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讀寫是每一位學生都必須掌握的重要的語文能力。讀是積累,寫是表達;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升華。“讀寫一體化”訓練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年級;讀寫一體化;嘗試
全國小學語文研究會理事長崔巒老師說過:“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一方面要加強閱讀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讀寫聯系,做到讀寫滲透,讀寫結合。”確實,讀寫是每一位學生都必須掌握的重要的語文能力。讀是積累,寫是表達;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升華。而“讀寫一體化”訓練則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有效途徑。那么高年級怎樣有效地進行讀寫結合,做到讀寫一體化呢?下面談談自己在閱讀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嘗試。
一、 導學激趣,以讀促寫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的好奇心理決定了他們的學習熱情。要想在閱讀學習中吸引學生,引導其積極、熱情地參與到“寫”當中去,就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多種方式去喚醒和激勵學生,使之樂于動筆,積極動筆。比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一課,課始,筆者先引導學生交流自己課前收集的有關地球的資料,隨著資料交流的深入,學生對地球的好奇心馬上被調動起來,有關地球的疑問也越來越多。這時候,筆者馬上問學生:此時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要對地球說,有很多疑問想要問問地球。來,把你想對地球說的話寫下來。學生們的興趣立刻被激發,文思泉涌,紛紛動氣筆來。“地球,您無私地把愛給了我們人類,真是太謝謝您啦!”“地球啊,地球,你是那么巨大,資源是那么豐富,你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卻仍然用你的愛哺育著我們。”“地球,你這么易碎,我要好好愛護你!”“地球啊,為什么你會有沙漠,會有大海,會有高山,會有平原?”“地球,我希望你能永遠不被毀滅,你能告訴我,你還能活多久嗎?”一旦“寫”的興奮點被點燃,學生思維就會被打開,心中自然涌動著無數的言語,大有“不吐不快”之氣勢,這時候讓學生進行“寫”的訓練,可謂水到渠成。而當學生交流完自己所寫的話之后,老師相機總結,引導學生繼續閱讀相關書籍,尋找答案。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熱情被喚醒,為“讀”埋下了伏筆,真正做到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與“寫”渾然一體,這便是讀寫一體化的最佳效果。
二、 巧抓時機,以情促寫
何謂“時機”?筆者認為,就是指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思維空前活躍、課堂氛圍到達了最佳狀態的時間。把握好了時機,就有了“讀寫訓練”的土壤,因為再精妙的讀寫設計,如果與時機擦肩而過,便會成為華而不實的走過場的“假練筆”。作為一位語文老師,要抓住一些轉瞬即逝的課堂生成,從細微之處找到“讀寫”的訓練點,踏雪無痕地引導學生進行“讀寫一體化”的訓練。
《秋天的懷念》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作者通過寫母親對生病的自己的照顧以及臨死前希望自己好好活下去的鼓勵,抒寫了偉大的母愛。教學中,筆者引導孩子們研讀母親照顧自己時的動作、神態等相關的語句,從字里行間感悟文中母親偉大的母愛。當讀到課文“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這部分內容時,筆者配樂深情地描述:“這樣一位用心呵護著兒子的母親,小心翼翼地照顧著兒子的母親,為兒子擋住了絕望,留下了希望的母親,此刻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從此再也沒人對我細致入微,再也沒人對我關懷備至,再也沒人為我擋住絕望……”
在小提琴音樂的感染下,加上老師動情的語言渲染,孩子們內心被深深觸動,眼噙淚花,情感噴涌而出。這時,我馬上抓住時機,出示這樣的練筆題目:“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母親的愛總是這樣默默、深沉。此時此刻,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想到自己生病以來母親無微不至的愛,想到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的母親,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呢?請你將感動的淚水化作句句發自肺腑的語言寫下來吧。”孩子們稚嫩的情感大門被推開,他們靜靜地打開讀寫本,動情地寫下了自己的感受。而在這樣的“讀寫”訓練中,孩子們對課文的理解更進了一步,文章的主題也在讀寫結合中得到了升華。
閱讀教學中要找準時機,當孩子們躍躍欲試,想說話,想表達,想抒情時,應及時進行“讀寫一體化”訓練,努力提高練筆的成效。
三、 豐富積累,讀中促寫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高年級學生“要進一步提高閱讀質量,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和“積累習作素材,學會讀書筆記”。“閱讀”和“習作”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再現。閱讀中習得寫法,寫中運用方法,所以大量的閱讀也是促進“讀寫一體化”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利用一切因素,引導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并要求他們邊讀邊動筆做讀書筆記,有效地積累“寫”的素材。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的《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這三篇課文節選自四大名著,第七單元的《人物描寫一組》中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也出自四大名著,所以,教學這幾篇課文時就可以有效地進行讀寫訓練。可在學習這些課文前引領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部名著,大體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受人物形象。讀后可做讀書筆記,例如摘抄好詞佳句、精彩片段,也可談談你對人物的看法,還可寫一寫自己讀后的體會。在學這些課文時,就可以請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讀書感悟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檢查讀寫結合的成效。“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學生通過課前閱讀、寫讀書筆記,對文中人物都有了自己獨特的有別于課文學習而獲得的見解,此時,我再次出示練筆題目:選擇你喜歡的一課,結合你對原著的閱讀,以《再讀》為題,寫一篇讀后感。這樣的“讀寫”訓練有機地延伸了課內知識,達到了課內外兼收的效果。
總之,我們要做語文教學的有心人,認真研讀教材,努力找尋、選擇“讀寫一體化”訓練的契機,為讀和寫之間搭建一座橋梁,使讀寫有效結合,融為一體,不著痕跡地進行讀寫訓練,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當然,對于學生在練筆中的一些不足也要有針對性的給予引導,這樣才能在讀寫訓練的過程中真正培養語文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 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張麗杰.小學作文教學初探[J].吉林教育,2012.
[3] 謝淑茗.論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J].現代閱讀,2013.
作者簡介:曾三娣,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長汀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