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江
摘要:從事10余年的職教班主任工作,我深知它是一項非常辛苦和瑣碎的工作,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專業學科,還要培養一個健康向上的班集體,讓每個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重任,要用愛和智慧托起教育的情感,這樣才能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讓每位學生具有集體榮譽感及責任感!使他們能有一技之長,最后成為一名優秀的中職畢業生。
關鍵詞:現狀分析 愛心 自治能力 手腦并用
一、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現狀分析。
1、學習目標不明確
學生進入中職學校后,對于一些家長來說,把學生送來,就當是托兒所,家長沒了目標,學生當然也沒有動力,既使有些家長也希望孩子能學得一技之長,將來好找個合適的工作,但是學生自己可不這么認為,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要學?學了又有什么用?因此,他們無求知、上進的愿望;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學習不好不覺得丟面子,考試不及格也無所謂,沒有學習的壓力;不想上課或上課不專心聽講;缺乏吃苦精神和學習毅力,一遇到學習困難就“繳械投降”,而不惜把時間用到玩手機、看小說、打游戲、談戀愛等上面。
2、缺乏自信,有自卑感
受傳統的社會認同度影響,中職學生比普高學生比,優越性差,不被社會認同,因為從小到大總是落在別人的后面,因而受到家長的埋怨、教師的指責、同學的歧視,導致他們自暴自棄,形成了一種自卑的心理。
3、學習方法不對,事倍功半
有些學生在學習上雖花了不少時間,但學習效率很低;有的學生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時間分配不合理,學習中不得要領,缺乏針對性;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很好地排除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聽課效果差,不善于利用身邊的學習條件。
4、基礎差跟不上,沒有學習興趣。有些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因種種原因造成基礎差,到職高后,教學內容更抽象,課堂信息量大,跨度大,有些教師又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注意高中教學與初中教學中知識鏈的銜接,使得學生一開始就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日積月累學習中的問題越積越多,成功的體驗越來越少,學習興趣逐漸減弱。
認真分析上述學生的不良現象,其根本原因是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自覺學習的習慣、信心、耐力和能力。抓住這些中職學生存在的問題,班主任必須指導他們明確的學習方向,教會他們自學的方法和手段,鼓勵他們發揚刻苦耐勞的精神,激發他們在學習中產生的火花。有針對性的啟發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自覺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他們看到自已的希望和努力的方向,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需要大愛與寬容。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現代教育的第一法則。托爾斯泰認為:“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是愛,那么他是好教師;如果教師對學生具有父母一樣的愛,那么他比一個讀過許多書但不熱愛教育事業又不熱愛兒童的教師好。只有教師把對事業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那么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教育的主題永遠是愛。愛是人類情感的最高形式,更應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愛是對每個生命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著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包容無知和缺憾。
對于班主任來說,工作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充滿愛心的班主任才具有智慧的底蘊。特級教師丁榕說:一個好的班主任,應是真、善、美的代表。要想讓學生接受教育,就要懷著一顆真誠的愛心,一顆閃亮的童心,通過愛的力量,來發揮情感的作用。通過心的呼喚,來發揮感召力,“愛就是教育”。教育學生的時候,力爭不站在學生的對面,讓學生怎樣,不讓學生怎樣,而要力爭站在學生心里,站在學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能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你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
作為班主任,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處境,都要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學生的誠摯之愛。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出自于對教育事業的深刻認識和無限忠誠,出自于對社會發展和學生未來的高度責任心,表現為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同時也表現為嚴格要求學生。學生是處在發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我們不能用不符合學生實際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對于學生的錯誤或不完善之處不能求全責備。要有春風化雨般的能力,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教育的奇跡很多時候就是由愛和寬容造就的,教育的智慧也是在愛和寬容中生成。充滿智慧的班主任要心有陽光,就是要對學生特別是有缺憾的問題學生像陽光撒向每一寸荒原,讓冰塊融化,讓荒原復蘇那樣,讓封閉的心靈重新沐浴理想的陽光,讓失去的自我重新找回。愛和寬容正是孕育教育智慧的溫床。
三、完善班級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學生自治能力。
記得有一位老師這樣說過:“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少“。我相信這段話。那么怎樣才能既輕松而又出色地做好做到這一點呢?作為班主任必須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學生的能力,要注意培養班級的骨干力量,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
只有實行全員管理,整體的力量才能得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素質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確認學生在班集體中的地位、權利和義務,讓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權利,才能喚起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義務感,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揮,班集體才能成為學生自我教育、嘗試成功的精神樂園。讓每個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學生才會意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真正做到關心集體,關心他人,關心自己,促進學生獨立自主的發展。
1、引導學生制定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
2、建立班級自我管理機構,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
(1)建立學習小組。
(2)建立值日制度。
(3)改革班干部的產生方式。
四、手腦并用,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通過組織開展各式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活動,參與競爭,可以提高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促進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促進學生之間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協作,增進彼此友誼,進而升華為集體感情。在各類活動中要求大家盡自己所能,提出目標,不斷超越提高自我,同時為班級爭取榮譽,這些活動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為形成班級凝聚力搭建橋梁,又能使學生心情愉悅,對班級產生了自豪感、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總之,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就必須做一位思考的行者,在實踐的土壤里,不斷學習反思,不斷深入研究,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真正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用愛心守望著學生的成長,用智慧引領學生大步邁向成才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是2009年南京大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書生
[2]《教育的智慧--寫給中小學教師》是1999年開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崇德。
[3]《班主任工作漫談》是2005年漓江出版社的圖書,作者是魏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