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木坤
摘 要 新媒體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支撐,其傳播規律用從互聯網發展的思維模式去分析,文章首先闡述了互聯網文化與新媒體傳播特征,分析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媒體傳播規律,最后探究互聯網思維下新媒體的傳播的方法和對策。
關鍵詞 互聯網思維;新媒體;傳播規律;探究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7-0047-02
在當今時代,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之中,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給媒體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要想生存和發展,傳統媒體必須轉型和升級,在形式和內容上同新媒體融合。但是,在實際融合的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比如對新媒體的屬性和傳播規律缺乏相應的了解,在媒體轉型中受到很多制約和障礙,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媒體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新媒體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支撐,其傳播規律用從互聯網發展的思維模式去分析,本文首先闡述了互聯網文化與新媒體傳播特征,分析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媒體傳播規律,最后探究互聯網思維下新媒體的傳播的方法和對策。
1 互聯網文化與新媒體傳播特征
新媒體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傳播界限,人人可以成為傳播信息的主體,可以在媒體工具上表達自己觀點和建議,信息傳播成為全民化的趨勢。媒體的傳播有五大要素,分別是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傳播對象和傳播效果。
就傳媒行業的整體發展而言,從表面上,互聯網技術影響了傳播媒介的改變,但本質上來講,是傳播方式和傳播規律發生了重大變革。
很多傳統的傳媒人士認為,傳統媒體缺少資源、缺少專業、執行能力不強,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傳媒轉型缺的是互聯網思維。在傳統媒體創立時,互聯網還沒有出現,完全沒有互聯網基因及發展思維和模式,很多傳媒人習慣用傳統的方式看待和理解互聯網。
1.1 傳播主客體平等
我們應認清一個問題,互聯網以平等為基本理念。新媒體為大眾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傳輸和發布渠道,傳播主體和傳播客體在信息交流過程中有平等的控制權,傳播客體不再是單純的被動接收狀態。
1.2 實現互動
在互動和個性化方面,互聯網極大地滿足了廣大群眾的心理,參與者既可以成為傳播的主體,也可以成為傳播的客體,打破了傳統媒體涇渭分明的傳播界限,雙方都可以得到信息的即時反饋。
1.3 超文本傳播
在用戶體驗方面,互聯網具備超文本的傳播能力,可以實現圖片、視頻、動畫、文字和聲音等方面的海量傳播,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媒體內容,個性化需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1.4 分眾化傳播
第四,在新媒體受眾方面,受眾群體不再是單一和固定的,而是更加分眾化。
2 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媒體傳播規律
分析新媒體的運營特點我們不難發現,新媒體必須依托互聯網,在傳播規律上,應該以互聯網的思維去理解和運用新媒體。筆者認為,互聯網思維下新媒體的傳播規律應以用戶和市場為導向,以傳播平臺為基礎,科學技術為發展的驅動力。
2.1 用戶思維
互聯網思維模式的核心是用戶體驗,將用戶作為一切發展的中心。在IT領域,用戶是指網絡服務的使用者。新媒體在受眾稱呼方面,沿用了互聯網的思維模式,強調了其服務理念,從而明確服務對象、用戶需求,力求在生存和發展中不斷滿足用戶需求,并根據用戶需求持續改進產品,吸收更多的用戶資源。傳統媒體一直強調以受眾為服務中心,但其優勢和效果并不明顯。在新媒體競爭方面,應從行動上樹立用戶意識和體驗,突出人性化,力求打造新時代符合用戶需求的媒介。
樹立用戶思維的理念,從本質上來講,就是要摒棄自我為中心的原則,從用戶的角度看待信息生產成本運營的各個階段。互聯網的發展模式是尊重用戶,新媒體的傳播也應遵循平等和互動的理念,從用戶的愛好和習慣入手,尋求與用戶思維貼近的結合點,用互動的方式解決用戶遇到的體驗問題,從而有效維持和發展用戶關系,增強用戶對媒體的依賴度。
