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君
摘 要:為了防止疫情的傳播,保障農畜產品的質量安全,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政策及措施,要求進一步加強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工作。本文就緊緊圍繞現階段我國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中所遇到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展開討論,針對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可以幫到相關人員,
關鍵詞: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產生問題;解決措施
為了防止疫情的傳播,保障農畜產品的質量安全,農業部于2005年10月21日頒布了《病死及死因不明動物處置辦法(試行)》,以明確的法律條文來規范病死動物的尸體處理。其中,關于病死豬的處理國家也相應頒布了文件,《關于做好生豬規模化養殖廠無害化處理補助相關工作的通知》規定:對養殖場或是農戶家由于自身原因而病死的生豬,按每處理一頭豬給予80元的相關補貼。這一政策的出臺,規范了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使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工作有了法律依據
一、現階段我國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方式和無害化處理中所遇到的問題
1.生豬死亡之后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方式
焚毀法:將整個病死豬投入焚化爐中進行炭化。這是銷毀病死豬尸體的最直接方式。在沒有焚化爐的情況下,可以在病死豬的尸體上倒柴油,直至把尸體燒為黑炭為止并將其掩埋。
高溫蒸煮法:將病死豬的尸體分割成重量不超過2kg、厚度不超過8cm的肉塊,然后放在密閉的高壓鍋內蒸煮一到兩個小時即可。
掩埋法:現階段該方法最為常用,但是耗時較長且勞動量較大,假如一頭病死豬重250KG,那么需要2個壯勞力挖3-4小時的坑才能將其進行掩埋。并且掩埋后的死豬在分解過程中容易散發惡臭而引來其他動物的進食,在進食過程中導致病原擴散,常會留下疫情隱患。
無害化發酵法:該方法是現階段最有有效的病死豬處理方式。將病死豬的尸體拋入化尸池,利用化學物質將尸體發酵分解。化尸池應選選址在農牧場、草原等僻靜的地方。在投放病死豬的過程中加入適量的谷殼、鋸屑、發酵生物菌等,三五個月之后,尸體完全腐敗分解,此時可以挖出做肥料。
2.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國家相關政策跟不上,導致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工作缺乏操作性。政府在制定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相關條例時,沒有結合基層農戶的實際情況,導致政策難以落實到位。
(2)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工作不規范。生豬病死之后,當地沒有按規定對其進行上報,其監督機構也沒有對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工作進行進一步監督,再加上一部分養殖戶為了節約成本對病死豬亂扔亂放,不僅造成了環境污染,還給疫情防控留下了隱患,嚴重威脅到該地群眾的身體健康。
(3)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成本較高。以焚燒為例,假如處理重達10噸的病死豬,需要的處理設備一般售價在100-200萬,其中油錢和電費也是一筆較大的開支。現階段,多數養豬場并沒有能力投資這一筆設備,因此便沒有嚴格的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
二、對病死豬及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必要性
1.將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有利于資源回收
將病死豬進行封閉收集之后運送到無害化處理中心,進行相應的處理之后,加工成飼料或者是有機肥料等資源進行重新利用。因為運輸過程全稱是密封的,所以避免了二次污染。
2.無害化處理涉及范圍較廣,有利于城市公共衛生發展
無害化處理不僅僅適用于養殖和屠宰環節發現的病死豬,它還適用于質監部門收繳的不合格農畜產品,或者是經檢驗發現存在疫病的動物。建立統一的無害化處理中心,有利于合理規避病死動物亂扔亂埋等現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城市整體發展。
3.增強農戶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的積極性,降低農戶的養殖風險
建立無害化處理中心,實行統一收集和集中化處理的運營模式,其費用由政府財政實行統一撥款;這樣一來,便解決了農戶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費用過高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戶的養殖積極性,最大限度的減少了疫病傳播的風險。
三、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具體措施
1.采取有效措施,從源頭上控制生豬疫情
提高養殖場的規模和養殖戶的科學管理水平,從種豬的引進、飼養、生產、銷售入手進行嚴格控制。國家要盡快制定有效的執行方案,聯合各大科研單位對疫情的源頭進行徹查,提高郫都區養殖戶的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減少生豬死亡。
2.加大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宣傳力度
進一步加大對郫都區病死畜禽養殖戶進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的實施意見》、《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成都市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的宣傳力度,提高養殖戶的法律意識,使養殖戶充分認識到病死豬的危害;調動其積極性,讓養殖戶對病死豬進行規范化處理,杜絕病死豬疫情的傳播。
3.完善對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扶持政策
在完善對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扶持政策方面,郫都區相關政府部門出臺了相關的補貼政策,補貼政策對補貼的對象、方式以及標準進行了嚴格的規定,政策規定補貼對象為:規模養殖場、散養戶、集中無害化處理廠,補貼標準為:病死的生豬。20公斤(含)以上的每頭補貼80元;5(含)—20公斤的每頭補貼20元;5公斤以下的每頭補貼5元。補貼的方式為:5公斤以下的病死生豬的無害化處理補貼,按3元∕頭撥付給無害化處理廠、2元∕頭撥付給養殖業主的標準執行;其余無害化處理補貼,按8∶2的比例分別撥付給無害化處理廠和養殖業主。
4.加強對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監查機制
在加強對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監查機制方面,郫都區相關政府部門的具體做法有如下幾點:第一,將無害化處理工作納入食品安全監管目標考核范疇,以強化對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第二,各鎮(街)將無害化處理任務分解到各村(社區)和農質信息員、動防員,實現源頭監控。構建無害化處理信息化和鎮(街)的監管職責,確保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強化經費保障,將無害化處理補貼資金和監督管理隊伍人員勞務工資及工作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
綜上所述,因為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導致動物的疫病也日趨復雜化,人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這就要求我們做好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的無害化處理。加強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是我國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構建“兩型社會”的必然要求。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宣傳無害化處理的重要性,增強消費者對病死豬及其產品的識別能力;營造共同做好病死豬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工作的良好氛圍,切實保障人們的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
參考文獻:
[1]王冠軍,秦丹丹,李建衛,等.關于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的探討[J].河南畜牧獸醫:綜合版, 2015(5):16-17.
[2]陳慧瓊,黃實.建立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中心的必要性[J].北京農業, 2016(5).
[3]劉信連.病死豬處理的對策措施[J].福建畜牧獸醫, 2014, 36(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