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全紅
摘 要:信息化的今天,為了合理地分配教育資源,促進城鄉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讓農村小規模學校里面的學生也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享受到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成果,教師必須行動起來,這對于促進社會的均衡全面發展意義重大。首先需要從教師隊伍的培訓開始,只有有了懂得現代信息技術的老師,才能有懂得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生。為此必須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師培訓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培訓;現代信息技術操作
生活在城市里面的孩子,很早就享受到信息化的成果。而那些偏遠農村的小規模的學校里的學生接受的卻還是那種古老而落后的教育方式,對于電腦等信息技術設備還比較陌生。這種城鄉之間教育資源上的巨大差距非常不利于社會的協調發展,所以我們要積極地行動起來,將現代信息技術普及到那些農村的小規模學校去,其社會意義是巨大的。行動要先從教師隊伍著手,只有教師的整體素質上去了,才能真正把教育資源惠及每一位學生。
一、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操作水平現狀
在農村的那些小規模的學校,現代信息技術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其一是硬件設施落后,其二就是教師的現代信息技術操作水平普遍不高。
說到硬件設施,對于那些偏遠鄉村的學校來說,可能還停留在黑板加粉筆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就不具備信息技術生長的土壤,所以在這里接受教育的學生當然就沒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現代信息技術了。
其實硬件是基礎,而教師隊伍整體上信息技術的操作水平才是關鍵。所以我們在積極地向農村引進信息化設備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去提高每一位教師信息化技術的操作水平,只有老師擁有了與硬件設施相匹配的操作水平,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硬件設施的效用。
二、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信息化技術操作使用培訓的主要策略
1.提高思想認識,營造良好的氛圍
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操作水平之前,首先要在思想上讓每一位教師認識到這樣做的重要意義,認識到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所帶來的諸多不良后果,并且能夠從內心深處愿意去接納現代信息技術。
可以通過視頻教育或其他方式,讓每一位教師認識到由于沒有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撐,農村和城市的學生之間所表現出來的巨大差距。只有深刻地認識到這種差距,才能真正地堅定他們認真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操作的決心。
2.加大資源投入力度,構建基礎設施
當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的必要性之后,接下來,就需要我們對農村小規模的學校加大資源投入了。學校應引進多媒體硬件設施,從而營造出一種供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生長的土壤。
有了這種信息化的外部環境,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和激勵每一位教師去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操作。但是引進了硬件設施之后,還要有能夠熟練操作和使用它們的老師才行,否則便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3.制定教師培訓方案,提高教師的操作水平
當具備了必要的硬件設施之后,接下來就該采取措施,去對相關的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了。提高他們的信息技術操作水平,以便他們能夠熟練地操作這些引進的硬件設施,并把這些操作技術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另外利用多媒體平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支持教學。
此時相關的校領導要和相關的教育部門積極地進行溝通,協商出具體可行的培訓方案。并指定示點學校,派遣相關的教師集中在一起進行學習。
4.多種培訓方案結合,調動教師學習的積極性
培訓時可以采用多種方式相互配合,這樣培訓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是可以利用硬件引進承辦相關單位的資源,選擇各學校的優秀教師代表,組織起來進行集中培訓,回來之后再向其他老師傳授自己所學。二是地方相關教育部門可以舉辦學校骨干教師培訓班,定期定時地對相關教師進行培訓指導,力求兼顧到各個學校,先讓一個學校的部分老師學會,之后學校再進行內部培訓。三是對于一些資金狀況比較充裕的學校來說,可以外聘專家來學校進行培訓,也可以常駐在學校,和教師面對面進行指導,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
5.制定獎懲機制,形成良性循環
最后,在教師培訓期間,為了調動教師的學習積極性,校方也可以適當地制定相關的獎懲機制,讓學習態度認真的老師能夠從中得到獎勵,這樣也可以調動老師的學習積極性。學校也可以進行一些與信息技術操作相關的比賽活動,在活動中既愉悅了大家,也對大家操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對于那些在活動中表現優秀的教師,學校也要給予其相關的榮譽稱號,這樣便讓那些態度認真的老師從中獲得了一種成就感。相信在相關的激勵措施的輔助下,一定會對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操作使用培訓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面對農村小規模學校的現狀,只要我們制定相關的措施,采取合適的培訓策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教師的現代信息技術操作使用水平一定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紅波.現代學徒制模式下信息技術專業群雙師隊伍建設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16):125-126,129.
[2]姬瑛潔,賴小斌.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4(12):43-44,110.
注:此文為2016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QQ群的農村小規模學校跨校集體備課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6]GHB0664)研究成果。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