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利
摘要:小學時期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提高學習數學的難度,也削弱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對小學生來說,數學是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很多學生表示數學很難學,出現厭惡心理。所以,要從理論出發,了解快樂課堂中利用生活資源的價值,進而提出相關利用策略,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增強小學數學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快樂課堂;生活資源;利用
數學是枯燥、抽象的,課堂教學中要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要結合教學任務要求,從各個方面讓快樂充滿數學課堂,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認識到數學的魅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發展規律和教學重點、難點,融入生活資源,創立“快樂”學習環境,提升數學趣味性,增強教學效果。
一、小學數學快樂課堂和生活化教學資源的概念
一些學者提出,教學資源是進行基礎教學活動、構建科學教學思想、推動學生學習、達到教學目標的所有條件,開展基礎教學能利用的所有事物,無論無形的、有型的、校外的、校內的、精神的、物質的,都屬于教育資源。小學數學知識較為分散與抽象,小學生難以快速數學概念,進而對其認識數學的內涵和本質有一定影響。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現象,引導學生通過數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認識生活與數學間的聯系。
快樂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者率先提出的教學思想,是以解讀和分析孩子天性為前提,指出在小學教育中要融合快樂教育理念,只有根據少年兒童學習規律和成長規律開展快樂教育,才能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若想讓小學生在在快樂中實現學習目標,在學習中體驗快樂,就要培養學生興趣,調動其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自主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快樂教育思想,為學生學習與掌握知識提供必要的輔助。
二、快樂課堂中利用生活資源的的價值
小學數學教學和學生生活具有特別緊密的聯系,生活資源隨時、隨地存在。基于學生生活角度將其分為社會生活資源、家庭生活資源、校園生活資源等幾類。
(一)校園生活資源具有的價值
校園各種設施、場景在數學教學中具有較大利用價值。教學中選擇多媒體設施既能增強教師專業能力和素質,有效轉變教學方式,也能增強教學水平。運用計算機、錄像、幻燈、模型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形象,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所以,教師要增強教學水平,要以學生了解、熟悉的生活事物為著手點,有效利用校園設施與場所,建立快樂課堂,實現數學教學目標。小學數學教師要尋找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原形,更方便學生的認知與理解。在學生生活經驗、生活事物中探索新知識,增強學生將知識應用在生活中的意識。
(二)家庭生活資源體現的價值
首先,豐富、生動的數學教學,能讓小學生體會到生活和數學知識的聯系,提升探索數學知識的興趣。教師將學生熟悉家庭生活資源應用到數學快樂課堂上,小學生會驚喜的發現身邊原來藏著如此多的數學知識,兩者間具有那么多聯系。其次,幫助小學生認識數學的價值,提高自主應用數學的意識。新課標提出要學會恰當選擇數學知識處理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增強實踐能力與應用意識,既要“學”,也要實現“學以致用”,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家庭生活資源為小學數學教師教學提供方便,例如家庭存款、家庭收入等問題的處理,學生認識到數學具有的應用價值,不但轉變學生之前的學習方式,也有效增強其學習質量。
(三)社會生活資源蘊含的價值
首先,讓小學生認識到生活和數學的關系,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學生在社會中生活,其中蘊藏著無盡的數學資源,很多問題都和數學有關。學生出去玩,就會遇到公園門票優惠、服裝打折等問題,借助數學知識能有效處理問題。其次,社會為處理問題提供場景,增強學生發展問題、處理問題能力。教師要積極發現生活資源,收集生活現象,設置生活問題,在快樂課堂上應用生活資源為教學服務。
三、小學數學快樂課堂中生活資源利用的策略
生活資源應用在快樂課堂中,有效增強教師專業水平,轉變其教學方式,增強數學教學實效性。而學生也能在熟悉的事物、快樂的氛圍中增強學生積極性,增強應用數學的能力。
(一)將生活資源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路徑
第一,訓練性教學。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將生活資源展示出來,讓小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小學數學知識,培養處理數學問題的能力。如學習整數乘小數時,教師可以將超市購物的相關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計算多個相同的、有小數的商品的合計價格,增強學生借助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第二,啟發性教學。首先,方法性啟迪。小學生面對解題問題或學習問題時,教師展示與生活資源相類似的解題方法,引導學生使用此方法或其他方法解決問題。如學習小數點搬家一課時,根據移動小數點導致的數值變化是教學難點,教師通過審計報告中的小數點變化,鼓勵學生探究因小數點改變而出現的數字變化規律。其次,補充性啟發。如果缺少生活資源信息或者信息模糊,教師可以對這些資料進行補充,分析其中的生活關系、數學關系,引導學生理清數學思路進行拓展思考。
(二)數學快樂課堂的制作方式
第一,分析快樂資源。引導小學生快樂的探索、研究生活資源,是潛移默化教學數學知識的有效方式,包括兩種組織方式。一種是先讓學生搜集生活資源,再展示給其他學生??梢砸龑W生通過電腦收集,再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如學習“圖形的運動”一課時,可以鼓勵學生尋找與展示家庭、學校、社會中物體旋轉的事物,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得理解。另一種是學生角色扮演分析,小學數學教師設置情境,讓學生扮演相關角色,通過生活資源掌握數學知識。例如教師設置超市情境,讓學生在計算、收款、找零過程中提高數學計算能力。
第二,展示快樂資源。教師借助學校軟件、硬件設施,將生活趣味強烈的快樂資源展示給小學生。有兩種操作方法。一種是展示氣氛活躍性。為有效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其思考,教師可提供搞笑、風趣的生活資源,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另一種是展示興趣內容。小學數學教師借助教育設施展示能吸引學生興趣的內容,既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更扎實的掌握知識。例如教師將具有數學知識的影視資料、綜藝片段等展示給小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替換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不能讓教學內容過于娛樂化,出現喧賓奪主的情況。
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快樂教學思想和生活資源,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在快樂的氛圍中探索、學習,能有效增強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質量,對培養學習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重要影響。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快樂課堂中生活資源的應用,深入研究怎樣科學整合數學教學活動和快樂理念、生活資源的策略,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知識的興趣,進而提升數學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常小芳.整合生活資源 創設小學數學快樂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3):62-63.
[2]石大可.構建快樂課堂[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3 (1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