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卿
【摘要】護理專業的實踐性很強,中等職業衛生學校護理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培訓并且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該能力的培養也符合國家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標準。基于此,本文對中職護理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護理操作技巧的方法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中職:護理實驗教學;操作技巧
檢驗護士技能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就是技術操作實踐能力。一位技術超群的護士不僅可以受到病人及其家人的信賴,而且也會在醫生面前得到認可,成為醫生的好幫手。所以,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實驗教學課程,注重實驗教學知識,給學生多操作的機會。
一、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每堂實驗課之前,教師都應該在黑板上寫明本次實驗的目的以及實驗過程中的操作重點,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把握有度。教師應該先做個示范實驗,給學生示范具體操作過程,特別是強調實驗中的注意事項。比如練習鼻飼法的時候,就應該強調胃管在胃中的3種分析辨別方法,理論的內容不需過多去講,留給學生更多練習的時間。學生的專心實踐與教師的耐心授課、認真指導對實驗課的成敗至關重要。教師可以隨時指導學生正確的操作步驟及方法,并且及時解答學生不懂的問題,讓學生反復不斷地進行實踐,使他們在實踐中領悟知識、掌握技能,從而提高實驗課的質量。
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需要促進其創新能力的發展。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作為指引者,要鼓勵學生勇于創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親自進行操作。比如,針對每種護理技術的操作方法,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再讓學生分析關于該方法的優缺點,能否達到最佳的實驗效果,再對學生提出的方法進行拓展。采取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在實驗課上營造創新的學習氣氛。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懂就問,再對不懂的問題加以研究、探討,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促進了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
三、創建情景教學模式
實驗室是護理實驗教學的場所,學生可將實驗室設立為病房,將同學或是實驗模型作為實驗對象,將實驗對象看作真正的病人。在具體操作中,應注重學生與病人的交流,增強學生溝通的能力。實驗中的交流溝通包含本次實驗的目的、實驗中如何配合完成操作以及實驗后的注意事項,切實做到對病人的關心,做到人性化護理。所以,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借助情景教學模式,利用角色的扮演,模仿病房培訓,在技術演練考查中提高溝通能力的占比,促進學生溝通技能和操作技能的提高,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例如,像男女患者導尿術、鼻飼法、吸痰法這類型的護理操作就應該在護理模型上進行,但是由于該方法枯燥乏味,不具有真實感,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大部分的護理操作像各種注射法、靜脈輸液、口腔護理、頭發護理等都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教學法,一個學生扮演護士,同時另外一個扮演病人,并在課后寫出實驗心得。
四、采取案例分析教學模式
根據教學知識的不同,可以采取病例分析的教學模式。例如生命體征的觀察與測量章節中對高熱患者的護理內容,可舉病例,讓學生進行分析,找出患者所存在的護理問題——“體溫過高”,并列出護理措施,從措施中引導出“體溫的測量方法”這一操作。在學習“藥物過敏試驗技術”章節中可列舉護士因未詢問患者的用藥史導致青霉素過敏的病例,從而引導出過敏性休克的搶救措施及青霉素皮試液配制方法的操作等問題。案例分析法通過設置懸念,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興趣,并且強化了學生對基礎護理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提高,同時使學生的護理技術與專業愛好有效的得以提升,進一步突出體現“以患者為中心”整體護理思想。
五、注重實驗歸納和實驗評估
教師都要針對每次的實驗進行總結歸納,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表現出的問題及錯誤,特別是一些比較經典的問題,必須及時進行糾正指導。讓操作能力強的學生進行演示,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一些實驗內容涉及以前學到的知識,比如說注射法中有關鑷子的如何運用以及注意事項就涉及無菌技術操作的知識,老師應進行歸納總結,一邊學習新的內容,一邊復習舊知識。對實驗的歸納以及實驗評鑒是實驗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實驗評價包含階段評價和學期評價。學生每次實驗的階段評估都是以每個實驗考查的成績作為標準,期末的時候,累計該學期每次的實驗成績整合成100分,記錄到期末護理技術操作的考查成績,這就是學期評價。
總而言之,實驗教學過程是基礎護理教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必須強化實驗的教學任務,教師經過采集學生實踐練習的信息,對實驗進行總結歸納和實驗評估,建立合適的情景教學模式等各種措施,促進護理實驗課的教學成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