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文化建設是推動學校發展的重點工作,是深化素質教育改革的必要措施。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校長無疑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其思想決策關系著文化建設的成敗。本文主要探究的問題則是學校文化建設中校長思維方式的影響。
關鍵詞:學校;文化建設;校長思維
一、 引言
思維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對人們的言行有著決定性作用。簡單地說,思維方式就是人們思考問題的基本方法。科學的思維方式能夠促使人們進行有益的行為,反之則會導致錯誤行為,此外所謂成敗即在一念之間。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校長作為建設活動的領袖,其對校園文化建設影響頗深,其思維方式也將左右文化建設的成效。校長思維方式對學校文化建設究竟有何影響則是我們下文主要探究的問題。
二、 校長辯證統一的思維方式是揚長避短的關鍵
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優質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重點,欲達此目標,就需“立足自身,揚長避短”。部分學校文化建設之所以陷入了“不倫不類”“東施效顰”的尷尬境地,究其根本則是在文化建設中沒有辯證的認知本校文化之特色,也沒有辨清邯鄲學步之利弊,因而才會在文化建設中“朝秦暮楚”“這山望著那山高”。可見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必須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地采取科學方法,積極發揚自身的長足與特色,有效吸收可以利用的文化精粹,如此才能形成包容兼顧、和諧統一的校園文化。要想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就需要利用辯證思維,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使用矛盾分析法,從而達到“立足自身,揚長補短”的效果。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校長既是建設活動的思想領袖、戰略決策的裁定者,同時也是建設規劃的總工程師。由此觀之,校長本人是否具有辯證思維,直接決定著校園文化建設的成功與否。倘若校長具備辯證思維,那么他必然能夠立足本校的實際情況,剖析文化建設的重點與難點,認清地域文化特質發揮本校文化特色,并有效借鑒其他文化精華以此彌補短處,從而為文化建設指引科學的發展道路。反之,如果校長不具備辯證思維,那么其必然不能正視本校文化建設優勢及問題,因而只能夠盲目地做“加法”即跟風效仿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設案例。如此一來不僅會導致學校文化建設背離客觀實際,同時還會使文化建設變得瑣碎繁復而又缺乏實效性。一言以蔽之,校長的辯證思維模式,能夠在學校文化建設中起到辨析問題、突出重點、發揮優勢、彌補缺漏的作用。
三、 校長的系統性思維將影響文化建設的和諧性
和諧校園文化是各個文化分支融為一體,并互相作用、互相推進的動態文化,而不是千篇一律、刻板固化、互相矛盾的靜態文化。可見,為了建構起和諧統一的校園文化,我們必須堅定不移的秉持大局,樹立系統化思維模式,理解不同文化建設活動的內在聯系,并促使其融合成為互相作用的有機體。要想實現上述目標,我們應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運用系統化思維,摒棄分割式思考模式,堅持動態化思考,防止靜態固化思考,從而建構起微觀漸進、整體驅動的文化建設模式。但是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首先校長就需要樹立起系統化的思維模式,才能夠在決策之中立足大局與整體,全面推動和諧化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反之,如果校長本人不具備系統化的思維能力,那么就極容易以點概面的看待問題,從而導致各種形式的校園文化,難以融合成為有機的整體。
四、 校長的學習思維是豐富校園文化的重要基礎
正如上文所言,學校文化建設需要揚長補短、不斷完善。在建設過程中,要想補短我們除了切實有效的矯治“歪風邪氣”之外,還需合理地借鑒學習優秀的校園文化建設經驗。正所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誠然,無論是我們學習成長還是事物的發展都需要適當的學習借鑒。那么如果校長樹立了學習思維,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必然懂得學習借鑒他人的優秀經驗,以此彌補本校文化之不足。但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如果校長自身缺乏學習思維,不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那么就容易出現閉門造車、畫地為牢的情況。總之,校長的學習思維方式能夠影響學校文化的建設與發展。
五、 校長的反思思維是矯正錯誤路線的根本
學校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制定明晰的建設路線,只有建構起了明晰的建設路線,才能夠引導校園文化建設有序進行。然而在建設過程中,如果我們沿著錯誤的建設路線一路走到黑,那么必然會適得其反。由此可見,學校文化建設中我們就需要通過實踐活動進行試錯,并及時矯正,才能夠提高文化建設實效。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校長沒有反思思維,既不主動地發現問題,也不接受他人的建議的話,顯然就會一錯到底,最后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可見,校長的反思思維在學校文化建設中也是具有重要影響的。如果校長具備“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的反思思維那么必然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矯正問題。
六、 踐行思維是落實文化建設的重要保障
正所謂,實踐是驗證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學校文化建設中,實踐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理論沒有付諸實際,那么既不能檢驗理論的科學性,同時也難以提升理論研究的實際水平。由此可見,學校文化建設中,我們還需樹立踐行思維,從而推動理論向實踐過渡,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矯治問題,以此推動學校文化建設。
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校文化建設是推動素質教育深入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加快校園文明建設的關鍵措施。然而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校長的思維方式則對其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影響。據實際而言,校長的思維方式對學校文化建設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其一校長的辯證思維是解決文化建設科學性的關鍵;其二,校長思維的系統是保證文化建設和諧統一的基礎;其三,校長的反思思維是矯治文化建設誤區的重要因素。其四,校長的踐行思維又是推動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陳衛東.學校文化建設中校長的思維方式[J].教學與管理,2014(26):9-11.
[2]阮慶賀.當好五種角色塑造校園文化——一個校長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實踐與思考[C].廣西首屆校園文化建設論壇,2007.
[3]凌宗偉.校長在學校行為文化建設中的影響[J].中國教師,2009(12):55-56.
作者簡介:周國保,甘肅省武威市,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和平鎮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