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 唐彤彤
摘要:農民工作為我國產業工人的主體,其就業問題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介休市三佳鄉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工長期在鄉鎮焦化企業就業,如今焦化行業因為產能過剩、發展粗放、環境壓力加大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農民工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我們通過問卷的形式對三佳鄉農民工的就業現狀和就業觀進行了調查,并發現其就業觀念存在諸多問題,如對就業形勢認識不足、對就業方式的選擇單一、整體素質低、就業期望值低等,并從企業困境、農民工生活需要和時代要求三方面分析出轉變農民工就業觀的原因。
關鍵詞:農民工;就業觀;問題
一、關于介休市三佳鄉農民工就業觀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調查基本情況說明
1.調查對象情況及選取
本調查的對象是在當地焦化企業(包括三佳焦化有限公司、安泰焦化有限公司、茂盛焦化有限公司、三盛焦化有限公司等)內就業的介休市三佳鄉農民工,他們具有農民的身份,并且擁有極少量的土地,但主要是在當地焦化企業從事工業性質的工作,在工作之余務農。我們隨機對介休市三佳鄉500位農民工進行了關于其就業現狀和就業觀的問卷調查,涉及21-30歲、31-40歲、41-50歲和51-60歲共四個年齡段,其中男性412名,女性88名,分布于三佳鄉的11個行政村。
2.調查安排情況
圍繞本課題的主題和內容在2016年3月1日編制調查問卷,問卷內容涉及農民工的就業現狀、對當前就業形勢的看法以及對未來就業的期望與標準共20個問題,并于3月2日至11日分別在三佳鄉11個行政村隨機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97份,其中有效問卷467份(21-30歲32份,31-40歲128份,41-50歲247份,51-60歲60份),無效問卷30份。
(二)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整理和數據的分析,得出了三佳鄉農民工的就業現狀和就業觀的基本情況。
1.三佳鄉農民工的就業現狀
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關鍵時期,其在經濟建設領域的目標是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護環境,轉變發展方式以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而焦化行業卻正在經歷“生死劫”,在這一形勢下,三佳鄉焦化企業同樣難逃此厄運,表現為:市場低迷,產能過剩,經濟效益持續惡化;節能減排壓力巨大,升級改造異常艱難。農民工的就業因此受到直接的影響,從調查結果來看,農民工當前的就業狀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農民工收入水平大幅下降,被長期拖欠工資。在被調查對象中,有23.98%的農民工并沒有在企業經歷生死掙扎的時候遭遇失業的厄運,而這一部分人集中于年輕且有一技之長的人群中,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的收入情況不得不因為企業效益惡化而或多或少地減少,少則三五百,多則七八百甚至上千,使他們本來就不高的工資變得少得可憐,只能夠維持生計、緊緊張張過日子。
第二,農民工無正常工作安排。有50.32%的農民工雖然沒有被焦化企業解雇,但也并非像以往按部就班地上下班,這是焦化企業基于自身效益持續虧損而采用非正常用工制度的結果。其一,23.55%的農民工一周七天并不全部出勤,而是只上一到三個班,相應地,工資也下降到了幾百元之多;其二,26.77%的農民工完全沒有工作可做,但企業要求他們必須每天親自到單位簽到,除非照做,否則每月五百元的基本生活費用都得不到。
第三,農民工被企業大批辭退。除了上述兩種情況外,剩余25.70%的農民工則不幸遭遇企業的辭退,但顯然,這種辭退是由焦化企業目前的困境直接造成的。從調查數據可知,被辭退的農民工具有年齡偏大、無突出工作能力和特別的工作技能等特點,他們作為最廉價、最沒有價值的勞動力被焦化企業所淘汰,所受到的沖擊無疑是最大的。
2.三佳鄉農民工當前就業觀念存在的問題
生活環境、自身的思想觀念以及長期在焦化企業就業的現實狀況使這些農民工形成了帶有自身認知特點的就業觀念,其就業觀念存在的問題在于:
第一,對就業形勢的認識不足。在調查對象中,超過一半的農民工能夠意識到當前就業形勢很嚴峻同時對這種形勢表現出不太滿意的態度,但是有將近三分之一的農民工對于本地焦化企業未來經營狀況沒有明確的認識,甚至有88.58%的農民工認為焦化企業的經營狀況與自己的就業關系不大或沒關系。
第二,對就業方式的選擇單一。在調查中,59.96%的農民工在失業后仍然會選擇單純依靠體力來就業,其中包括受雇于焦化企業、到其他行業從事簡單勞動和外出務工,在他們看來,作為最普通沒有特殊技能的勞動者,只能靠出賣體力為生,盡管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認識到當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由于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和資金、技術條件等的限制,在所有被調查對象中,僅僅有8.57%的農民工會考慮自主創業,同時,這部分人以年輕人居多,超過40歲的農民工幾乎沒有意愿和精力去創業。
第三,對就業地域的選擇帶有一定的偏見。調查數據顯示,在失業后仍然選擇受雇于企業的55.68%的農民工在地域的選擇上仍然傾向于本地或附近地區,當談及外出務工時,70%以上的人群不贊同甚至逼不得已才會外出,在他們看來,背井離鄉本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且不說憑自身的工作能力很難找到一份工作,即使是有工作可做,工資能否按時發放也是令人擔憂的事情。
