戰斗小組,借助周圍水源與固定的消防設備,在最快的時間里完成出水滅火的操作,不僅應該掩護搜救人員進入內部進行救援行動,還應該最大化阻止火勢擴大,在最短的時間內就有效開展滅火救援的行動,盡量降低火災的損害與后果,并且為增援力量爭取時間。
2.4 破拆、排煙、降毒,科學借助各類火災戰術
倘若火災現場存在濃煙、有毒或是需要內攻,就應該在救援行動進行的時候,運用科學并且有效的破拆等措施,和起火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展開密切的協作,有效借助自然排煙、人工排煙或是機械排煙等方式,完成火災現場的排煙、排毒工作,還應該運用分隔、堵截、夾攻以及合圍等有效的措施,在增援隊伍達到之后,有效地運用優勢力量,實現重點突破、直擊火點,漸漸控制住火情,在最短的時間內消滅火災。
2.5 做好安全工作
在滅火的環節當中,消防人員以及救援人員必須要依照相關規定佩戴好相關的防護設備,比如說:呼吸面具、防毒面具以及防火服等。攻堅消防小組在進入到火災核心區域之前要做好登記工作,登記下其進入現場的時間、姓名,并檢查小組成員的設備是否佩戴好,安全工作是否開展到位,在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才可進入到現場開展滅火工作。與此同時,在整個過程當中要保證信息交流的時刻開展,及時了解火災場地的現狀,以便場外人員指揮工作的開展。這樣一來既可以保障滅火作業的有效開展,又起到了保護消防人員的作用。在有必要的時候,在火災的周邊地區指派相關人員做好安全觀察工作,當火災現場出現爆炸、倒塌以及其他突發時間的時候,可以及時的向人員發出撤離信息,以此來保障消防人員的人身安全。
2.6 加強保障
在大型火災滅火作業開展的環節當中,極有可能會出現持久戰的情況,不僅會損耗消防人員大量體力與精力,不僅為其人身安全埋下了隱患,更是會消耗大量的水源、呼吸面罩、防毒面具、車輛、電力等相關的資源。所以,在發現有大型火災出現的時候要做好消防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出現需要持續很久才可以撲滅的火災時,應當準備好充足的水源以及食物,以此來保障消防人員的體力。再者就是要保證現場水源、相關的消防防護設備的充足,包括有:呼吸面罩、防毒面具、車輛以及相關器材。在應對長時間撲救的火災當中要留一部分的消防力量出來,以此來作為現場的機動部隊,隨時準備進入現場當中來替換體力不支的消防人員。
3 應對跨區域滅火救援的幾點啟示
3.1 加強對轄區狀況的熟悉了解,完善相關類型火災預案
依照大型火災出現的幾個特征,該區域的消防的組織應強化對于當地具體情況的了解,加強對于當地水源、路段的掌握,構建出一套完備的區域核心單位的火災救援應急預案,讓組織當中的所有消防成員都對當地的核心單位的建筑結構、相關特點、注意事項以及事故具體處理方案、相關設備的操作使用、運行現狀等有所了解,俗話說得好“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因此我們只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夠在災難降臨之時,能夠從容以對。
3.2 提高各類型火災撲救能力
(1)提升指揮人員的現場組織能力。必須切合該區域的切實現狀以及其火災的特點,定期開展各級指揮人員參與到火災的施救以及培訓,以此來提升其自身的組織指揮能力。(2)加大實戰演習的力度。應當在區域當中的重點企業單位、關鍵場地,就人員的疏散與撤離、排煙、水源的供給、組織指揮以及消防手段的開展進行實地的消防演練。(3)積極開展各種撲救手段以及滅火戰術上的練習,借助對于實戰人員攀登、爆破、施救、供水、滅火等技能上的訓練,來提升消防人員的消防實力,以此來強化整個部隊的戰斗水平。
4 結語
現今,國內外的區域滅火救援資源配置的相關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基本上還是在評估體系指標的基礎上來對滅火能力與組織效能進行的研究,其實用性較差,并且不具備較大的物理價值與意義。而不斷完善跨區域滅火救援資源配置方式的研究,具備較大的實用價值與意義,能夠使得社會的穩定與人民的財產與安全得到極大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南建彬.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安全現狀分析及對策[J].科技資訊,2015,(15):227.
[2]崔曉陽.西南地區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安全現狀及對策[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9):9-10.
[3]高建廣.提高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實戰能力的幾點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4,(1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