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外研社新標準小學英語課堂作為常規的英語課堂,如果不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就會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將攀登英語學習模式與新標準小學英語進行優化整合,能夠激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語言交際和展示,最終實現“培養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能聽能說能用英語”的目標。
關鍵詞:攀登英語;新標準小學英語;優化整合
外研社新標準小學英語的課堂作為常規的英語課堂,如果在熱身復習、練習強化、鞏固拓展的環節過于單調重復,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喪失學習的興趣。攀登英語學習模式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課堂以說唱活動為主,并配以多種評價方式,幫助學生建立開口說英語的自信心。如果在新標準小學英語課堂中,適當融入攀登英語模式,會使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結合攀登英語的多維度評價方式,使新標準英語課堂激發學習興趣和競爭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與進步,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
首先,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老師會在課堂上設立評價機制。例如,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給每個小組取一個名字Super man,Winners,King,Hero等。小組展示完進行小組評價,以“更努力,更大聲,更整齊,更準確”為評價標準,表現優秀的小組加3分,比較好的加2分,表現一般加1分。但是,新標準英語的課堂,往往只重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這樣不僅存在片面性,而且從某種意義上剝奪了學生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
這時,可以引入攀登英語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充分聽取其他同學的評價,讓每一個學生敢于評價他人。例如,在一個小組展示之后,老師詢問其他學生 “How about them?” “How many stars?” “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em?”學生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意見“I think...” “She is good!” “Very good!”“Wonderful!”。
對于一些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同學,老師要給予肯定性的評價,鼓勵每一個學生大膽進行語言表達。例如,筆者的班上有一位性格靦腆內向的同學,在展示時一句英語也說不出來,只會跟著其他同學做動作。這時,筆者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積極地鼓勵他:“He tries hard. Lets praise him!” 得到老師的表揚后,這位同學的膽子慢慢變大了,從只能說出一個單詞,到后來能夠完整地說唱一段歌謠和表演一首歌曲,攀登英語的評價方式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運用攀登英語的說唱方式強化操練,鞏固所學知識
在新標準英語學習完課文之后的Practice環節,老師讓同學分小組展示朗讀課文、表演課文、創編Songs and Chant、說唱童謠等,借鑒攀登英語Repeat的環節讓學生進行自我展示。Chant的節奏感鮮明生動、旋律和諧,反復的說唱練習,讓學生達到熟練掌握重點句型和交際內容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新標準英語四年級上冊M7U2課文時,老師可以結合本單元要求掌握的重點句型Did you ...?創編一首Chant:
Basketball, basketball, did you play?
Did you play basketball yesterday?
Did you fall?Did you jump?
Did you play basketball?
Run,run,run.
讓同學通過說唱歌謠達到操練重點句型Did you ...?的目的,在聽、說、玩、演、唱的過程中讓學生牢固記憶本課的重難點。
三、從自我介紹開始小組展示,建立大膽說英語的自信心
新標準英語課堂最后的鞏固拓展環節,往往要求學生一上臺就進行展示,但實際情況是不少同學一上臺因為緊張就不知從何說起了。教師可以把攀登英語的展示方式整合到新標準英語課上,小組上臺后,先讓每個人用“Hello,Im Andy! ”向全班打招呼, 用Hello!這一學生能夠百分百脫口而出的句子打消了學生的緊張和怯場情緒。只要從這句入手,性格內向膽怯的同學也能很輕松地開口。如果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對新學的內容卡殼了,老師要引導他們運用熟悉的句子進行表達,然后再慢慢滲入新知。
總之,攀登英語和新標準英語都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多種多樣的游戲和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無定法,充分運用攀登英語與新標準英語各自的優勢,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合理有效優化整合攀登英語和新標準英語教學模式,將會使英語課堂取得共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傅蝶.讓英語學習插上歌聲的翅膀:小學低段攀登英語說唱活動的優化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1(2):3-5.
[2]陳兵.小學英語說唱活動的教學設計與資源開發[J].課程教材教法,2010(3).
作者簡介:唐文慧(1986—),女,漢族,廣西桂林市人,文學學士,單位:廣西桂林市桂嶺小學。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