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宜淑
摘 要: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促進課堂教學氣氛活躍,達到教師預期的目的,教學效果就能得到逐步提升。
關鍵詞:掌控;理解;合理
小學生最先接觸的語文就是我們平常的口語語言,在步入小學后,以繪本形式出現的語文很受小學生的喜愛和歡迎,小學生隨著繪本知識的傳遞進入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從基本的拼音、字、詞、句子、短文寫作等方面進行逐級逐步的教與學。使用多媒體手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不但可以促進小學生興趣的提升,還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我們以前講述抽象知識的時候總是感覺怎么講都不全面,而通過多媒體手段,給學生形象、具體地展示,讓學生的思維一下活躍起來,提升小學生觀察能力、表述能力,還有綜合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低年級的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就是對新事物產生好奇心
美麗的圖片可以讓小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提升起來。我們把拼音、字、詞、句子、短文寫作用圖片以媒體聲音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可以通過聯想、媒體的進一步展示來學習。學習語文知識從口語、聽力和圖片開始,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把相關知識的學習鏈接起來。多媒體技術合成的圖片給小學生帶來的是驚喜、直觀,很容易讓學生融入教學中。
教師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上好課”是每個語文教師所想要的。首先,教師自己要預習好每一節課,掌握每一節課的重點、難點、疑點。并且要想著這些知識點通過怎樣的多媒體技術展示。其次,教師本人設想一下,我教這節課,用什么方法去教,運用怎樣的現代技術,學生的反應怎么樣,是否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反之,教師如果上課前不做充分準備,匆忙走進教室,隨便使用一些多媒體,那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獲。
二、多媒體技術音頻和視頻的合理使用會使語文老師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亮點和風格
每個語文教師都有自己的一些亮點和風格,但是都存在不足,如果用心去鉆研教學內容,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用多媒體技術補充自己的不足,把合適的多媒體畫面或者是動畫、音樂等融入自己的教學設計中,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寬廣,讓知識變得更加容易理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促進課堂教學氣氛的活躍,使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
每一門學科開始學習的時候學生的興趣是很重要的,小學生喜歡一些動畫片中的人物,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把這些人物選編在我們的音頻和視頻中去。比方說學習“快”這個詞語,我們可以把動畫片中的喜羊羊和灰太狼放在一起。設置讓灰太狼追喜羊羊的動畫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提問:“喜羊羊怎么樣才能逃過灰太狼的追擊?”“喜羊羊跑得比灰太狼( )?”學生這時候看見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出現了,首先提起了興趣,然后會踴躍觀察,最后會很高興地學會“快”。
三、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學會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知識
小學語文知識重點、難點對我們來說一眼就看出來了,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容易辨別。因此,教師在呈現語文知識的時候,把重要的知識放在主要位置,學生很容易發現。對于多媒體的使用我們要合理,不能過多地依賴多媒體展示,用得太多學生也會產生一些厭倦心理。合理地使用多媒體呈現給學生知識,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使學生愉悅地融入充滿智慧魅力的學習樂園。
每一個學生都很喜歡動畫片,我們最好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用更短的時間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大膽地表達出來,對于學生來說提升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對于教師來說把自己用語言很難表達的意境通過一個短片來解決,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選擇的時候主要突出重點內容,把無關的內容盡量不要放置到呈現的內容中去。
四、多媒體技術下的語文教學促進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我們在每天上課前都會聽到學生在討論最近自己看了一部什么動畫片,里面的人物發生了些什么故事。如果教師知道了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性格、情緒、思維方法和想象形式等,讓學生觀看多媒體時,把自己看到的、觀察到的以及想象到的情景說出來,教師只要給一個好的引導,學生就會在積極主動中探討,或者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通過教師引導、小組分工,最后大家綜合,呈現給我們的是學生積極、快樂的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我們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教給學生的不是簡單地會做某一道題或某一類型的題,而是會歸納運用知識點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長期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無論遇到怎樣的難題,學生都會運用學過的方法解決。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已經呈現出了多樣化,我們的教學設備也是越來越先進,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知識很多,但是我們該如何合理地應用多種現代技術把小學語文教學推上一個新的臺階呢?我們必須選擇適合小學生的,符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內容,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小學語文的健康發展。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