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梅
摘 要:在口語交際課堂上,教師要努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精心設計教學策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把握各種契機,調動學生開口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口語交際課堂上學習口語交際的基本知識,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技能,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課;激趣;示范;互動;評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同時把口語交際編排進我國中小學課程,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并列為五大學習內容之一。可見口語交際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在現實語文教學中往往只注重識字寫字、閱讀和寫作,而忽視口語交際的訓練。口語交際課只簡單走個過場,甚至直接被忽略。那么,語文教師怎樣才能在口語交際課堂上,通過有效指導,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呢?下面我就以《我會拼圖》這一課為例,說說我上口語交際課的一些體會。
一、創設氛圍,激發興趣
課堂上的口語表達對我們一年級的農村學生來說是一個弱點。所以首先得創設一個和諧融洽的氛圍,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激發學生“說”的欲望。于是,我出示了色彩鮮艷的幾何圖形卡片,并用童稚的語氣開場:“嗨,同學們,大家好!你們還認識我嗎?我可喜歡跟同學們交朋友了。”孩子們面對他們所熟悉的圖形、所喜愛的色彩,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你好,黃色的三角形。”“你好,胖嘟嘟的小圓,你真可愛!”……這不但讓緊張的氣氛一下子就緩解了,而且也為后面的說話搭起了臺階。接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樂曲聲中走出座位欣賞自己的作品,孩子們進一步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一個個變得心地坦蕩,自豪之情寫在小臉上。這時我舉起了閃閃發光的智慧星、口才星、禮貌星,孩子們更加興奮了,小腰板挺得直直的,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二、示范引導,潛移默化
生活中孩子們的口語交際還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語序顛倒,態度拘謹,欠缺文明禮貌……尤其是農村孩子,平時交流使用的都是地方方言,口語嚴重不規范。要克服這些問題,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最簡便有效的方法就是示范。“示范,就是做出可供大家學習的典范。”小學階段的孩子是最喜歡模仿別人的,而老師是他們最愛模仿的對象。因此,老師在課堂上的示范作用就非常重要了。我在課上首先示范敘述拼向日葵的經過,使學生直觀地懂得了應該怎樣敘述,儀表上要注意什么。從學生后面的敘述來看,他們已經知道運用“先……再……接著……然后……最
后……”的句式介紹拼圖過程,儀態、禮貌方面也做得相當好。可見,示范引導取得了顯著效果。
三、雙向互動,面向全體
口語交際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聽”與“說”雙向互動的過程。除了要想說、敢說、會說,還要“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因此,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組織教學,通過多種互動形式,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
(一)師生互動
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嚴肅的,在課堂上很多孩子對老師都有一種敬畏心理,這種心理嚴重阻礙孩子們“說”的欲望。這時候,教師就要蹲下身去,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活動中。如:“老師也想向你們學習,如果我說得好,請大家給點掌聲鼓勵鼓勵……”孩子們一下子來勁了:“好!好!”“說得不好,也請大家給老師提點建議。”孩子們一個個都瞪大了驚訝的眼睛:“我們也可以給老師提建議?”在我敘述的時候,孩子們都聽得非常認真,聽完后都紛紛舉起了小手。在這種平等的師生互動中,孩子們學會了“聽”,也訓練了“說”的能力。
(二)生生互動
很多的口語交際課堂上,往往只是幾個能力強的學生在說,一些膽小內向的學生常常被冷落在一旁,一節課也沒有一次參與的機會。教師要設計一些便于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互動形式,如同桌之間、小組之間的互動交流。如:首先同桌間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同桌是最熟悉、距離最近的交流對象,可以消除孩子的膽怯心理;然后再在小組間輪流介紹自己的作品。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推選出大家最喜歡的同學代表小組進一步進行組間交流。這種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全員參與交流的積極性。
四、優化評價,增強動力
口語交際課的評價目的在于反饋情況,推動語言表達的發展。課堂上,教師不但要善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還要注意引導學生用贊許的目光去看同學,學會尊重別人。
黑格爾曾說,教師是“兒童心目中最神圣的偶像”。在口語交際課堂上,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肯定,都會影響學生參與交流的興趣與信心。教師要及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適時、合理地激勵學生:“你這個詞用得真好,老師向你學習”“你真會動腦筋,老師真佩服你”“你今天真勇敢,老師以你為傲”……既調動了學生開口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其語言表達的勇氣。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自己、他人的發言進行補充、評價,通過自主評價,讓學生聽的能力、說的能力、合作意識等都得到發展,提高口語交際素養。
五、拓展延伸,彰顯個性
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僅靠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鍛煉才能獲得。如何由課內向課外拓展,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作品送給聽課的老師,向老師們介紹自己的作品。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礎,孩子們都自信滿滿地走出座位,熱情地向老師們介紹自己的作品。通過讓孩子們跟陌生的老師進行交流,架起了孩子們走向課外的橋梁,為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彰顯個性奠定了基礎。
加強口語交際能力,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一個重要措施,也是語文課程的主要目標之一。語文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正確認識口語交際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認真鉆研教材,憑借教科書中的優質資源,精心設計實施策略,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格素養。
參考文獻:
[1]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守恒.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徐世貴.新課程實施難點與教學對策[M].開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