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是語文的基本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尤其在新課改背景之下,如何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已成為目前語文教學的重點。以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為切入點,探索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以促進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任務的實現。
關鍵詞:初中語文;表達能力;培養措施
初中語文教學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語文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學生接受鍛煉的一個機會。與此同時,表達能力也是語文學習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能,為今后學習其他的學科奠定基礎。對此,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要十分重視,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提供一個重要的技能。
一、從教學者方面分析
教學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對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一定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注重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己的語言理解能力,不能夠單純地依靠教材講解,這樣會使學生厭倦學習。語文教師應該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使學生的文學素養得到提高,利用課余時間多讀書、多寫作。
1.多看專業書
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自身如果不提高會被時代淘汰,多看一些有關教學的書籍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學經驗,使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加合理,還能夠使學生更加喜愛學習語文。
2.多看雜書
教師平時教學中多看一些文學作品,尤其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提升一個人的素養和能力、內涵,還會使語言更加生動,提高人的想象力。教師如果具備這些技能,那么學生也會受到熏陶。文學作品有豐富的內涵,可以使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使沉悶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多練筆
教師也應該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這樣才可以指導學生的實踐和表達,教師應該自己親身體驗,多注重知識的積累,親身體會之后才能夠有所表達。教師在給學生留寫作任務時,自己也要練筆,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提高。與此同時,教師將自己的作品拿給學生觀看,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這樣對學生也是一種促進,增強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使教師和學生變得更加融洽,引發學生主動去學習。
二、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改善初中語文表達教學質量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可以播放多媒體,將視頻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思考。播放的內容與課程相關,豐富了語文教學課堂的內容,使語文教學更具有視聽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教師在備課時,可以適當挑選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材料,例如,在講解《壺口與龍門》一課時,當講解到“它的左岸是龍門山,右岸是梁山,兩山伸崖相抱,像兩扇巨門把河谷夾住,奔騰的黃河水被緊緊地鉗制在人稱八十步寬的狹道里”時,教師應該通過多媒體將這樣的壯觀景象展示出來,使學生觀看到課文所描述的景象,學生觀看完之后要表達出作者的意圖,最終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印象,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其中加入游戲環節,通過詩歌朗誦比賽激勵學生的表達欲望,對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以此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創造第二教學課堂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把大自然當作學習的場所,不要僅僅局限于教室和學校,在大自然中提高表達能力會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講解《大自然的語言》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去感受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然后通過課堂的學習對大自然有一定的表達欲望,并且結合自己的情感,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學生在大自然中可以收集相關的素材,積累語言,激發自己的表達欲望,以此來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四、開放教育理念和教育評價體系,擺脫應試教育條框的束縛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具備創新思想,擺脫傳統的教學思維的束縛,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傳統的教學思想較為單一和落后,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枯燥,這些都使學生厭倦課堂,厭倦語文的學習,也限制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講解《鄧稼先》時,教師應該給學生介紹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給學生講解原子彈等自然學科知識,給學生介紹氫彈與原子彈的相關知識,使學生的知識面變寬,為今后的表達積累素材。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一些,教學目標不要僅限于教學大綱,注重課外的拓展,教學大綱只是一小部分較為重要的知識,遠遠不能夠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課外的積累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自然和社會等廣闊的空間下,學生學習會更加自由,可以積累到更多的素材和知識,開闊視野,使學生的語文素養獲得提高。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學中表達能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更新,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和知識,靈活運用素材,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肖震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11):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