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镅 毛葉萌
鎮靜催眠藥包括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和非苯二氮卓類,可以改善不同疾病患者的失眠癥狀。目前,在臨床治療中最常用的為傳統苯二氮卓類藥物及新型非苯二氮卓類藥物。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患者須關注以下幾點事項。
1.服藥期間不宜飲酒
一般地說,服藥期間飲酒會影響藥物療效或增加不良反應,甚至發生意外。酒精是一種肝藥酶誘導劑,可增強肝藥酶活性,促進藥物代謝,降低藥效。酒精對中樞神經初為興奮作用,后為抑制作用,酒精的中樞抑制作用可加強鎮靜催眠藥的中樞抑制作用,產生強大的協同抑制,導致呼吸變慢、血壓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苯二氮卓類藥物在酒精作用下可導致過度鎮靜,引起嗜睡,并可降低心功能和呼吸功能。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慎用。
·急性酒精中毒可延長巴比妥類藥物的鎮靜作用,引起昏迷和呼吸抑制。
2.長期用藥者,不能突然停藥
長期使用鎮靜催眠藥的患者不能突然停藥,否則會產生戒斷癥狀,如失眠、焦慮、興奮,停藥時應逐漸減量。
·巴比妥類藥物:長期給藥后突然停藥,患者會出現煩躁不安、出汗、震顫、神志不清,甚至驚厥。
·苯二氨卓類藥物:突然撤藥會出現短期反跳性焦慮、失眠、興奮。一些患者可產生持續1 0~1 4天精神興奮等撤藥癥狀。
·非苯二氮卓類藥物:該類藥物為速效催眠藥,半衰期短,長期服藥者突然停藥會出現較輕的激動、焦慮、震顫、反跳性失眠。
小貼士
失眠不一定用鎮靜催眠藥
若失眠癥狀較輕,可以結合睡眠前行為調整,配合中醫中藥治療。傳統中醫認為:失眠機制是機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失和,以致心神不寧,應補益心脾,滋陰降火,疏肝養血,益氣鎮驚,活血通絡。酸棗仁、茯苓、刺五加、五味子,或中成藥歸脾丸、安神補心丸、養血清腦顆粒、舒眠膠囊等,對鎮靜催眠也有一定療效,無明顯不良反應,且不會產生依賴性。
3.第一次失眠,不宜選苯二氮卓類藥物
第一次失眠的患者不宜首選苯二氨卓類藥物,如地西泮(安定)、氟西泮(氟安定)和三唑侖等。這是因為,苯二氮卓類藥物半衰期較長,服藥次日仍有影響,有宿醉、成癮、反跳性失眠、記憶損害等副作用,尤其是老年人更易產生不良反應。從臨床安全角度考慮,患者可以選擇副作用相對較小的新型非苯二氮卓類藥物(如扎來普隆等)作為治療失眠的首選藥物。新型非苯二氮卓類藥物還是治療慢性失眠的長期用藥首選方案。
4.連續使用長效鎮靜催眠藥,不得超過12周
頑固性失眠患者可以選用長效制劑,用藥期間需注意觀察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及時調整劑量。此外,在使用該類藥物時還需掌握好單次給藥劑量,并控制持續用藥時間不要超過12周,以避免不良反應和濫用傾向。難以停藥的慢性頑固性失眠患者可交叉應用不同種類的苯二氮卓類藥物或非苯二氮卓類藥物,以降低藥物依賴。一般連續使用4周后,應做一次用藥評估,以決定是否繼續使用。
5.間斷失眠,不必一直用鎮靜催眠藥
若失眠并非每晚發生,而是斷斷續續,使用鎮靜催眠藥可以采取間隔服藥法。也就是按需服藥,間歇療程,同樣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例如失眠患者在睡覺前5~10分鐘服藥;上床后30分鐘仍不能入睡后服藥;起床時間提前5小時以上,且不能再入睡時服藥;等等。此時,一般宜選用非苯二氮卓類藥物。
總之,目前主張從小劑量開始,短程服用并交替使用;一旦達到最低有效劑量,不輕易調整藥物劑量,停藥時逐漸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