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要:生產性實訓基地是學生提升職業技能、教師積累實踐經驗、企業進行職工培訓的重要場所。校企共建是實訓基地建設最合理的方式,本文以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調車基本技能實訓室的建設為例,闡述了在建設過程中如何運用“校企共謀、校企共建、校企共用”的新模式。
關鍵詞:生產性實訓基地;校企共謀;校企共建;校企共用
高職教育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所需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目標,人才培養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因此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實訓基地,我校也十分重視實訓基地的建設,全校各系部都設有實訓基地、實訓室,但實際效果并不樂觀,究其原因,一是學校對實訓基地的建設完全由學校主導,沒能有效的讓企業參與到建設中來,從而導致實訓環境與實際生產環境不一致,無法高效的培養學生們急需的實踐技能;二是學校只考慮實訓的需求而忽視了企業的利益,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三是專業教師離開鐵路一線時間較長或是沒有一線經驗,缺乏開發優質的實訓項目。本文針對目前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我校建設的調車實訓室為例,探索一條“校企共謀、校企共建、校企共用”的新模式。
一、校企共謀
目前,職業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類型主要分為企業主導型、學校主導型、校企共建共管型。企業主導型主要重視企業自身利益,學校主導性主要考慮學校的需要,而校企共建共管型才能找到各自利益的平衡點。不難看出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類型中最合理的是“校企共建共管型”。
我系畢業生就業主要集中在鐵路車務部門,從事的第一個崗位通常是調車崗位,在鐵路類高職院校中雖然有一些院校建有調車實訓室,但都是以模擬軟件為主,很難讓同學親自上手參與到調車作業過程中,無法完成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因此學生到了鐵路一線,企業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歷對學生重新培訓,所以企業有參與到建設具有真實情景的調車實訓室的意愿,這樣就具備“校企共謀”的基礎。此外,我校也與沈陽鐵路局成立了校企合作聯盟,建立了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建設理事會,這也為“校企共謀”提供了平臺。
在此次調車實訓室的建設中,我系行車教學團隊多次派遣專任教師到錦州站、蘇家屯站、裕國站進行調研學習,初步確定實訓室的建設方案。由于調車基本功實訓室占地廣、投資大,調車作業過程實現困難,經過多次變更方案,最終通過專業建設理事會確定了建設方案,并達成了與錦州站共同建設的協議。在方案的確定過程中,學校和企業充分討論,把調車實訓室定位為多功能共享型的實訓室,不僅考慮學校的需要,能實現動態調車,完成學生對調車基本技能的訓練,也考慮企業的利益,為企業職工培訓,校企橫向課題的研究預留了空間。
二、校企共建
我校之前實訓基地的建設,多數是施工單位一頭熱,施工單位按照定好的建設方案施工,施工完畢雙方驗收。這樣就缺少一個很好的交流機制,如果雙方就施工方案中的某些地方理解不同,或是在建設的過程中雙方有了新的想法,很難做到及時有效的溝通。作為年輕教師,如果能全稱參與到實訓基地的建設中,那這對個人的成長也大有益處。
所以在此次調車實訓室的建設過程中,校企雙方每五天召開一次施工協調會,對于出現的問題及時溝通解決,逐步完善建設方案,對于一些技術難題,校企雙方專家充分討論,制定出了合理的解決方案。例如調車實訓室占地大的問題,我們采用了用窄軌代替標準柜的方法,自己制作轉線道岔,這樣就縮小的占地面積。至于調車所用的鐵路車輛,由于造價昂貴,并且考慮到學生的安全,我們用按比例縮小的車體配上真實車鉤和風管,這樣不僅減少開支,并且能實現調車作業的實訓項目。至于能否實現動態調車,核心設備是調車機車,為了實現機車動力的穩定和機車故障率低的目標,校企雙方幾次討論,最終采用了懸掛式供電代替電池供電的方法,并且從窗簾的掛環得到啟發,使供電電纜始終懸于電纜導鎖上,從而實現了安全穩定的動態調車。此次實訓室在建設過程中,系里創造條件,讓年輕教師都盡量參與到建設中來,幫助年輕同志成長。
三、校企共用
設備優良的實訓室需要好的實訓項目來發揮它的作用,而好的標準就是學生能否通過實訓項目獲得所需要的實踐技能。因此在開發實訓項目上,我們摒棄了實訓項目由學校主導開發的方法,采用校企共同開發的方式,一方面開發適合學生的調車實訓項目,另一方面也開發適合鐵路一線新入職、改職的職工的實訓項目。所以我系行車教研團隊通過現場調研、與現場專家研討、結合調車作業標準在實訓項目中運用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教學,設計典型的調車工作任務。學生在實訓中通過擔任調車長、連接員等不同的崗位角色,把調車基本技能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實訓項目貼近真實情景。針對于鐵路一線職工,我們也設計了側重理論,調車作業過程更加復雜的實訓項目,幫助他們能更加快速的掌握新崗位所需的技能。教師擅長基礎理論和講授方法,企業擅長捕捉社會需求,兩家各有優勢,各取所需,不僅調動了雙方的積極性,而且使實訓項目更加具有針對性。
在考核方面由實訓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成立考核小組,共同制定評價標準,這種模式的好處是:第一、技能訓練更加合理化。技能培訓、考核方案是由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制定,技能訓練內容更加的完善和符合企業實際。第二、技能培訓質量更加有保障。技能培訓是教研室主任和企業專家共同完成培訓、考核組織工作,并由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學生技能培訓、考核,考核情況的督導和技能抽查將使學生的技能培訓更加有質量保障。
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目的就是培養培訓高素質、技能型緊缺人才, 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通過對我校調車實訓室建設過程的研究和總結,探索出了“校企共謀、校企共建、校企共用”的新模式,這為新時代下實訓基地的建設和運行提供了理論依據和保證,從而實現了為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汪震,田興強.“校企共建共管型”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模式研究——以貴州交職院機加工“產學教研”四位一體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3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