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李南 趙獻敏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推進河南省健康產業有序、快速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升河南健康產業鏈發展規模、實現人民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河南省結合獨特的中醫藥生態資源、科技資源、文化資源和人口大省優勢,研究制定健康產業發展規劃策略,促進健康產業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有利于健康產業的政策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健全,推進健康河南建設的宏偉藍圖和行動綱領的實現,為推動河南經濟發展和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中醫藥健康產業作為我國獨具民族特色的優勢產業,經歷了從最開始的個體藥物作坊,發展為大型飲片加工企業;由家族的小廠發展到幾千人的國營大廠的發展過程。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目前我國中醫藥健康產業化發展已初具規模,發展態勢良好,行業前景寬闊。但在產業結構、行業分布及可持續發展動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隨著中國經濟建設速度的不斷提升,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相繼出現,中醫藥健康產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也存在資源消耗過快、生態環境破壞和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如中藥的種植造成了土地肥力的消耗,農藥、肥料的使用造成了生態的破壞,中藥材生產與加工產生了大量廢渣、廢水、廢氣等。當前,傳統發展模式與新式發展理念的沖突、中醫藥健康產業亟需升級改造的迫切需求與政策導向性不明確的問題日益凸顯。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傳統中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模式亟需升級。轉變政府行政管理模式,設計出新的發展機制,為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提供政策保障是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制定適應適合中國國情的中醫藥健康產業政策,需要轉變政府行政管理方式,以“小政府、大社會”為核心,以調動全社會力量為手段,建立立足于全社會福利的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政策,把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立足國情,把促進健康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加快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實現健康生活與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
產業政策實施的核心目標之一是整合現有產業資源,統一領導、科學推進實現產業的飛速發展。目前,我國中醫藥健康產業實行的是“分線分段、條塊結合、多部門協同”的管理體制,不同部門分別負責中醫藥健康產業政策制定的不同環節,行政資源極為分散,行政職能相互交叉,協同管理的力量被大大地削弱,合力效應難以形成,無法滿足中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不同部門以自身的管理職能和利益為導向,制定出的政策相互重復甚至互相沖突,導致中醫藥健康產業的管理工作缺乏統一,嚴重阻礙了中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在中醫藥健康產業領域,政府仍然是社會管理的唯一主體,從行業標準的制定、市場運營的監管、產業的扶持到政策的落實,實行的是一站式、全面化服務,導致行政效率的低下與公共資源的浪費。在中醫藥健康產業政策的制定過程中,政府的管理工作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雖然可以解決一些切實存在的問題,但是往往會顧此失彼,導致政府反應效率低下,尤其是在野生中藥材資源的保護問題上顯得尤為突出。改革開放以來,盡管國家將中醫藥產業作為重大戰略產業加以發展,制定出了有利于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價格和稅收政策扶持中醫藥健康產業,但是卻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形成了難以挽回的惡性循環。
“十二五”發展規劃把綠色發展定為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走“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綠色發展道路;十八屆五中全會更是明確指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堅持政府主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關鍵環節改革步伐,沖破思想觀念束縛,清除體制機制障礙,發揮科技創新和信息化的引領支撐作用,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新形勢下,把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作為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核心,就要突破有限的資源對環境承載力的束縛,破除利益固化藩籬,使得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的消耗相脫離,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共存。
“綠色發展”是針對前工業社會的“高消耗、高污染”的“黑色發展”而言,是一個國家從傳統農業文明轉變為工業文明社會,再進而向生態文明社會變遷的過程。高效、集約、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可促進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中醫藥健康產業要轉型升級為綠色產業,不能只從循環產業的“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著眼,而是要走以促進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為前提的發展模式,因此,河南省經濟新常態下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應以綠色理念為指導,以綠色制度和綠色技術為驅動,建設綠色中醫藥健康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綠色發展要求綠色制度,發展綠色經濟模式要求政府以促進綠色技術創新為核心,實施“綠色新政”,運用綠色制度促進綠色技術創新,使中藥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環境的保護有機結合,從而促進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轉型與騰飛。
中醫藥以其“簡、便、驗、廉”的特點深受民眾歡迎,鑒于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和中醫藥健康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地位,國家一直大力扶持中醫藥的發展,連續推出了很多保障中醫藥產業的政策措施,從一定程度上對中醫藥綠色健康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對河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進行研究,有利于促進河南省種植業、生產業、衛生服務健康產業鏈建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對于河南省轉變經濟結構,保持經濟持續協調穩定增長,推動河南中醫藥產業走上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河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2017B136)、2018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項目“河南省基于負外部成本的中醫藥健康產業綠色發展研究”(18240041059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
張麗萍、趙獻敏:河南中醫藥大學
李南:河南省職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