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伯寧 張文萌
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農村留守兒童因缺乏親情關愛和有效監護,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甚至極端行為,遭受意外傷害甚至不法侵害,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兒童健康成長?!兑庖姟泛粲跎鐣M織等發揮積極作用,為廣大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的環境。
針對留守兒童大量集中的農村寄宿學校,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推出“希望工程·小喇叭故事匯”項目,利用學校午休、晚上入寢等空余時間,為孩子們播放兒童文學經典導讀、音樂故事欣賞與心理故事等內容,通過“多場景、多時段、多媒介、多元內容”、的校園綜合服務體系。改變農村寄宿學校軟性環境,促進寄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成長。
“希望工程·小喇叭故事匯”項目調研結果顯示,寄宿學校多數存在留守兒童比例高,低齡學生難以適應寄宿生活,孩子普遍在晚上入睡前不同程度的存在想家、想親人、入睡困難等問題,心理、生理健康均受到影響。
“以前每天在學校非常想家,想我的爸爸媽媽,有時還會在半夜哭。”黑龍江省肇東市新立小學四年級學生張宇說。今年9歲的他,因父母打工,跟隨奶奶生活,平時住校,一個月回家一次。
“我們夜間查寢三次,碰到過學生半夜哭醒、夢游、作噩夢、尿床等各種情況,其中很多都是心理問題引起的?!毙铝⑿W校長滕春雨表示,“孤寂和缺乏安全感在留守兒童身上非常普遍與顯著。”這也是“希望工程·小喇叭故事匯”項目在黑龍江落地時,滕春雨積極申請該項目的原因。
“希望工程·小喇叭故事匯”項目中的故事在編寫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涵蓋了德育、智育、心理疏導、情緒培養等方面內容,孩子們在收聽故事時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項目實施校對比數據顯示,高抑郁風險學生比例從28.22%下降至14.58%。
“原來學生覺得到了宿舍就該放松,亂跑、打鬧,容易出現安全問題。”滕春雨說道,“不過自從有了睡前故事,宿舍秩序好了。睡覺前聽個故事,心情得到放松,緩解了焦慮,睡眠質量明顯好了,第二天上課也更有精神了?!?/p>
中國青基會調研發現,在農村寄宿學校,教師們有意愿也有能力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懷和幫助。但是,由于政策、資金、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老師在教學之外,還要擔任保姆、保安、心理輔導員等多重角色,工作時間長、心理壓力大,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們是寄宿學校,老師的工作時間不是8個小時而是24小時,工作五天還要再加上周末。在完成教學之外,還要擔心孩子能不能吃飽穿暖,保證孩子們在校期間不出現安全問題……”滕春雨作為寄宿學校的“大家長”,對寄宿學校面臨的困難再清楚不過。
針對寄宿學校面臨的問題,中國青基會設計了以設備代替人工,“早音樂+午心理+晚故事”等多時段,為孩子們播放豐富而有趣的故事,解決農村寄宿制學校老師人手緊張、課余生活枯燥、心理應對缺失等問題。
調研結果顯示,“希望工程·小喇叭故事匯”實施前后對比,學生閱讀興趣、寫作與語言能力均有顯著提升,近一半的學生表示把故事匯中的內容運用到了平時作文寫作中。
河北省青龍縣八道河總校頭道溝學校六年級蔣源說,每天下了晚自習,最開心的事就是回宿舍聽“小喇叭”里的故事。她最喜歡的故事是《窗邊的小豆豆》,聽過之后,還專門去買了這本書。
“希望工程·小喇叭故事匯”已在黑龍江、河北兩省開展項目試點,覆蓋學校113所,受益學生超過兩萬名。
黨的十九大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希望工程通過一個個“小喇叭”將寓教于樂的故事送給留守兒童們,溫暖他們的“小世界”,助他們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