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中利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是低年級階段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效途徑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也是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基礎。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鑒于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思維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
一、知其源,識其字
字理識字是運用造字原理進行識字的教學方法,是國家教育部推薦的七種主要識字方法之一。運用這種方法,兒童能夠牢記字的結構,了解漢字的音、形、義,加快識字的速度,并使他們獲得漢字文化的熏陶。
中國漢字有一部分是象形文字,它來源于生活中實物的形狀特點,如“月、石、滅、火”等。教學這部分字時,我出示了相對應的簡筆畫,把抽象的漢字形象化,學生很快就記住了這些字。還有一部分是會意字,會意字是把在意義上可能發生關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新的意義。如教學會意字“休”時,我先畫一個人依靠一株樹,然后問學生:“人靠著大樹干什么呢?”學生回答:“人累了靠著大樹休息一下。”我隨即告訴學生,休息的“休”就是“亻”加個“木”。這樣識記會意字,既能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又能讓學生記憶深刻。
語文難,難在識字;識字難,難在不識字理。如果不識字理,那么一個個方塊字是多么的乏味、枯燥。如果識了字理,一個個漢字就會變成一幅幅生動的圖畫、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令人過目不忘,學而不厭。
二、調動多種感覺通道,引導發現識字方法,拓寬思維空間
1、用好雙眼,讓學生學會觀察
兒童總是睜大著眼睛看世界,因為世界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陌生而新奇的世界,他們不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個心靈去感知周圍世界的,用他們的雙眼,打開觀察這扇大門,以觀察為基礎,讓觀察成為識字教學的一個有機切入點,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發現識字方法,在觀察中總結識字規律。如教學帶有木字旁的生字“楊、樹、梨、柳”時,可以設為什么它們的偏旁一樣,因為它們都與樹木有關,同學們都看過楊樹、梨樹、柳樹。
2、解放嘴巴,讓學生敢說、敢問
在識字教學中,我常常鼓勵學生把自己雙眼觀察到的字形特點大膽的說出來,把自己的想法、疑問提出來,這樣能更好地拓展孩子的思維。如教學“熱”字時,學生問到:“‘熱字為什么有四點底?”話音沒落便有兩只小手高高舉起,一個孩子說道:“我們熱起來的時候就會流汗,那四點就象我們流的汗。”另一個孩子說道:“四點底和火字有關,天氣熱的時候就象火在燒似的感覺,所以‘熱有四點底。”作為老師的我,沒開口說一個字,這個問題已經從兩個孩子的口中得到了圓滿的回答,使孩子的思維空間得到了拓展。
3、解放頭腦、身體,讓學生敢想、敢做
低年級的學生是最富有想象的,他們的思維既形象又活躍。在生字字形教學中,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讓身體動起來,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如教學“三人眾”時,我就讓孩子們大膽想象,用自己的身體來表現字形。人:一個學生單獨張開腿站;從:兩個學生并排張開腿站;在他們后邊一個孩子站在凳子上,他們三個合在一塊就變成了“眾”字。在學生自己的想象中,自己的親身實踐中,很快就熟記了這三個字。
三、開展識字游戲,創設愉快識字氛圍
識字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而且低年級識字學得快,但遺忘更快。因此,在課堂內開展游戲既可以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又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一舉三得。
1、摘水果。教師先畫出不同的果樹,再把寫有形近字的水果卡片貼在相應的果樹上。如:“玉、王”“抱、跑”“車、東”等等形象字,教師讀哪個字,就讓學生把帶有這字的水果摘下來,然后用這個字組詞。
2、找朋友。教師把生字卡片發到同學的手中,一個學生拿著“國”字說“我是‘國誰和我做朋友?”另一個拿著“家”的同學馬上出來和“國”字組成朋友。還可以多找幾個朋友,這樣不僅學到了單字,還學會了多個詞。
3、動物找食。教師在黑板上帶有漢字的食物圖,如:蘿卜、青草、竹葉、小蟲。又在另一處貼上幾種帶有漢字的動物圖,如:青蛙、山羊、白兔、熊貓等,讓學生分別讀出各種動物和食物的名稱,然后幫助動物找到他們各自喜歡的食物,相對應地貼在一方。
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做游戲的特性,在課堂上可以開展的游戲還有許多,又如一些圖形游戲、猜字游戲等等利用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地有選擇地運用各種游戲,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學時還安排學生演一演,如:在學習“雞、鴨、鵝”時,讓學生戴上動物頭飾演一演,讓學生盡量地把這些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動作、叫聲給演出來。這樣既幫助了學生識字,又加深了學生對這些小動物形象特征、生活習慣的了解,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
四、識字教學與閱讀實踐相結合
在小語組進行語文教學調研時,我的腦海中呈現的最多的觀點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章”,將識字教學與閱讀實踐相結合是鞏固識字的好方法。如利用課余的時間和誦讀課的時間讓學生多看他們感興趣的故事書。將所學生字進行再創造,組成詞,串成句,連成段,讓生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再現,鞏固加深學生對其的映像,從而提高識字的效率。如教學《荷葉圓圓》一課的生字,把本課生字創編成一段文字:一片綠油油的荷葉上有亮晶晶的水珠,它就像一個個小小的搖籃,有透明的翅膀的小蜻蜓立在它的停機坪上,小青蛙也蹲在圓圓的荷葉上。學生通過讀詞語、讀句子再次識字,避免了單一的教材識字,增強了其閱讀識字的興趣。
識字教學需要教師為學生搭建更多的平臺,兒童的心智潛能無限,關鍵在于采用科學的開發方法,合理地運用兒童的認知規律,有效運用記憶原理,積極調動兒童心理的內驅力,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不斷體驗進步、感受成功,為閱讀寫作及學好其他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