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大娥
摘 要:新課改中明確提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學生有效、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去解決日常生活學習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廣東版高中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中《EXCEL公式與函數的使用》教學為例,闡述問題教學法在信息課堂教學中的實踐過程,希望能為同行教師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EXCEL教學
廣東版高中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教材中關于第三章OFFICE軟件使用的教學內容,不僅是高中信息會考操作題的重點,還是學生學習其他軟件的基礎,對解決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的相關問題具有重要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問題教學法”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依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創設問題,圍繞著問題引導學生采用適當方式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大大促進了信息課堂有效教學的實
施[1]。下面就以解決某校校園歌手大賽評分問題為導向,使用問題教學法來進行《EXCEL公式與函數的使用》的課堂教學。
一、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
問題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載體的教學方法,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對于問題式課堂教學的開展至關重要。在應用問題教學法創設問題情境時,建議從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從而挖掘其潛能、引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等角度進行考慮[2]。
二、啟發引導,分析問題
當問題被提出后,接下來就需要教師啟發引導學生逐步分析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步驟。通過分析題意,可初步得出如下結論:首先,我們需要根據前面所學知識,在EXCEL軟件中創建一個名為“校園歌手大賽評分系統”的工作表,工作表中要包含選手編號、七位評委打分數據、評委打分中的最高分、最低分以及選手最后得分等信息;然后需要借助EXCEL強大的公式與函數來幫助我們自動統計工作表中的數據,這也是本節重點學習的
內容。
三、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這個環節的實施需要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前面對問題的分析過程,按照任務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自主探究:打開已經設計好的“校園歌手大賽評分系統”工作表,然后使用恰當的公式與函數對評委打分數據中的最高分、最低分進行統計,最終實現評分功能。
四、師生互動,反饋問題
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解題過程中設計的方案是否合理以及解題的結果是否正確給予及時的反饋和科學驗證,使問題得以解決。在這個環節中,教師主要需要對學生編寫的選手最后得分計算公式的正確性和合理性進行分析和驗證,比如演示大多數學生使用的公式“=AVERAGE(B3,C3,D3,E3,H3)”,并分析得出此公式雖然正確但是違反了公式使用的普遍適用性原則;比如演示少數學生編寫的公式“=(B3+C3+D3+E3+F3+G3+H3-F3-G3)/5”,并分析得出此公式不僅正確而且具有普遍適用性,然后借助填充柄復制公式可實現其他行數據的自動統計功能。通過逐步分析,最終推出本題比較科學的一種解題方案或嚴謹的公式編寫方式,同時也加深學生對公式與函數關系的正確理解。
五、拓展延伸,發展問題
教師在原問題解決基礎上還可進行質疑,發展問題,從而為探索新知奠定基礎。比如:“問題基本解決,選手的得分已計算出來,但如何才能快速地看出選手的名次呢?可以使用RANK排位函數統計選手名次,但向下復制公式時排名結果卻出錯了,仔細觀察才發現是因為引用的單元格地址隨之改變了,我們需要使用絕對引用符$來固定單元格的地址,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絕對引用”方面的知識。
六、強化訓練,鞏固提高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提出、分析、求解過程,學生基本都掌握了公式與函數的基本使用方法,接下來需要給學生布置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練習題目進行知識的鞏固與強化。
本文以《EXCEL公式與函數的使用》課堂教學為例,結合日常教學經驗總結,只是闡述了問題教學法實施的基本過程,但對問題教學法的使用原則及重要意義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希望廣大同行教師引以為鑒,攜手共創“智慧.信息.課堂”。
參考文獻:
[1]熊丹萍.應用“問題教學”實施有效教學:問題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旬),2016(8):99.
[2]徐海燕.在提問中教學,解答中培養學生思維:淺析問題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技術教學與研究,2015(101):12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