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些年,環保成為舉國上下關注的熱點之一。早在1996年,謝鋤成立了深圳天浩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現在,這家公司已經將環保事業拓展到全同各省市地區,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目前產品已經銷往韓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地。
謝鋤最初做紡織品生意時,市場環境好,大家一窩蜂地涌進來。而成品制作中印染這工序,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大。考慮紡織行業國際環境的不樂觀以及國內很多行業自身的污染問題,謝鋤開始從大多數人都忽略的廢氣凈化著手,180°大轉彎做起了環保行業。
在進入環保行業后,謝鋤發現國內外廢氣治理技術都太落后。因而研發環保新技術勢在必行,盡管如此,他們直到2006年才有所突破,而這也源于一次偶然。
謝鋤彼時運營著兩家公司,一個做光源,一個做環保。就這樣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卻讓謝鋤找到了它們之間的聯系——紫外光分解。
做LED燈,他們需要研究電源的波長波段,比如VIS LED(可見光LED)包括藍光、綠光、黃光和紅光。如果調整光的波段為570納米到590納米之間,燈泡可發出黃光,近橙色,最適合餐廳酒店等高級場所使用。他們需要研究不同的波段,并調整出各色的光來適應市場需求。
除了VIS LED,他們還要研究UVLLED(紫外LED)。不同波段的紫外線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途徑不同。低紫外光可以殺死水中的細菌,中紫外光可以滿足醫生手術對無菌光源的要求,還可以用來辨別紙幣的真偽。
一天,謝鋤開著紫外光做照射實驗,當時桌子上隨手放著一張紅色的紙,因為對實驗并無影響,他們就沒有做出處理。三四十分鐘后,他發現這張紙被紫外線照射到的地方褪色了。謝鋤就和實驗人員一起琢磨,紫外線讓紅紙褪色是什么原理?
觀察到這次偶然的褪色現象,他們開始反復做燈光照射實驗,確定了紫外線有分解的作用。在此之前,大家對紫外線的認識只停留在它有消毒殺菌的作用。日思夜想,謝鋤猛然想起來這不就跟外墻廣告的標語一樣嗎?外墻的標語貼上十幾二十天之后,紙張就褪色了,大家俗稱為風化、風干,但實際上不就是分解作用嗎?太陽光中的部分紫外線波段正好是可以分解標語中有機物的紫外線波段,因而有分解作用。
想通了這一點之后,謝鋤帶著實驗人員對不同事物進行了反復試驗,確定了紫外線的分解作用,沒有可參考實際技術,他們就查閱r大量文獻并進行大量的試驗測試,最終發現紫外線可以運用到廢氣處理中。后來經過不斷的試驗和研究發現D波段高能紫外光對分子的裂解效果最好!就此他把這兩項事業進行了技術嫁接,也就是現在發展相對成熟的污染物光解技術。光解技術雖然不能解決所有的污染問題,但對那時的環保事業來說,是一個大啟發,一度推進了公司的環保技術發展。
UV分解其實是一種光化學,以有害氣體苯為例,其化學式是C6H6,通過光解技術把C(碳)和H(氫)分離出來,再與O(氧)結合,生成無害的CO2(二氧化碳)和H2O(水),污染問題就解決了。以往要分解苯這樣結構穩定的有害氣體需要通過高溫燃燒,不僅設備昂貴,還存在爆炸的危險。
秉承科技創造綠色環境、科技造福人類的精神,謝鋤一直在組建、充實自己的科研團隊,與多所高等院校和環保研究機構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通過不斷的努力,開發出一批高效、成熟實用的節能環保專利產品,徹底改寫了以往惡臭氣體(工業廢氣)處理凈化設備投資大、運行維護成本高、凈化效率低下的問題。如此的創新解決方案,減少了社會的環保成本。
謝鋤的公司創立至今,已經走過了22個年頭。運營公司從來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謝鋤就曾慘遭競爭對手釜底抽薪。
早期大家都不了解光解技術,盡管其裝置簡單、穩定性強,但開拓市場十分艱難。關鍵問題是,他們的UV光解設備需要根據污染物的組成、形態等進行個性化配套設計。為了讓客戶信服,謝鋤時常親自提著樣機到客戶那里現場做試驗測試、產品介紹、技術講座。謝鋤跑遍了全國的各個城市,終于跑出了一條陽光大道,為公司拉到了許多訂單。
在設備生產中關鍵的一些元器件,一開始要從國外訂做,后來國內才有少部分廠家能生產出來,雖然在技術參數上還達不到國外的同等水平,但處理一些簡單廢氣還是可以用。打通了這一壁壘,對謝鋤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但這卻讓公司里的部分人起了異心。由于設備的生產技術壁壘并不高,好幾批員工自認為掌握了技術,從謝鋤的公司脫離出去自立門戶,仿冒他們公司的產品,分走了許多訂單。
仿冒規模之大本已令人心生疲憊,不料想,有一家仿冒的公司竟然釜底抽薪,高薪聘請了一位以知識產權見長的律師,直接向專利局申請謝鋤公司的專利無效。
因光解技術投資小、運營成本低、維護簡便、處理效果好等特點,以現在的市場規模來說,至少一半以上的廢氣處理都是在使用光解技術和設備。被撤銷專利后,面對愈來愈多仿冒品,謝鋤有口難辯,再也不能理直氣壯地去告對方侵權。
他當初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出光解處理技術,不管是在中國還是世界范圍內,都是環保行業的一個里程碑,怎么可以就這么被抹殺?謝鋤把案子委托給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案子從2013年一直申訴到現在。
