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圣江
【背景分析】
只有充分了解兒童對所學習的自然事物具有的前概念,清楚這一概念與教學所要達到的科學概念之間的差距,并懂得這兩種概念轉化的實質和規律,才能讓課堂探究更有針對性、更有效,才能使兒童真正獲得科學概念。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獲得所有學生的前概念,學生在學習科學之前,其他學科的知識有些已牢牢構建在學生的腦海中,特別是一些理科知識,如數學學科。正因為在學生腦海中有這個概念,在執教《機械擺鐘》一課中,讓我著實體會到了學生前概念對科學概念的影響。學生前概念的頑固性并不是一般的探究活動可以轉變的,甚至科學事實就擺在學生面前,學生也不愿意承認這個事實。
【案例重現】
在五年級上《機械擺鐘》一課,當學生做了一個擺后,讓擺動起來,大部分同學都認為,擺是先快后慢的。因為擺在剛開始時幅度比較大,而后來幅度越來越小,所以就感覺到越來越慢了。
討論實驗方法后,接著就開始了實驗。每隔10秒測量出數據,學生發現了每10秒中擺動的次數是基本相同的。按道理來說,此時,應該可以得出實驗的結論了:同一個擺,在相同的時間內,擺的次數是基本相同的。事實上,通過實驗,全班學生也都同意了這個結論。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數據,有什么發現嗎?
生1:我們小組經過測量,發現在10秒鐘時間內,擺的次數都是8次。
生2:我們小組擺的次數有三個10次,一個11次,應該說,擺的次數是基本相同的。
……
師:那我們可不可以說:同一個擺,在相同的時間內,擺的次數是基本相同的?
生:可以。
探究活動進行到這里,應該說是非常成功的,得出的結論也很科學,但意外就在這時產生了。
師:剛才有些同學認為擺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現在你又怎么認為呢?
生1:擺的速度不是先快后慢的,它的速度是相同的。
生2(高舉小手叫喊):不對。
師(有些疑惑):那你是怎么認為的呢?
生2:雖然擺在相同的時間內次數是一樣的,但是它的速度還是先快后慢的。我們原來觀察到的現象是正確的。
師(更加疑惑了):說說你的理由吧!
生2:擺剛開始時,幅度大一些,也就是路程遠一些,在相同的時間內,擺的次數是一樣的,那么,速度就要快一些。
生2(怕其他同學不理解,又繼續發言):數學課里我們學過,“路程÷時間=速度”,時間和次數都是一樣的,路程遠一些,那它的速度就快一些。
師(愣住了)……
而此時,有很多同學都同意了這個觀點,也認為次數雖然一樣,但速度是先快后慢的,路程除以時間等于速度。在相同的時間內要走完遠一些的路程,那速度就要快一些。這個邏輯似乎并沒有錯,問題出在哪了。轉念間,我明白了,問題在于學生并不理解擺的快慢與擺幅大小并沒有關系。按照數學的理論,擺的速度公式學生并沒有學過。
問題似乎就要僵在這里了,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既能讓學生的思維更深入,又能解決這個問題。當時的我也一下子愣住了,怎么會有這樣的思維呢?不過,我也知道,這是學生現有的認知和原有的概念產生了激烈的沖突,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解決得好,對于本課科學概念的形成是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的。
【反思與探討】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也一下子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來,既然是數學的概念讓學生不能接受數據的事實,那也就用數學中直觀的事實來證明吧!如果是先快后慢,那么我們數數的速度也是先快后慢的。就這樣,我讓全班同學一起看著擺的運動來打拍子數數,結果證明,數拍子的速度是一樣的。接著,我把這一小組的擺拿到了演示臺上,請這個小組的學生上臺來再次測量每隔10秒鐘擺的次數,請這位學生單獨站在一旁仔細觀察,讓他的手也隨著擺的運動而左右擺動,來體會擺的速度是否有快慢。在這兩個事實面前,堅持先快后慢的學生也紅著臉很無奈地同意了,說:“路程÷時間=速度是錯了!”
我知道,用這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并不是十分科學的,同時,也沒有把學生的原概念從根本上轉變過來,他依然會用“路程÷時間=速度”這個公式來判斷擺速度的快慢。只是,在科學事實面前,沒有辦法反駁而已,這從他一頭霧水的表情中可以看出。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學生產生這樣的沖突,不正是學生思維深入的表現嗎?帶著這個疑惑,繼續研究擺的快慢到底和什么有關,將會有更多的發現。所以,在這節課中,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入下一課繼續來研究擺的秘密會更好。
所以我們在引導兒童進行新概念重組的探究活動中,就應讓學生在新舊經驗之間、科學概念與錯誤概念之間建立起聯系,使科學概念同他們的原有前概念相互作用。在本案例中,學生在原有的概念“路程÷時間=速度”的作用下,“擺的次數相同”不能轉化為“擺的速度相同”這個概念時,我們就要在學生新舊經驗之間建立一種聯系。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借用手指數數這個方法將擺的次數轉化為擺的速度。速度快,數數也會快;速度慢,數數也會慢,這是學生的原有經驗,利用學生這個原有經驗,將學生的前概念與科學概念之間建立起了聯系,從而能主動地在科學事實中轉變已有的錯誤概念。
參考文獻:
[1]張紅霞.科學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教育與人力資源部中小學及校外教育處.探究小學科學教學的思想、觀點與策略[M].羅星凱,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