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珍 梁自勇 邵國寧
摘 要:就甘肅省“十三五”規劃課題——《農村小學營養餐配備的科學管理和對策研究》的研究目的、意義及研究的階段性工作予以總結和歸納,旨在嘗試為學校管理工作提供具有借鑒意義和可操作性的實踐經驗,并以此作為本課題結題的必備材料之一。
關鍵詞:營養餐管理;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一、本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營養餐的概念,原在醫院使用,屬于專用名詞,意即根據病人身體之所需,配置飲食,使病人盡快痊愈。后來,這一概念被引用到康復治療、保健、養生等領域。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學生營養餐的概念最早是2001年最新的使用,當時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同教育部、衛生部聯合頒布了《關于推廣學生營養餐的指導意見》,要求把學生營養餐的推廣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工作計劃和長遠規劃,并作為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這也算是營養餐的“雛形”吧。
本課題我們將以我校及全縣農村小學為實際,立足于營養餐的現狀,在國家層面上存在著監管難的局面,加之近年來各種食品、奶制品,以及出現的許多食物中毒和食品安全事故,給我們敲響了管理工作的警鐘。現階段全省農村學校實行食堂供餐,這就要求學校及食品監管機構進行監督。我們實行奶品、蘋果、火腿由企業供給,早餐食堂提供“兩條腿”走路模式,以保證學生安全有序用餐。即便如此,在實際工作中有許多環節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以最安全的供餐模式,保證邊遠地區小學、教學點用放心安全的營養餐,探討出切合實際的營養餐管理辦法與模式。
我們學校地處農村,從2011年起實施營養餐計劃。起初為企業供餐,每周按一個食譜,火腿、牛奶、雞蛋和面包輪流搭配。到2012年秋季,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學生早餐由學校食堂供應,原料采集由縣學生營養餐管理辦公室統一管理,統一招標采購,國家每生每天按4元補貼標準,食堂供應早餐,每周一個食譜,課外活動發放蘋果或牛奶作為營養補充。這樣使得學生營養餐按照科學有序的軌道發展,管理工作步入常態化。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和內容
本課題主要以學生營養餐的科學配備及有序管理為起點,以學校為載體,實行以校長負責制為主題的營養餐管理運行機制,有效實現最優化,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優先發展的教育計劃,讓學生吃飽飯、吃好飯、會吃飯。然而營養餐的開展是一項龐大而又系統的工程,衛生部門只是配角,側重在業務指導,真正唱主角的還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具體措施還得由學校去制定、去落實。以我們學校的實際,有利于進行營養餐社會化參與和改革,尤其要在學生家長中開展必要的營養知識普及。中小學校也應設立專門的營養知識教育的科目及專門教師,加強對中小學生的營養知識教育及科學飲食的指導。
重點:探索農村營養餐的科學管理模式和教育策略。
難點:在當前教育均衡發展的形勢下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營養餐。
研究對象:以會寧縣甘溝驛鎮中心小學所有小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
三、課題研究方式和步驟
1.課題研究方式:探索農村小學營養餐的管理新模式,也積極歡迎和鼓勵全體教師參與到課題中去,通過不斷學習、實踐和探究,取得新進展。本課題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文獻資料法。從專著中汲取營養,以理論指導實踐。查閱國內外文獻資料,了解國內外同行研究成果,明確營養餐的科學含義和界定、了解營養餐管理中的困難形成的一般原因和教育策略。
(2)走訪調查法。以問卷、談話或家訪等多種形式更多地了解聽取學生和家長及社會各界對營養餐管理中的建議和意見,然后設計表格、綜合分析、歸檔立案,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
(3)教育觀察法。平時深入到食堂和學生中間,注意觀察營養餐管理人員的具體操作程序,客觀地多角度地分析研究。按照預定計劃,有目的地對自然狀態下的研究對象進行直接觀察,收集資料,得出研究結論。
(4)個案分析法。對具有代表性的個案透徹分析,找出一般規律。主要用于在營養餐的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典型、特殊情況實例的研究。首先是對研究對象的跟蹤調查,然后是實施方法的假設,再則是案例分析。
(5)經驗總結法。綜合以上所得和其他教師的經驗,對研究獲得的信息數據及方法進行總結。
2.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我們嘗試通過以下幾個步驟進行研究:
(1)學習研討依據課題立項通知書的要求,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資料和要求,課題組長做好科學的分工,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研究目標,并做好階段性成果記錄。
(2)課題調研通過問卷及座談討論等形式,獲得第一手數據和資料,科學地進行數據分析,為下一步的結題做好充分的準備。
(3)交流匯總在課題實施的過程中,要加強合作,運用集體智慧的結晶,按照提出假設、探索研究、共同提高為目的。為此課題組成員必須共同定期交流,匯總階段性成果。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階段
本課題研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7年5月—2017年7月),準備階段。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組織人員學習相關理論,分析當前本課題的現狀,上報并獲得網絡初評號,準備材料,獲得課題立項通知書,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制定翔實課題研究計劃,落實人員分工及確定研究任務。
第二階段(2017年8月—2018年3月),實施階段。
1.通過學習課題組制定的目標和計劃,利用周末及節假日走訪附近學校和家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外實踐活動,以課題為抓手,圍繞課題中預設的目標進行調查研究。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做法,調整和改進研究的方案,不斷完善、更新、總結、提煉。