第四,自身素質與就業期望呈現“雙低”。在調查中,大多數農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擁有高中以上學歷者寥寥無幾,僅僅具有一般工作能力而缺乏技能、知識,只從事簡單勞動。52.46%的農民工雖然認識到自己工作能力不夠突出、有待加強以及他們最欠缺的素質主要是專門的知識和工作技能,由于時間和精力的不允許以及對能否真正學到一些東西的擔心,導致他們當中很少有人愿意參加有關的就業培訓和指導。同時,他們對未來就業的期望普遍很低,更多的關心通過勞動是否能及時地獲得相應的報酬,至于收入的高低也沒有特別的要求,他們更期望將來從事的工作與自己以往的工作類似,這樣就不會有難度,也很容易適應。農民工唯一的希望就是工作環境能有所改善,污染程度有所降低。
二、介休市三佳鄉農民工就業觀迫切需要轉變
當前,焦化行業的不景氣使農民工面臨相當嚴峻的就業形勢,當然,農民工目前所處的就業困境不僅是焦化企業的困境直接作用的結果,與農民工自身不合理、不科學的就業觀也有著密切聯系。這樣一群“外出找錢無技,在家致富無門”的農民工要想改變當前的就業狀況,就要及時、適時適度地轉變就業觀念,其原因主要有:
(一)企業困境所迫
在焦化行業不景氣的大形勢下,三佳鄉焦化企業作為民營的小型焦化企業其粗放式生產、粗放式經營、粗放式管理的模式更導致產能過剩,同時節能減排方面的巨大壓力給它們的升級改造帶來重重困難。在這種生死關頭,焦化企業已是自身難保,再沒有多余的資金養活大批農民工。即使是改造升級成功的企業,所能提供的崗位也不再大量需要單純出賣體力的農民工,而需要有一技之長或能夠操作新技術的職工。因此,焦化企業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不會再像過去為農村勞動力提供大量的崗位來滿足其就業需求,農民工在焦化企業的“鐵飯碗”已經無法保障,而唯有具有較高素質并能創造效益的農民工才有可能被焦化企業所需要。
(二)生計所需
焦化企業的困境表現在農民工身上就是農民工的收入大幅下降、大批失業等現象,但是沒了工作,人也必須要繼續生活,尤其對于男性農民工來說,他們肩上挑著一家子的生計、承載著家人的希望和期盼,他們沒有了工作,家里就沒了經濟來源,仿佛天塌了一般。一家人在等著張口吃飯,這樣的重擔迫使這些農民工必須盡快找到一份新的職業使生活繼續下去。然而拼體力掙錢已不再那么容易,也不是長久之計,為了家里有長期穩定的收入,不再每天為是否有錢賺而憂心忡忡,他們必須轉變自己一貫的就業觀念,去嘗試新的工作,只有大膽地邁出這一步,才能擺脫舊觀念的束縛和靠出賣體力謀生的命運,生活水平也才有可能提高。
(三)時代要求
隨著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時期、改革開放的的攻堅期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推進,新形勢下對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過去大量存在的單純依靠體力的崗位已經漸漸被新時代和新形勢下工作的性質和要求所不需要,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知識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并掌握了符合時代要求的新知識和新技術,勞動者不再等于有基本勞動能力的人,新時期的勞動者同樣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能和較高的素質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成為勝出者。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激勵人們更多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去創業和創新,這不僅能使整個社會就業難的局面得到緩解,更有利于人們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做自己命運的主人,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這些都要求農民工提高憂患意識、緊跟時代的步伐,轉變自己過時的就業觀念并不斷充實和提升自己,更好地就業和創業,為自己和社會的發展創造動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編寫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政治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劉素云.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問題研究[D].北京:中共北京市委黨校,2015.
[3]朱維偉.城鄉統籌背景下新生代農民工就業困境及出路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4.
[4]張玉芝.當前中國城市化中農民工就業問題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
[5]崔秉鑫.我國農民工就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08.
[6]桑子青.農民工的就業態度及其社會影響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
[7]藺思濤.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就業形勢的變化與政策創新[J].中州學刊,2015,(02).
作者簡介:
趙霞(1994.1-),女,漢族,籍貫:山西省介休市人,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16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唐彤彤(1993.6-),女,漢族,籍貫:河北省廊坊人,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17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