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指南》指導下,我們知道:評價不是為了區別是非,判斷對錯,比較高低,而是為了改進觀點,評價不是為了檢查幼兒的表現,而是為了教育質量的提高,為了促進幼兒的發展。評價時要重視它的發展性功能,要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結合,要將評價貫穿于幼兒教育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從而促進每一個孩子最大可能地實現自身價值。
關鍵詞:《指南》;幼兒;教育
一、 教育評價尊重個體差異性
多元理論提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智能領域,幼兒園里個個都是可育之才,關鍵是要承認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育,讓幼兒獲得有差異的發展。作為一名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應該是建立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不僅要對全班幼兒有一個整體的了解,而且還要對每一個幼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要在把握其實際水平的基礎上進行評價,促使幼兒實現富有個性化的發展。評價前我們對孩子在發展水平、能力傾向、原有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作了充分的了解,根據這些個體差異“避免用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在教育實踐中,我們一般采用現場直覺式的隨機評價,讓評價發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顒又欣蠋熌芸吹胶⒆訉W習的興趣、需要、方法以及如何運用已有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當老師獲得這種種信息后,就能根據孩子所存在的差異在頭腦中進行快速判斷,作出客觀、公正、有意義的評價,使評價緊跟著幼兒的活動進行。在活動中我們通過有效的個性化評價,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促進了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不斷地向前發展。所以我們的評價既不是為了發現小天才,也不是為了對幼兒進行選拔、排隊,而旨在發現每個幼兒的智力潛力和特點,去幫助他們實現富有個性特色的發展,從而建立自我價值的有效途徑。
二、 教育評價富有激勵性
在以往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常會有這樣的經歷:如果教師評價不當,就會引起幼兒的緊張,使幼兒有提防心理,幼兒往往會過于在乎別人的評價而放棄自己獨特的見解,或以他人的評價來調整、控制自己的行為,使思維缺乏批判性、學習缺乏主動性。因此教師可以用激勵性的評價來給予調控和發展,給予幼兒正面的反饋和提供建議,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在使用激勵性評價時,我們能更多地關注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作出的努力和進步,做到以下三點:1. 激勵的語言。我們根據幼兒具體、直觀的認知特點,采用正面的、積極的、以鼓勵和引導為主的評價,能注意使用簡明易懂的語言,讓幼兒感到容易接受和理解。這種評價語言不僅有積極性、針對性、啟發性,還能激勵幼兒進一步深入思考,將討論問題深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不局限于一些程式化的語言模式。2. 激勵的體態語。每一個人都有被他人肯定的渴望,孩子更是如此。評價中一個小小的獎勵,甚至是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撫摸都會讓孩子感到高興、快樂,這種愉悅的心情變成了孩子學習的內驅動力,能使孩子在寬松、和諧、認可中快樂地學習成長。3. 保持中立的態度。評價是一把雙刃劍。評價的態度對幼兒有導向作用。方法得當,幼兒就會對學習興趣倍增,態度積極、學習主動,反之就會產生厭倦抵觸情緒。為了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性作用而避免使用不適當的評價對幼兒造成的心理壓力,所以老師在自己的態度和言行上要能保持中立,無論幼兒的想法對與錯,都能真誠地接納,盡管可能不贊同幼兒的想法,但也不要馬上糾正錯誤,而是幫助分析、查找原因,鼓勵他尋找科學的方法。對那些正確的答案也不能馬上作出強烈的積極反饋,而是給予個別肯定,激勵他再去尋找更多的解題方法,避免老師的情緒影響其他幼兒活動的正常進行。
三、 教育評價體現自主性
自主評價,顧名思義就是孩子評價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它是一種動態的評價,是伴隨在孩子真實的情景中進行的。自主評價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標志,對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能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心理健康地發展,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育評價中,我們讓幼兒采用了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同伴互評等方法,給幼兒創設了一個積極主動,使幼兒有更多的機會了解、探索、發現自己或與同伴差異的寬松氛圍,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如自我評價:可以鼓勵幼兒采用自我評價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用語言來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通過語言來建構知識。小組評價:可以以合作、商量推薦小組發言人的形式,在借鑒、分享同伴經驗的基礎上,用展示作業、作品或活動描述等手段介紹本組的活動情況。同伴互評:可以引導幼兒發現同伴的優點,向同伴學習,取長補短,提高幼兒評價他人的能力。在同伴互評中,采用質疑、提問、論辯等方法,以開展“小小辯論會”的形式來了解、評價他人的想法、觀點。自主評價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這種存在于幼兒身上潛在的主體性得到顯現和發展。
四、 教育評價提倡多元性
在教育活動中我們要做到評價對象的多元性,除了讓幼兒園、教師、幼兒一起來參與評價,還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也參與其中。家長可以從中掌握孩子在幼兒園的一些具體情況,便于及時配合老師來進行幫助、教育。幼兒從中知道老師、父母對自己的評價和希望,從而進一步明確自己將要努力的方向。我們還請家長觀摩現場教學活動、共同收集成長記錄袋的資料等,有機的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這種與家長的互動評價,讓我們了解到了孩子真實的發展歷程和潛能,了解到了孩子縱向發展的水平,保證了評價的準確性。
作者簡介:巢含,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鄒區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