2.及時搜集、整理研究材料。鼓勵所有課題研究人員和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并將自己研究中的點滴體會、成功經驗、優秀案例、成功做法等及時推廣,爭取發表。
3.形成階段研究報告,總結階段研究成果,召開評估會。
第三階段(2018年4月—5月),結題階段。
全體課題組成員認真整理與課題有關材料,完成各自的任務,撰寫研究總結報告,申請結題鑒定。
五、課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本課題在會寧縣甘溝驛鎮中心小學校委會和會寧縣甘溝驛鎮教管中心相關人員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以甘溝驛鎮中心小學為研究基地,在全體課題組成員的積極參與下,我組的課題研究有條不紊地開展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主要體現在: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全校師生統一了認識,轉變了以前對營養餐管理漠不關心的觀念,提升了班主任對營養餐的管理能力,摸索出了營養餐管理的五部曲:(1)提高認識,做學生思想工作。(2)相信學生,讓學生管理學生,推選班級營養餐管理員。(3)開展我為國家節約一粒糧食活動,提倡節儉、反對浪費。(4)開展我為一年級學生一對一教授吃營養餐活動,結對幫傳,增加成功體驗。(5)反復抓,抓反復,養成良好的衛生和用餐習慣。由此推動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充滿活力。參加實驗的12個班級,趙春霞老師所帶班級被評為白銀市先進班集體,有5個班級被評為全鎮及縣級先進班集體,12個班在全鎮質檢中所有成績均居一二名。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逐步使全校教師更好地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工作中去,而且使學校營養餐的管理工作更加明朗化、透明化,增強了家長對學校辦學的可信度,加深了家校聯系的紐帶,使學校辦學逐步向社會化邁進。
我們對學校12個班級任意抽取兩個班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學校營養餐的管理滿意度較好,80%以上的學生感到滿意,大部分是農村學生,家庭基礎條件屬于中等家庭,但在口味方面有一部分學生提出了要求,因為營養餐不是小吃,不可能人人都合口味,大眾化口味就行。
3.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激活了學校教師的教研欲望,教師的教研水平得到了提升,寫出了許多有獨到見解的論文,實驗教師的付出,得到各級上級的認可和贊同,并獲得很多的榮譽。總之,該課題的立項與研究過程大大推動了會寧縣甘溝驛鎮中心小學的教學和教研工作,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把取得的研究成果推廣到全鎮乃至全縣,以促進和推動全縣農村教育的均衡發展。
課題組成員的研究成果如下:
羅珍:撰寫的論文《農村小學營養餐配備的科學管理和對策研究》發表在《新課程》2018年第1期;調查報告《用愛心為學生提供一份放心餐—甘溝驛鎮中心小學營養餐改善工作的調查》發表在《考試周刊》雜志2018年第2月15期。
梁自勇:撰寫的營養餐管理論文《學校營養餐實施中的精細管理之探討》在《新課程》2018年第1期發表。
邵國寧:撰寫的論文《農村小學營養餐管理現狀的調查》在《新課程》2018年第2期發表;本人分管學校的營養餐工作,2017年9月因工作突出被會寧縣委縣政府評為會寧縣優秀教師并獲“園丁獎”。
趙春霞:“十二五”規劃課題《“高效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組成員,因工作突出,2017年7月所帶班級被評為白銀市先進班集體,個人被評為優秀班主任;2017年8月被評為全鎮營養餐優秀管理員;2017年11月被評為甘肅省農村鄉鎮骨干教師。
六、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今后的目標
自本課題立項以來,在鎮教管中心相關領導、營養餐專職管理員和學校校長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在全體課題組成員的不懈努力下,研究時間不長,但大家同心協力,運用科學的實驗和探究方法,邊探索,邊實踐,邊學習。但是還很多問題,有待于我們今后更進一步的努力探討。
1.營養餐是一項長效的民生工程,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努力做好此項工作。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家庭教育在學生習慣的養成和素養的形成方面關系重大,我們無法左右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無法徹底改變家庭教育的現狀,特別是在農村,長期的傳統模式一時難以擺脫。從目前來看,學生對營養餐的認識和食用受家庭教育的負面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如何讓營養餐更加使用合理,這是一個值得長期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2.我們期待,營養餐的使用和管理將是一個推向社會化的過程,政府招標和監管,有資質的餐飲業獨立專供,有助于擺脫學校管理上的困難局面,是營養餐的未來和明天。
3.在營養餐的“營養”上大做文章,需要政府主管之衛生部門、食品藥品管理部門和教育部門聯合起來,共同探討這項大愛的事業,使營養餐真正做到科學、有效、健康、營養。
4.我們期待,營養餐在不遠的將來實現所有學生共享,不分城市農村,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全覆蓋,讓愛的陽光灑滿全天下。
回首過去,我們的工作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教育是個長期和永恒的話題,只要有一顆愛心,有探索的精神,我們深信付出必有回報,教育之花常開不敗,科研之路永不停息。
注:此文為2017年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小學營養餐配備的科學管理和對策研究》(GS[2017]GHB01)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結題報告。題組成員:羅珍、梁自勇、邵國寧、趙春霞、王立棟、曹維國、康志平、張紅霞。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