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雅思聽力教學中,許多老師側重雅思應試技巧和應試策略的講解,忽略了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本文以雅思聽力場景為例,提出要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應從聽力場景的文化背景知識和詞匯的文化內涵兩方面增強對學生的文化導入。
關鍵詞:雅思聽力場景;跨文化交際意識;文化背景知識;詞匯
當前,雅思教學越來越受歡迎。可在教學中,為提高學生雅思成績,老師們往往更多地注重應試技巧和策略,忽略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這是本末倒置。表面上,學生提高了成績,達到了出國目的,可不少是“高分低能”。在面對真實語境時,他們成了文化迷失者。所以語言教學者要明白,英語學習本身不是目的,跨文化交際才是。要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首先要提高其跨文化交際意識。Hanvey認為,跨文化交際意識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雙方對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認識,也就是對異同文化與共同文化的區別和一致之處的敏感程度,還有在使用外語交流時按照目標文化來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出的自覺性。以下以雅思聽力教學為例,探析如何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一、 增加文化背景知識介紹
沒有對中西方文化的基本了解,就談不上對雙方文化異同處的敏感把握。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必須讓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增進認識。以生存英語的租房場景為例,我國學生首先面臨的是各種各樣的住房,這是由英國的住宿習慣、房產所有制和校園環境決定的。首先,英國人沒有“安土重遷”意識。他們因學業、結婚或工作調動,人口流動性大,租房機率也大,租房在英國向來是很普遍的行為。其次,英國房產私有,主人可隨意安排房屋內部結構。常見的英國獨立或半獨立式住房為兩層樓,一樓為廚房、起居室、會客室等。二樓為洗漱間和臥室。二樓上面通常還會有一個小閣樓。在法律允許范圍內,主人可以出租或變賣房產。英國不少中產階級都有一兩套房產,那出租其中一套或一套里的幾個房間(包括閣樓和地下室)很常見。所以租房東家的一間房,跟房東住一起并不稀奇。而在中國,租住在主人家的情況很少。因為在中國傳統家居環境里,一個外人住自己家,幾乎只發生在親朋之間,不存在租賃關系。這也可以看出,中國是一個更重人情關系的社會,房屋是家人親朋聚集的地方,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中國房子的情感屬性決定了一個家庭即便有空房間也不會出租。而英國則是一個更注重實用性和功利性的社會。房子是供居住的,它的功能性決定了只要能滿足主人和住客要求,可以以各種方式出租。最后,英國校園學生宿舍很少,且一般是暫時租住,有點類似國內的“廉租房”或“過渡房”。供不應求的校園住宿催生了多樣化的住房選擇。
在場景聽力中,通過這樣對比中西背景文化的差異性,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文化敏感性,從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意識。
二、 加強詞匯的文化內涵講解
詞匯的文化內涵容易被忽略。學生記憶聽力詞匯時,很多時候只記住了中文意思。詞匯所涉及的文化內涵被無情抹殺了。其次,學生對詞匯沒有文化內涵的概念,以為它們對聽力理解影響不大。殊不知,如果不準確理解詞匯豐富的文化內涵,學生的聽力理解就會出現障礙。以學術聽力場景里的lecture和seminar為例,lecture譯為“講座”。其實這個意思無法表達其文化內涵,因為在英國,教授或導師上的課就叫lecture。而seminar是“小組討論”,它其實指學生在聽完lecture后,老師就相關知識點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學生交換各自的觀點。
再看心理咨詢(counselling service)這個表達。它在中英文里有很不同的文化意義。在西方,心理咨詢為緩解學生學業壓力、幫助學生跟上課程進度、調節飲食習慣、適應新環境、提高人際交流能力等提供咨詢和服務。它涉及所有的學生在學習期間的疑慮、困惑和不適應。而中文意思沒有這種內涵,如果不解釋清楚,學生一聽到這個詞,很有可能會聯想到只有心理有問題的學生才需要心理咨詢。
英語詞匯和表達數量眾多,包含的文化內涵涉及西方社會文化等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切關注。否則,學生就只會停留在表面的學習而出現各種理解和語用失誤。
語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要掌握一門語言,首先要將它放在文化的大范疇里。其次,要將語言豐富的文化內涵把握好。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學好英語是不可能的。因此,越深刻細致地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的細節,就越能正確理解和準確使用這一語言。采用只教語言不教文化的教學法,只能培養出語言流利的大傻瓜。而外語的任務是培養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進行交際的人才。因此不但要學語言,而且要學語言文化,包括交際模式、習俗、價值觀、思維方式及處世態度,才能真正掌握交際工具語言,并使語言成為真正交際工具。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教師不僅需要教學生語言,還要讓他們把握語言的文化意義,要將語言知識和跨文化知識有機結合,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參考文獻:
[1]張靜瑤.探析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J].邢臺學院學報,2010(1).
[2]矯福軍.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
[3]胡文仲.外語教學與文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孫曉慧.跨文化交際與大學英語教學[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1).
作者簡介:
曹素萍,湖北省武漢市,武漢輕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