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布置了,可高質量完成作業的人更是寥寥無幾。小學數學課外作業布置就必須設計個性化的作業,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完成作業。
關鍵詞:個性化;課外作業;自主選擇;有效學習
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部分教師的設置的數學課外作業呈現出了單一性,讓學生在完成課外作業時感覺到一定的枯燥性,從而對數學知識學習失去興起。因此,通過個性化課外作業設計,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全面掌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 課外作業應該具有靈活性,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開展數學教學時,需要為學生設置與學生認知規律相符合的問題,并預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并不需要增加數學問題數量,而且要引導學生通過自身努力以高質量的形式來解答問題。
(一) 通過分層作業的方式,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會具有差異性,因此,應該注重分層作業在數學課外作業中的應用。比如:在開展了小數乘法簡便計算教學后,可以為學生設計三個星級的課外作業,讓不同層次學生根據自身學習需求來選擇不同星級作業完成。
一星級:5.4×72+5.4×28 (1.25+2.75)×4
三星級:5.4×99+5.4 7.5×10.1
五星級7.4×5.6+7.4×5.4-7.4 8.4×7.2+0.84×28
要求:一星級為必做題,三星級和五星級為選做題,請你自由選擇并認真完成。每天課外作業都有一定的星級題,這種有層次的數學課外作業深受不同層次學生的喜歡。
(二) 以多樣化課外作業,提供學生自主選擇
由于學生的不同個性,在進行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學習方式也各有千秋。因此,數學課外作業要以多樣化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從中去體會數學知識的靈活性,并以不同的作業類型來滿足各專長學生的需要。
1. 游戲作業。如在整數加減乘除學完后,引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玩24點撲克游戲,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加強口算訓練,熟練掌握四則運算。
2. 觀察作業。對于擅長觀察的學生,可以為其設計相應的作業。通過觀察,要求學生將兩種運動形式進行對比,并進行說明。
3. 動手操作。對于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同樣可以為其設計具有特色的課外作業。比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知識點后,可以提供設計剪紙與拼接的課外作業,讓學生通過將不同形狀的三角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通過這樣的課堂外作業,可以讓學生的各感官受到刺激,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的智力得到協調發展。
4. 數學日記。引導學生寫數學日記,這樣能激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模式去觀察生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的時空領域。
二、 生活化的課外作業,讓學生大膽實踐
華羅庚曾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數學與生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一) 以日常生活為例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數學課外作業設計要提供豐富、互動和立體化的生活情境,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生活。如:大部分學生喜歡吃肯德基,在“六一”兒童節之前,我事先了解肯德基店假期優惠措施,設計了課外作業。肯德基店假期優惠措施:
炸薯條套餐:18.00元 圣代:7.00元。
第1天:購買一份炸薯條套餐16.20元;買一個圣代回贈2元券。
第2天:購買一份炸薯條套餐降價20%;買一個圣代回贈2元券。
第3天:購買5份炸薯條套餐可以享受7折優惠;買一個圣代回贈2元券
假設每名同學每天有20元錢零花錢,哪天購買最為優惠?請你設計最佳的購買方案,并講述所設計方案的優勢。
(二) 挖掘生活資源,促進思考
生活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廣闊天地,作為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圍繞以下的某一個主題設計一些數學課外作業。如:“吸煙危害多大?”的生命教育數學課外作業。我們來做個調查吧。
1. 完成調查表
2. 算一算:
調查自己一年的學習費用,算一算一年一個煙民的吸煙錢能夠對多少名失學學生進行助學,并預測全國煙民一年抽煙花費可以對多少名失學學生進行助學?
3. 編一編:你能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渠道,搜集有關吸煙有害的資料,用數字、文字、繪畫編一份數學小報嗎?
以這種形式布置數學課外作用,可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讓其綜合素質得到最大化提升。
三、 通過不斷創新,合理性布置數學課外作業
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需要打破傳統模仿記憶的作業形式,以實踐運用為主的作業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因此,在進行數學課外作業設計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學情,創新更多具有探究性的課外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以主動探究以及認真思考的形式來增強自身對所學知識的質疑,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一) 以學科整合來增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數學課外作業設計應注意學科的整合,并注重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比如:在開展平面圖形和滲透分類統計知識教學后,為了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提高,可以讓學生從不同類型的平面圖形中來統計出各種圖形的數量,并根據統計過程來進行說明。
(二) 積累素材撰寫數學小論文
小學數學素養的培養,應該注重對學生數學語言以及數學解釋能力的培養。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現象以數學思維進行思考,并通過文字來進行表達,形成數學小論文。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個性化課外作業的設計有許多種方式。在開展實際設計時,應該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不斷地創新與改進,讓不同層次學生通過分級數學課外作業來獲取成就感,樹立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信心。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李瑾瑜等.《課程改革與教師角色轉換》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曹小燕,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廣西桂林市全州縣城北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