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數學問題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
關鍵詞:“成功的課堂教學”;數學;情境
[教學片段]
師:喜歡去超市購物嗎?生:喜歡。
師:這是什么超市?(出示歐尚超市)生:歐尚超市。
師:不知大家去歐尚超市購物的時候有沒有注意歐尚超市門口來來往往的車輛?你覺得那邊的車輛多不多?生:多。
師:是的,那邊的車輛特別多,現在老師要作一項調查,就是統計1分鐘內經過歐尚超市門口的車輛的情況。你們有沒有興趣呀?生:有。
師:這是歐尚超市路口1分鐘的電子監控錄像,下面就請同學仔細觀察,做好記錄,統計出1分鐘內經過歐尚超市門口的各種車輛的數量。(播放錄像。)
師:統計好了嗎?生:老師,太快了,能不能再播放一遍?(第二次放。)
師:現在記好了嗎?生:還是沒來得及。
師:那怎么辦呢?能不能想辦法?(有些學生似乎想到了什么,開始和旁邊的學生一起商量)生:老師,麻煩您再放一遍。(第三次放。)
師:現在能匯報結果了嗎?(我們來匯報,一個組興奮地舉起了手)生:1分鐘內經過歐尚超市門口的小轎車有16輛,大卡車有8輛,摩托車有9輛,還有2輛公共汽車。
師:真了不起,這么快就能記下來!那能不能告訴老師你們是怎樣記錄下來的嗎?生:我們是四人一小組合作完成的。顧凱臣記錄的是轎車的輛數,何國寶記錄的是公共車的輛數,張燁記錄的是摩托車的輛數,沈竹筠記錄的是大卡車的輛數。
師:你們采用的小組合作的方法真棒,通過小組內的合理分工,把一個人很難完成的事通過集體的力量加以分類統計,提高了統計的效率和準確性,老師為你們點贊!
[課后反思]
一、 教學內容需要生活情境
歐尚超市是學生經常光顧的場所,觀察來來往往、形形色色的車輛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數學活動。當教師提供有關這樣的教學內容時學生覺得很親切,覺得很起勁。
這樣的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情境,不但能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數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充分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無處不在,即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讓學生感到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趣,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
二、 教學過程需要促進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本環節中,我沒有使用教材中的內容,而是進行了適當的補充,讓學生統計1分鐘內經過歐尚超市門口各種車輛的情況。這樣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更具層次性,更富挑戰性,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交流等數學活動。因為之前的學習統計的都是靜態的物體,而對監控中正在行駛的車輛進行統計卻得進行新的嘗試、新的探索,這樣的活動需要學生做出策略的調整,在調整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素養得到了提升。
三、 合作學習需要完美詮釋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機會已成為越來越多老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的首要選擇。
然而,不是任何學習都需要合作學習的,也不是任何合作學習都是有效的。合作學習的產生首先是為了滿足個體內部的需要,其次是任務的驅動。有效的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之上。
在整個教學進程中學生發現以一人之力很難記錄下1分鐘內經過歐尚超市門口的各種車輛情況,這樣希望尋求與別人合作的想法就成了每個學生的共同需要,正是這種內在的需要促成了學生間的合作。而在合作的過程中同學們有了共同的目的,有了明確的分工,有了情感的交流,所以良好的合作學習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 教師角色需要充分演義
《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然而,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我們發現這一理念在具體實踐中出現了認知偏差。在很多課堂中,教師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常會刻意采用小組合作的課堂學習方式,少了必要的講授,少了必要的個別提問,取而代之的是一成不變的小組討論和小組長匯報。這樣的數學活動,不僅不能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而會禁錮很多學生的思維。
在這里,教師沒有刻意地組織學生以某種形式進行小組合作的學習,而是給學生創設了一種情境,創造了一個機會,簡簡單單的幾個問題卻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充分體現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地位。
課堂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從中學到探究知識的方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習的意義,并主動地去探求知識,應用知識,發展思維。
總之,成功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合理地組織、引導學生進行主動而有效的學習。
作者簡介:吳秋明,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勝浦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