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平
養腎藏精
中醫學認為,腎合真陰真陽,五臟之陰非腎陰不能滋,五臟之陽非腎陽不能養;腎陰為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腎陽則是活動的基本動力;腎陰是腎陽的物質基礎,腎陽是腎陰的功能表現。因此,腎臟的養護牽涉五臟六腑及一身的陰陽平衡。《黃帝內經》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一通于冬氣。”冬季是保養腎臟、養精蓄銳的最好時機。冬季養腎除了要注意維護腎的各項生理功能外,對性生活也需有所節制,秉承封藏之道。
避寒就溫
在生活起居方面,應該早睡晚起,等太陽出來以后再活動。注重防寒保暖,衣物、被褥以暖、軟為佳,但又不直過厚。如果衣物過暖或室內溫度過高,可能導致積熱于內,迫汗外泄,反易感寒受涼,或造成陰虛火旺,引發宿疾。
冬季應至少在早晨、午睡后和晚間睡前3個時段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但需注意冷風不宜直入。冬季空氣濕度本來就低,再加上使用暖氣、空調等,使得空氣更加干燥,可用加濕器保持室內濕度。冬季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衣著不能過于單薄,更不宜在戶外逗留過久,尤其應注意避免出汗過多,以微微有汗為度,絕不可因汗出當風而感邪,導致慢性腎病反復或加重。
合理進補
食補相對于其他季節,冬季時,人們會感到食欲比較旺盛。此時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也較好,飲食內容中可以適當加入高熱量、高營養、味濃色重、補益力強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等動物類食品,對于陽虛寒盛之人尤為有益。經典藥食湯方“當歸生姜羊肉湯”能夠溫腎助陽、補氣養血,可嘗試食用,以助人安然過冬。對于身體本身有疾患的人們來說,進補就要謹慎,需遵守醫囑選擇食物。
藥補慢性腎病患者冬季宜用膏方進行調治.并且應根據氣血陰陽虛損的不同,辨證施補。值得重視的是,慢性腎病患者多兼有痰濁、濕熱、瘀血、食滯等實邪,而形成虛中夾實、錯綜復雜的癥候。因此,膏方調治并非一味進補,以防助邪留寇,而應攻補兼施,扶正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