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言
摘要:傳統地域文化符號在傳承文化符號、宣揚傳統文化、保護傳統工藝等方面都具有著重要的意義。旅游工藝品自身就有著濃郁的本土特色,是一種標準的傳統地域文化符號。但是,由于我國旅游事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與之不相適應的短板,例如工藝品標準參差不齊,甚至許多產品未能達到真正傳承傳統文化符號的要求。有的粗制濫造的工藝品有傷美學意義,很難提升游客的審美情趣,不能表現本土文化的藝術真諦,從而地嚴重影響了人們對本土文化傳播的熱情。所以,將傳統文化符號和旅游工藝品進行有機結合,實現旅游工藝品的創新升級,以達到有效的傳播傳統文化、體現傳統文化的藝術價值等,是解決我國面臨著一些本土傳統文化逐漸消逝的重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傳統符號;巴文化;旅游工藝;文化創新
一、巴文化傳統符號的意蘊和價值
巴文化是指生活在我國古代西南及東南地區某個族群的文化。巴文化同我國古代的傳統具有較大的區別,巴文化是古代巴人創造的,主要鑄刻于青銅器的文化符號,其符號的含義抽象、十分具有神秘感,同我國傳統文化具有較大的不同,為我國現今流傳的文化所不能解讀。巴文化具有較強的圖騰意蘊和文化色彩,是春秋戰國時期遺留的一種文化印記。
在漫長的時間歲月中,巴人選擇將白虎作為自身的圖騰,近年的考古發現也驗證了這一點。在最具代表性的柳葉劍中,虎斑形紋飾布滿劍葉。白虎圖騰顯示了巴人顯著的價值觀,同時這種紋飾展現巴人高端的文化審美,表達較高的文化審美樂趣。而虎斑紋飾復雜的工藝、多變的紋路體現巴人較高的鍛造工藝。
巴文化傳統符號具有強烈的文化特色與文化工藝,將其內涵進行不斷挖掘,繼承發展巴文化的特色,并將其升華,融入旅游工藝品的創作之中,對于巴文化的宣傳具有重要意義。
二、巴文化符號的特色
地域文化是一個地區經過源遠流長的發展、通過積累和精密篩選形成的能代表一個地區文化、傳承地區精神的結構體。地域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歷史研究、文化宣傳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旅游業的興起,使得旅游經濟成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環節,將旅游業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是旅游業的重要使命。目前,旅游工藝品設計所面臨的困境主要表現在對傳統地域文化符號的特色設計,掌握巴文化符號的特色十分重要,傳統地域文化符號和彰顯地域特色是相依相存的和諧統一體,保護和傳承巴文化符號的特色具有深遠的文化價值。
(一)、虎鈕錞于
虎鈕錞于是巴人使用的一種樂器,主要是由青銅器鍛造,肩部突出,腹部向下收縮,作橢圓柱形,中空,多與鼓配合,是巴人祭祀、娛樂的樂器。虎鈕錞于的出現對應著巴人生活的多樣性,巴人是具有較高審美情趣、能歌善舞的民族。
(二)、柳葉劍
柳葉劍同樣是文化中頗具代表性的器物。根據現有史實記載,柳葉劍起源于商周時期,其形狀樸實,象征著巴人順應自然的概念。在巴文化的記載中,柳葉劍是巴人驍勇善戰、積極進取、英明勇敢、堅忍不拔的象征。
三、巴文化符號與旅游工藝品的融合
巴文化符號是巴人文化的傳承,沉淀了巴人傳承四千多年的文化,是記載著巴人歷史的藝術形態。將巴文化符號與現代旅游工藝品相融合,絕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也不是簡單將吧文化符號變異到旅游工藝品之中,而是將巴文化與現代工藝相結合,從傳統巴文化符號進行提煉和精粹,提取出巴文化符號的精髓和內涵,并輔之以現代的工藝和創新意識,創造出融合巴文化和現代工藝的精品。這種創新要求創作者深刻領悟巴文化的精神和內涵,才能創作出精美的、體現巴文化文化價值的、符合現代人審美情趣的作品,才能將巴文化符號真正融入現代工藝之中,發掘巴文化的活力,提升旅游工藝品的文化競爭力。如何將巴文化符號與旅游工藝品相融合,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方面入手:
(一)、外在形態與工藝品的融合
外在形態是較為簡單的、能夠直觀體現巴文化特色的形態,巴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虎鈕錞于以及柳葉劍作為特殊的文化形態,可以刪繁就簡,將其用現代工藝進行鍛造提煉,體現了巴文化的重要特色,給人以直觀的視覺沖擊。
而更進一步的融合方式是將文化符號進行打散與重組,即將傳統文化符號構成體系進行打散和分解,然后根據時代的審美意識,進行拼接、重新編排和組合,組成現代極富文化內涵和現代審美意識的工藝品。文化的分解與拼貼不是簡單的復制和變異,應當由具有極高文化底蘊和知識的創作者進行創作,才能創造出符合現代審美、富含巴文化符號的工藝品。例如,將巴文化符號與現代常見工藝品,如耳環、項鏈等進行融合,符合當代人的審美情趣,傳達巴人的精神氣質。
巴文化的紋樣體現巴文化內涵,所以直接將巴文化紋樣與現代工藝品結合,創新性的紋樣具有強烈吸引力,具有獨特的視覺語言魅力,體現特色工藝品的地域文化特征。
(二)、內在情感元素與工藝品涉及相結合
文化傳統符號寄托著人們對于自身的美好愿望,巴文化也是如此。巴文化獨特的文化內涵,也是巴人遠古生活的體現,同樣體現了巴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些文化符號從視覺上具有較強的沖擊力,能夠帶來極高的視覺享受,而從神韻上說,這些文化符號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義。
巴文化中的傳統器具,如虎鈕錞于和柳葉劍象征著巴人的美好生活,同時也反映巴人對于美的追求。巴人的紋飾以及器具反映了巴人樸素的價值觀和順應自然的精神世界,這些情感的反映和訴求體現在巴人的藝術創作之中,作為現代工藝的制造者,為融合巴文化符號,我們應將巴人的精神進行提取,體現出巴人的追求和審美。
現代人緊張的生活節奏,同樣讓現代人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渴望著用外物傳達精神訴求。人們對于簡樸生活的渴望,正好映射在巴文化符號之中。所以領會巴文化的真實內涵,才是吧文化符號與現代工藝融合的精髓所在。
結語:深刻領會文化符號的內涵與底蘊,才能將傳統文化符號融合到現代旅游工藝品的創作之中。對于文化底蘊、精神內涵的理解,不是簡單的復刻與變異,也不是普通的模仿,必須從根本出發,從文化的實質出發。在傳承和推廣地域文化的策略下,我國旅游經濟的發展勢頭十分喜人。它實現了經濟的文化屬性與文化的經濟屬性的有融合。巴文化符號的理解應當結合巴人的精神訴求、審美意境,從而將吧文化符號融合到工藝品創作之中,工藝品煥發出新活力,開辟出具有地域文化風貌的創新之路。
參考文獻:
[1]甘代軍,吳會娟,文化旅游與文化保護場域的民族手工藝品景觀生產[J],大眾文藝,2016,(18).
[2]唐麗,巴文化傳統符號與旅游工藝品設計的融合[J],裝飾,2014,(07)。
[3]張穎,論文化旅游及其開發模式[J],旅游縱覽,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