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澤珍
摘 要: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每個人都必須要學好它,而小學階段正是打基礎的階段,教師通過基本的識字、寫詞、說話來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因此,做好小學語文教學這項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真正愛上學習語文。語文的學科特點主要是工具性、基礎性、人文性,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全方位的人才,語文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讓學生認字、識字,更應該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讓學生做一個對未來社會有貢獻的人。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方法;興趣
隨著新課標的實行,要培養全能型的人才,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于當前的教育需求。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夠獨立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學生只是背課文,寫作業的機器,學生的開放性思維不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對此,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興趣,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學生是終生受用的,也是素質教育的目的所在。以下是我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教學方法,希望對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一、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采取開放的課堂模式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教師只有牢牢抓住課堂時間,才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往往活潑好動,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由于課堂時間較長,他們很難一直集中在注意力聽老師講課,這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為求知欲,讓他們體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具體的做法是,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并且和同學討論,最后得出問題的答案,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不應該去批評他們,這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學生都希望在自己的小伙伴面前得到教師的表揚,教師可以巧妙地運用語言,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而不是批評。開放性的課堂模式將學生性格特點與語文學習規律完全結合起來,讓學生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之中。
2.注重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需要學生用嘴去說,用手去寫,用大腦去思考。但是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家長認為教學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家長把學生送到學校之后就不聞不問,不關心學生的學習,不配合教師的工作,這種方法是極其錯誤的。
教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包括“教”和“學”,教師只是承擔“教”的這一部分,而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學”的這一部分才是最重要的。教師平時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課堂上多和學生交流,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改善自己講課時的不足,樹立在學生心目中和藹可親的形象,課后和學生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必要的時候可以做一下家訪,和學生家長積極溝通,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改變家長之前陳舊的教學觀念,讓家長積極配合教師工作。當然,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教師更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教師,教師便于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努力將教學做到更好。
二、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
陶行知曾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學習不僅僅是掌握知識,更應該學會做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幫助其他人。小學階段正是教學生人生哲理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就應該端正他們的價值觀,讓他們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然而,有些教師為了追求學習成績,忽略了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建設,這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即使學生有著深厚的知識,但是如果這些知識不能服務與社會,報答于社會,反而去做一些違紀違法的事情,這樣的知識又有什么用呢?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滲透人生哲理,向學生傳播正能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未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三、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思維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許多教學設備已經進入教育者的視線,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積極適應新的教學模式,而不應該局限于傳統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前做好課件,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通過視頻、圖片、音樂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到課本以外的知識,有助于學生拓展自己的思維能力。當然,這只是創新教學方法中的一種,具體的方法還需要教師個人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教無定法,教師只有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才能夠總結出屬于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
四、教師提高自身知識水平
知識是無止境的,學生需要學習,教師更需要學習。有些教師認為自己教的是小學語文,不需要進行學習,以前的知識完全夠用,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信息在時刻發展,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教師需要積極了解最新時事,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比如,每年的感動中國人物,有些學生沒有了解到,教師就應該向學生傳播這種正能量。教師課后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多參加調研活動,總結經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學生。學生看到自己的老師都在認真學習,自己還有什么理由不學習呢?
總的來說,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學生積極配合,師生齊心協力,才能夠將語文教學做到最好。
參考文獻:
[1]楊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與方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黃全明,陳樹寶.小學語文教育科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