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方
摘要:籃球運動是以運動員相互制約和對抗為前提的體育活動,而籃球基礎性能力又是運動員之間相互制約和對抗的基礎和條件?;@球運動員的基礎性能力又具有客觀性和主觀性兩種特征,而運動員基礎性能力的客觀性特征,只是通過運動員的客觀數據來表達,這并不能等同于運動員所具備的基礎性能力。
關鍵詞:高雄師范大學;基礎性能力;培養機制
1.詞概念解釋
1.1 基礎性能力
基礎性能力指運動員已具備的競技能力, 亦可稱之為運動員的“綜合實力”,現代運動競賽是參賽雙方綜合實力整體效應的較量,亦即是運動員通過體能、技術、戰術、心理、運動智能的協同組合來制約對手, 以確立自己在比賽中的優勢地位。[1]
1.2 培養機制
培養機制是培養時探索其內部組織和運行變化的規律,遵循的相應的規律和采用相關的的手段,以實現特定的目標。也有學者認為培養機制是實現培養目標,而建立的內在相互協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系統培養的運行方式,簡單來說是指為了完成培養目標而形成的各種關系的工作運行方式。[2]
2 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球員基礎性能力的外在表現
2.1 球員的體能數據
運動員體能儲備是運動員在競技中,技能和戰能得以有效發揮的重要條件, 是運動員為提高運動技戰術水平和創造優異運動成績的重要保障。
高雄師范男子籃球隊與對手運用各種防守戰術的統計情況
根據以上圖表所示,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在防守戰術中以全場緊逼和半場人盯人的戰術的運用較多,成功率達到60%,這創造了有效的進攻機會和得分機會。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以全場緊逼和半場人盯人為主要的方式戰術,這是在籃球運動員良好的體能儲備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的效應。
2.2 球員投籃命中率數據
球員大多數情況下是在與對手對抗之后的情況下去完成投籃,實現得分,因此球員能在與對手對抗的情況下能保持較高的投籃命中率,這對球員的體能及技能給予一定的要求。球員在競賽中的投籃命中率,不管是對球員自身的發揮情況,或是比賽的最終勝負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針對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球員的投籃命中率,做出以下數據統計:
通過對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球員的投籃命中率的數據統計,兩分球的命中率在40%以上有4名球員,30%以上有10名球員。在三分球方面,有7名球員的投籃命中率在30%以上,而球員的罰球命中率都在50%以上。由此說明,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球員在兩分球,三分球或罰球上都具有良好的投籃命中率。
2.3 球員籃板球數據
籃球比賽中,搶得籃板球是獲得控球權的重要手段,是攻守矛盾轉化和比賽勝負的關鍵,也是衡量運動員個人和全隊整體實力的標志,兇悍的爭搶和控制籃板球是現代籃球運動當化的重要特征。[3]球員在競技中籃板球的次數,對于最終競技成績有著直接的作用,針對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球員的籃板球數據,做出以下統計:
根據以上圖標顯示,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球員的進攻籃板球要優于防守籃板,而且球員的籃板球數據分布比較平均,平均每個每場都是4—6個籃板球,這表明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球員有良好的搶籃板球技術,并具有良好的拼搶籃板球意識。
4 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球員基礎性能力的形成因素分析
4.1 訓練經歷與能力儲備
4.1.1 球員在職業隊訓練經歷
職業隊追求的是高強度,高對抗的籃球訓練,對球員各項技能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臺灣SBL(超級籃球聯賽)是臺灣最具影響力的籃球聯賽之一,從中也培養了許多優秀的籃球運動員,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每年都會有幾名籃球運動員去職業隊參加訓練,訓練結束之后自己的各項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去參加大學生的聯賽,就感覺得心應手。
4.1.2 球員在臺灣高山的訓練經歷
高原訓練對運動員的體能儲備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每年都要到臺灣高山上去進行訓練,在特定的情況下還要進行比賽交流。在對球員的訪談中,可以了解到,球員起初在高山訓練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的現象,但是經過一周的時間適應,完全可以適應當地的環境,并且在回到平原上訓練后,可以經受住更大強度的訓練和競賽。
4.2 訓練方式與能力發展
4.2.1 技術訓練與對抗相結合
運動員的技能的掌握是提高競技能力的基礎,有了良好的技能儲備,才能有有效的戰術運用。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球員在技能訓練中,無論是單一動作還是組合動作,都需要在隊友給予一定的對抗的前提下去有效的完成技術訓練,只有這樣在籃球高對抗的競技中,運動員才能更加有效的發揮應有的技能。
4.2.2 體能訓練與專項相結合
在體能訓練中有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之分,在于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體能教練在訪談中指出:過多的一般性體能訓練會增加運動員訓練的熵值,所以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要與專項相結合。籃球運動員需要球員在賽場上隨時變換方向,隨時有加速和急停的能力,所以在針對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中也要有針對性的去發展球員小肌肉群的力量和協調性,在此基礎上去發展絕對的球員體能。
5 結論
籃球運動員的基礎性能力在籃球競賽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球員良好基礎性能力的基礎上,才能更加有效的發展球員的認識性能力和創造性能力。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球員具有較強的基礎性能力,豐富的訓練經歷和科學的訓練方式對球員基礎性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并且高雄師范大學男子籃球隊球員基礎性能力的培養機制對于提高籃球運動員的基礎性能力有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劉建和,高懷勝.簡論運動員的比賽能力[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33(3).
[2]周聃.深圳是福田區少年籃球運動員培養機制現狀調查研究[D].山西.山西師范大學,2014.
[3]王保成.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基本理論與內容[ J] .首都體育學院報, 2001, 13(9):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