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萍
十多年的高中教師生涯,一下子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也有些許的不適應,然而教育又是相通的。的的確確,愛能夠改變很多。
初來實小,我就擔任五(9)班的班主任,孩子們給了我很多東西,他們讓我笑過,讓我哭過,也讓我感動過。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我也逐漸成熟起來,感到了快樂和滿足。
小杜是個讓人一見就十分難忘的小家伙:中等個子,小臉白白的,小單眼皮里裝的是滿眼的倔強與叛逆。聽他四年級的老師說,他有點“特別”,闖禍最多,而且無論你怎樣說服教育他,他也不會說一句“我錯了”。他對待任何一個老師的態度都是高昂起脖子,用不信任的眼光看你。這不,剛開學不久,他就和其他同學起了爭執,打了同學,我找到他時,他又是高昂起脖子,用滿不在乎的眼光看著我。他的這種態度真的把我氣的不得了,有時我想:這哪里是個孩子?分明是塊頑石。每當科任老師對我說小杜太難管的時候,我只能苦笑,正因我對他真的是軟硬皆施了,真的是無能為力了。就在我不知所措時,我驚異地發現了他的閃光點:他很聰明,寫字工整;也很愛勞動,愛打抱不平。從此,我每一天都用愛的目光去迎視他的漠然。漸漸的,他的漠然淡了,也許他感受到了老師不嫌棄他,有時也很喜愛他,甚至對他比對別人還好。直到有一天,他又犯錯了,我輕輕地摸著他的頭對他說;“梓銘,你又犯錯了,老師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有時管不住自己,是嗎?只要你能知錯就改,老師是不會嫌棄你的。”此時,他不說話,把頭低下了,眼角也濕潤了,但是他的倔強,使他盡力不讓眼淚流出來。
過了好久,他輕輕地說:“謝老師,我錯了!”就在此刻,我的眼睛濕潤了。等到他這句話,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從此以后,他能夠認錯了,雖然經常是改了犯,犯了還改,但是我很知足,正因他最后能夠誠懇地聽老師的勸告了。我堅信我對他的每一份叮嚀,每一份鼓勵都將使他向正確的人生路上靠近。
在班上有這樣一個學生,有一次,他的作業又沒有交。我問他:“你作業哪去了”他說:“放在家里了。”我問:“那你回家去找?”他說:“被我弟弟拿走了。”我又問:“那你去和你弟弟要啊。”他說:“我弟弟和鄰居家孩子拿著玩去了。”我問:“那你能夠去鄰居家找啊。”他說:“被鄰居家孩子撕了。”我問:“那被撕破的本子呢,撕破了老師也要看。”他又說:“被鄰居家孩子燒了。”我無語了,當時的我很生氣,我也明白他在撒謊,但是我又不能讓他看出來我很生氣,我說:“老師相信你的話,并且下次作業你必須能認真完成,按時給老師交過來的,是不是?”他說:“是。”之后我找這位同學的家長談話,跟家長說明了一下具體狀況,家長聽了也很生氣,而我卻跟家長說:“不要生氣,你該高興才是。”家長很是納悶,我就解釋說:“其實很簡單,孩子能在那么短的時間里,能很快的回答出我問的話,證明你們孩子反應很快,語言組織潛力也不弱,出于這點,你們就應高興。當然孩子撒謊是不對的,這方面就要求家長用自己的言行和舉止來教育學生,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影響和教育著孩子,為人處事的方式也在被孩子所模仿,所以孩子的未來人際交往其實是家長此刻人際交往的再現。我們此刻需要做的是讓學生從基本的作業練習、輔導開始,要做到按時認真的完成作業以及練習。有的時候不能全信孩子說的話,要認真檢查完作業再說。針對作業再多問幾個為什么,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平時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每一天在學校的狀況,不管學習,交往,飲食,上課等,這樣慢慢的監督下,孩子會從根本上改掉以前不正確的學習習慣,懶惰的性格,變的勤快。”
之后,我在上課的時候,多注意這個學生的上課反應,而且對于他的作業,練習也檢查的很認真。漸漸地,不光是我,班里同學也發現他上課能用心發言,思考問題很快也很準確,在語言表達潛力上也很不錯。
三尺講臺,舞臺雖小,但我不忘初心,謹記“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一間教室,視野雖短,但我熱愛教育,無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