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教育要特別注重學生情感的發展,教師要把陽光不斷地灑向每個幼小的心靈:教師要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教師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教師要給學生以自由、寬松的心理空間;教師要給學生、家長、自己建立一個交流的平臺。這樣學生才能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關鍵詞:關心;愛護;尊重;信任;傾聽;自由
我認為應該把陽光灑滿每個孩子的心靈,至少做到以下幾點:
一、 教師要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
多年的教育教學生涯,深深地體會到: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句貼心的話語,一個贊許的手勢,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個體貼入微的動作,都會使自己的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與賞識,進而促進他們積極上進,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增添他們的勇氣,鼓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創造更大的奇跡。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關心和愛護自己的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也是教師的天職。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教師要把愛心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才能夯實情感教育的基礎。
二、 教師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
教師必須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師的態度對學生的培養,對提高其全面素質,起著關鍵作用。實踐也表明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效率及個性發展和心理健康都產生極大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水平和特點,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用自己的德和才影響教育學生,把傳授知識同思想啟迪,心靈塑造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協調發展。
另外,教師要堅信那些學習困難,表現落后的學生也是向往進步的,向往得到老師的尊重和信任。只要教師對學生抱有熱切的關懷,經常給予鼓勵和幫助,他們的心靈才得到安慰,從而滋生上進的信心。這些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往往會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跡來。
三、 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
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教師要積極去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也是由學生成長而來的,有時候,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及喜怒哀樂講給學生聽,很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有一次,我把我們班幾個學困生叫到辦公室,讓他們每人寫一句自己最想對老師說的話,有幾個同學都不約而同地寫道:“不要把我們當壞學生。”我看了很有感觸。我聽到了孩子們的呼聲,他們不要歧視,需要關愛。從此以后,在每周的班會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每個同學至少給老師提一條意見,無需留姓名。同學們每次的意見都能使自己了解掌握許多有用的信息,教書育人的針對性更強了。后來,我在自己的教學反思中寫道:“誰說學生不懂事?我真想說,學生是自己的幫手,甚至是自己的路標?!?/p>
四、 教師要給學生以自由、寬松的心理空間
這一點主要表現在教學上。語文課堂上的“對話”教學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皩υ挕钡倪^程,就是教師與學生以教材內容為話題的一個動態的過程,讓學生感受、體驗、自省提高的過程。這一過程,必須在寬松的心理狀態下進行。只不過要學生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都要尊重、理解,并且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寬松的環境使同學們暢所欲言。這種新課標下的教育,讓學生真正成了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角色是一個主持人。教學在一種民主、開放的氛圍中進行,教師及時引導,進行積極的評判,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以自己的學識、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實現師生的互動,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把學生從被動的世界里解放出來,使他們豐富知識,增長知識,體現自我。
五、 教師要給學生、家長、自己建立一個交流的平臺
教育學生是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過程,人的個性及其發展是社會環境的產物,社會環境因素構成一個人教育影響的全部源泉。家庭是社會環境中最主要的一種社會基本元素。家庭不僅僅是子女賴以生存的場所,也是子女接觸最早、受影響最深的教育環境。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家庭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F在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子女嬌生慣養、百依百順,阻礙了學生全面發展。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共同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有的放矢地進行言傳身教。學校是學生求知學藝的主要場所,是孩子生活成長的重要港灣,是孩子成長發展的希望田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形成合力,教育之花才能燦爛綻放。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以給孩子們灑陽光時,自己的心靈里必須充滿陽光,自己必須不斷地進取,努力學習,要走進新課程,提高自己的情感修養和業務素質,同時還應具有執著的事業心、堅強的意志、寬闊的胸懷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教師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做到“親其師、信其道”,“愛其人,樂其學”。
參考文獻:
[1]施良方著.《學生認知與優化教學》.中國科技出版社,1991.
[2]李小融著.《中國基礎教育問題》.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
劉應霞,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河畔鎮下中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