談及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謝鋤收起打官司的那份銳氣,轉而和緩下來。他坦言,全國各地需要廢氣等污染源治理的企業數不勝數,他一家公司吞不下這么大的蛋糕,加之這兩年環保公司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雖說市場上環保公司良莠不齊,但市場開始重視全國環境治理,對進一步推進我國環保行業跨越式發展,大有裨益。
在環保領域,未來政策支持力度不會減弱,因此如何實現環保治理訂單的大釋放,才是問題的重中之重。在謝鋤看來,傳統的一錘子買賣在環保行業行不通了。“我不需要有擁有權,我有使用權就夠了。”從甲方角度考慮,謝鋤琢磨出了一套全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鏈。
在環保督查愈發嚴格的環境下,許多企業家愿意安裝環保設備,他們不僅要安裝環保設備,還要求能持續達標排放,通過環保局的檢測。這兩點要求就足以淘汰市場上許多不懂如何持續處理污染源的環保小公司。
除了對環保公司的硬性要求,還有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對業主公司的資金要求,畢竟安裝環保設備需要耗費的資金不是一個小數目。以4S噴漆店為例,投資一個噴漆房需要5萬元左右,但安裝一個處理噴漆房排出廢氣的設備可能要10萬元。對那些污染更高的企業,一個環保設備可能比生產設備都貴,這對企業家們就是一個大負擔了。基于此,謝鋤提出了第三方服務體系,即由他們負責提供環保設備的安裝和租賃,并且為企業的廢氣處理結果負責,全額承擔企業廢氣超標的后果,而企業家們需要做的,就是按月交服務費,以這樣的第三方服務體系可以解決企業家對環保設備投入過大的資金問題,減少財務風險。此外,他們還按照物聯網思維,為此搭建了在線監測平臺,每臺設備都會連接到平臺上,大家都可以在手機平臺上實時查詢企業的廢氣排放數據,或者監測當地的空氣質量。
這種共享經濟的模式日趨成熟,愿意合作的租賃公司紛紛登門請求合作,唯一的問題是尚未嵌入信用體系,難以保證全國范圍內的合作企業可以按月準時交納服務費。謝鋤希望可以納入到像銀行一樣具有極大信用度的金融機構中,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才能推進對這一模式的試點工作。
天浩洋,即“天道·浩瀚·洋天下”,短短的三個詞語注解了謝鋤的誠信運營理念、治理環境的社會理想,以及事業蓬勃發展的期望。
君子一諾重千金,謝鋤承諾會對每一家合作企業的排放達標問題負責。相信在其第三方服務體系正式推廣實施后,市場也會給他相應的回報。
責任編輯 王碧清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
在過去,有些企業在高速發展過程當中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具備世界500強實力的企業濰柴集團在新舊動能轉換的熱潮中堅持做到高質量發展與節能減排并行。
我認為高質量發展必然對環保要求更高。過去很多企業在高速發展中、在粗放型發展中,忽略了節能減排的問題,甚至一些中小企業導致了一些局部的污染。中小企業應該借助這個機會變成機遇,迅速轉型,要通過產品的升級提高附加值,創造效益,再投入進去,這樣才有一個健康發展的企業。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北曼甸林場場長張利民:
提高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充分發揮森林生態功能作用,是新時代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持續增長,但森林質量、生態功能完善的森林僅占總量的13%,有25%以上的森林處于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塞罕壩森林資源,筑牢京津生態屏障。要牢牢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歷史性機遇,全面提升塞罕壩及周邊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讓全世界認識到“美麗中國”。
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從高速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想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增長,現在更加平衡,相對于過去逐步走向平衡,比如說現在我們的增長主要動力是居民的消費,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一味依靠固定資產大規模投入。
二是由于增長更多依賴于國內的消費,所以我們的增長給百姓帶來的實惠比以前更多了,像網購、旅游等等,都是我們的社會熱點。
三是現在的增長更多依賴于科技進步和創新;高質量增長另一個方面就是國際國內關系更加平衡,現在我們的增長內外更平衡,抵御國際市場各種各樣風浪的能力比五年前強多了,所以這幾個方面告訴我們,增長質量在不斷地提高。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念沙:
企業如何做到高質量發展?保利集團在管理提升、產品提升和服務提升上發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管理質量要提升,就是追求高質量的管理水平。第二,是將產品質量提升到國際水平,要從創新、設計上逐漸轉型,大力倡導中國制造、中國設計。第三是服務質量的提升。在產品的制造、銷售、售后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與客戶有互動,這些服務質量的提升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