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翠玲
生活實例
小張最近發現自己身上長了很多紅斑,仔細觀察后,發現手一心、腳底也有很多紅斑。雖然不疼也不癢,但小張還是有點害怕,就去社區診所求治。社區診所的醫生看了后,覺得此較像過敏,就按過敏給他開藥治療。服藥一段時間后,小張的病情并沒有好轉,便去大醫院皮膚科檢查。皮膚科醫生詳細了解情況后,問小張是否有過不潔性行為,小張支支吾吾半天,承認自己有過,說曾發現生殖器部位有個潰瘍,但后來愈合了,也就沒有在意。醫生讓他去做化驗,結果顯示他感染了梅毒。
梅毒為什么會像過敏
梅毒危害人類健康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直到現在依然沒有被消滅。主要原因是梅毒發病機制復雜、臨床表現多樣,且病情可遷延多年。梅毒還被稱為“模仿大師”,因為它的癥狀容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
梅毒螺旋體是一種緩慢致病的微生物,在干燥環境下很容易被殺死,但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容易存活。完整的皮膚、黏膜是不容易被梅毒螺旋體入侵的。性接觸是梅毒常見的傳播方式,約95%的梅毒是通過性接觸傳染的。輸血、使用消毒不嚴格的注射用具等也會感染梅毒。患梅毒的孕婦還可把梅毒直接傳給胎兒,引起胎傳梅毒。
人體感染梅毒后,免疫系統會與梅毒螺旋體進行“斗爭”,以限制或清除梅毒螺旋體。就像梅毒螺旋體與免疫系統在人體內打內戰一樣,會造成身體的損傷。無論是后天梅毒,還是胎傳梅毒,臨床表現很多都是梅毒螺旋體誘發的免疫損傷,與過敏等疾病的發生機制類似。所以,有些梅毒的表現很像過敏,易被誤診、漏診。
二期梅毒“最像”過敏
感染梅毒后,螺旋體進入人體的部位通常會發生皮膚破潰,形成一個不痛不癢、邊緣稍隆起、有點硬的淺潰瘍,此為“一期梅毒”。此時,螺旋體只是在皮膚上,還沒有進入人體,血液化驗通常無異常,但是潰瘍上能查到大量螺旋體,接觸局部皮損會被傳染。即便不治療,潰瘍也會慢慢愈合。看似“好了”,事實上,螺旋體會通過淋巴管進入人體內,形成血行播散,并引起身體廣泛的損傷(二期梅毒)。其表現多種多樣,皮疹可以類似過敏、銀屑病等。
梅毒要盡早治療
假如像小張這樣,幾個月內有高危的性接觸史,出現不痛不癢的皮疹,尤其是肛周、外陰、手掌、足底有皮疹,一定要及時就醫。如果不治療或者治療不徹底,梅毒螺旋體不能完全被清除,可誘發遲發型變態反應,一部分人就形成了三期梅毒。一期、二期梅毒通常發生在感染后兩年以內,雖然傳染性強,但只要及時發現并治療,治愈率還是比較高的。而三期梅毒(也叫晚期梅毒)對心血管等器官功能破壞性強、危害很大,且很難徹底治愈。
雖然二期梅毒和過敏的癥狀相似,但患者如果沒有高危性行為,沒有“局部潰瘍”等一期梅毒的表現,就不必為此恐慌,最好找皮膚科醫生明確診斷,及早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