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章
我校在教師隊伍的發展建設中,以“內生教育”的核心理念為基礎,堅持以教師為主體,依托校本培訓實施教師成長工程,努力幫助教師尋找自身發展目標,促進教師隊伍內生發展,有效促進了每位教師在成長道路上內生、持續、穩定地發展。
一、知己方能改變
為了直面學校師資現狀,客觀分析影響教師發展的主客觀原因,幫助教師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找準自身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從而找出影響學校發展的利弊因素,我校進行了約50位教師的抽樣問題調查,問卷維度包括:主觀幸福感、職業倦怠、壓力預警、社會支持、心理彈性、情緒管理、教師對學校的滿意度。通過數據分析,客觀歸納出教師層面影響我校發展的利弊因素。
(一)有利因素
1.教師對我校的整體滿意度處于較高水平,得分達到3.95分(0~4分計分方式)。
2.教師在專業化的四個維度——師生關系、課堂教學行為、一般教育行為和教學策略能達到較好的水平,特別是師生關系這一維度,我校教師得分達到3.63分(0~4計分方式)。
(二)不利因素
1.教師壓力大。無論是教師自我感受還是身體反應,都反映出我校教師的壓力水平處于比較高的狀態。
2.教師職業倦怠相對較高。部分教師喪失對工作的熱情,安于現狀,得過且過。
3.自我發展規劃認識不足。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在專業上學習提升的重要性,不知道自己該學什么,對于學習培訓處于被動狀態。
二、內生方能發展
我校通過實施有效溝通、人文關懷、思想引領,喚醒教師內生發展的意識,為建設教師個性化發展的教學團隊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為教師的專業發展鋪路搭臺。
(一)溝通因學而明
溝通就是交流思想的有效途徑,我校主要領導(學校、副校長)經常主動與學校的中層干部、教師進行思想溝通,在溝通過程中,激勵教師對教育、對學校發展有自己的想法,引導教師重視個人的專業成長。并且,學校充分發揮“教代會”的功能,對于學校的重大工作或政策,通過對廣大教師進行全覆蓋宣傳,搜集廣大教師的意見,最終找出最優的方法與方案,有效地推動了學校的工作。
(二)關懷因人而異
我校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堅持尊重教師、關心教師、幫助教師、發展教師為原則,對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堅持“批評用電話,表揚用喇叭”的原則,在教師為學校取得成績或榮譽的時候,通過各種途徑向廣大師生、家長進行大力的宣傳、表彰。通過營造互相平等、互相尊重、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和環境,增強了教師的服務意識,提高了工作效果。
(三)引領因思而行
我校根據教師團隊的實際情況,在專家引領方面做好長期的規劃,分別從職業道德、教育觀念、教學能力、學科教學等方面,邀請專家走進校園、走進課堂進行指導。在專家面對面的引領下,新教育理念逐漸轉化為教師們日常的教學行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進一步品味到專家指導帶來的甘甜。
三、踐行方能自成
教師要成長,實踐是關鍵。給老師創造機會,搭建平臺,以活動為載體,以隊伍建設為助力,以校本培訓促發展,引領老師在鍛煉中成長,激活教師內生發展潛能,點燃教師內心自我發展需求的欲望,有效落實教師成長工程,最終促進我校教師隊伍的“內生發展”。
(一)隊伍建設共進步
通過客觀分析我校教師團隊的利弊因素,為使教師團隊抱團發展,讓部分
教師先“跑起來”,我校實施了青藍工程、骨干工程、領雁工程,讓各類型的教師都有發展的目標與任務,有效促進了教師團隊的整體發展。
1.青藍工程:針對我校年輕教師較多的情況,對新教師采取“導師制”的方式助力新教師的專業成長,夯實根基。
2.骨干工程:對想做事、干好事的優秀青年教師明確培養目標,以名師帶優秀,以團隊成就個人,幫助優秀青年教師成為骨干教師。
3.領雁工程:我校把思想成熟、經驗豐富、業績突出、師德高尚的骨干教師作為高端教師群進行個性發展培養,拓寬高端教師外出學習與鉆研的時空,搭建講學、培訓的平臺,為他們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題培訓等。
(二)校本培訓促發展
我校從教師專業發展、搭建活動平臺、建立激勵機制三方面構建富有學校個性的教師校本培訓體系,為教師的個性化成長提供良好的土壤。
1.我校教師專業發展培訓面向全員,突出骨干,培植青年,構建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以教研組為單位,重點突出教材、教法、教育法規的培訓學習,更新與轉變教師教育教學思想與理論水平。以“好好學習班主任工作室”為紐帶,通過骨干班主任的傳、幫、帶,提高班主任領班水平。
2.我校依托校本,給各層次的教師搭建學習、展示的平臺,用活動激勵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型的教材教法學習活動,開展教師閱讀分享活動,圍繞“三四五內生課堂”課題,開展教師技能、課堂教學研討比賽等活動,讓教師在參加校本培訓過程中,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得到提高。
3.定好培訓規劃,定準培訓目標。培訓內容注重“實”,培訓的主題與內容源自教學工作中老師們的發現與思考。培訓形式突出“活”,培訓形式有主題、課例、課題、課程等。校本培訓強調教師在“學中做”和“做中學”,鼓勵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主動創新地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自己的工作實踐中,促進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教師,是一所學校不斷成長的基礎、支點;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教師專業發展,而校本培訓則是教師內生發展的有力“杠桿”,學校要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學實際,開展“實”而“活”的校本培訓活動,發展教師的專業素養,實現教師可持續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參考文獻:
[1]陳永明.教師教育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張玉華.校本培訓研究與操作[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