2.2 平臺理念
在當今時代,無論是在渠道方面、信息獲取速度方面,還是在信息的成本方面,用戶都獲得了極大的滿足。鑒于此,新媒體的運作也發生重要的轉變,從普通的傳播平臺轉變為整合傳播平臺。
從傳媒自身的角度來看,社會傳播體系逐漸多元化和更加完備,一家獨大的媒體在概率上越來越小。比如中央電視臺,在互聯網和新媒體出現以前,占據我國電視行業的半壁江山,但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介入,其市場份額逐步下滑。
分析現階段的用戶需求,我們可以得出,單純靠自身力量采集、制作傳媒信息,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當代的多樣化需求,這需要不斷地整合各種資源。互聯網思維下新媒體的傳播機制和運行模式,逐步改變資源利用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組織方式等,吸收多方資源,增強互動性和開放性,造成出新型的互聯網模式下的新媒體交流平臺。
2.3 跨界思維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都出現了重大突破,產業融合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媒體的發展應順利時代的發展潮流,逐步實現改變、創新和發展的新思路,汲取市場變革中的成功經驗,通過融合,打造出迎合市場的新體制和發展模式。這種思維模式就是跨界思維,其思維原理是“借智”,將不同行業的成功經驗和人才引入新的領域。
在整體發展趨勢上,傳統媒體沒落了,但整個新聞行業更發達了。這種現象不難理解,在互聯網時代,單一的媒體很難鎖定所有的客戶群體,這是一個多元化的發展時代。在這種情況下,新媒體應向互聯網行業“借智”,利用跨界的思維模式整合傳播技術、傳播方法及營銷方式,從而彌補自身缺陷,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3 互聯網思維下新媒體傳播的方法和對策
3.1 既要強調技術又要重視內容
傳播內容是吸引用戶、推動媒體發展的重要條件,技術是媒體發展的基礎,兩者密不可分。高質量的內容固然是每個用戶都想看到的,但傳播技術和傳播渠道的不足會導致媒體節目無人問津,作為吸引用戶的核心,內容需要技術的支撐。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新興媒體制作了高質量的原創內容,還為用戶提供了海量信息,通過各種平臺和渠道的整合,達到了名利雙收的效果。
3.2 完善現階段的傳播制度
互聯網思維下的媒體傳播,應符合現代人的思維模式,用戶體驗是消費者最為看重的一環。要提高新媒體的傳播質量,需要對現階段的傳播制度進行完善。如創新播音主持體系,摒棄傳統的傳播方式,新聞體裁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讓主持人策劃個位新聞節目的掌控者。成功的案例有很多,如江蘇衛視的《南京零距離》,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東方衛視的《文娛新天地》等節目,都在不同程度上迎合了用戶的體驗,適應了現代化媒體的傳播規律。
3.3 重視人才培訓與新型媒體技術的運用
在新媒體領域,人才和技術是發展的創新的核心要素。只有科學合理的經營,才能吸引和留住用戶。傳統媒體在運營上的沒落是最好的例證,缺乏用戶思維、內容重于形式最終導致傳統媒體失去主流媒體的地位。新媒體重視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的創新,從而在運營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4 結論
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媒體造成巨大的沖擊,新媒體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求一席之地,就必須認清自身優勢和不足,積極打造用戶為核心的企業文化,用內容和技術吸引用戶,培養用戶忠誠度,才能在互聯網的沖擊中立于不敗之地,推動我國媒體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谷虹.全媒體轉型必須以平臺化再造為核心[J].媒體時代,2012(4):32-35.
[2]哈艷秋,張立雷.試論新形勢下互聯網思維對傳統媒體新聞工作者的要求[J].西部學刊,2016(1):27-30.
[3]夏德元.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出版業的互聯網思維與編輯素養提升[J].新聞愛好者,2016,14(5):42-46.
[4]向仲敏,朱煒,朱瑩燕.新媒體平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策研究——基于青少年使用新浪微博的數據統計[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2):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