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培
摘要:年終獎對企業員工的激勵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許多企業發現年終獎發放的方式不同,員工最終到手的金額將有很大差別,本文旨在通過簡單的分析年終獎發放的一些節稅問題,為企業更好的提高薪酬管理水平提供思路。
關鍵詞:年終獎;節稅;無效區間
年終獎永遠是年末的熱點話題,許多企業發現明明今年的年終獎遠超去年,但是實際拿到的年終獎卻和去年相差無幾,對員工的激勵作用自然大打折扣。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應盡責任,但合理籌劃個人所得稅,避免員工承擔不必要的稅負,不僅利于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還有利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
根據國家稅務局《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規定,納稅人一次性獲得全年將近,其僅作為個人單月工資,或者薪金來進行納稅,其稅種為個人所得稅,并依照相應的辦法和規定來進行代扣代繳。
(一)雇員一次性獲得全年獎金,其數額除以12(即12個月),依照商數來對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的適用。但是,如果雇員所獲得的獎金低于稅法所規定的費用扣除額,即3500元,那么其則不需要添加一次性獎金數額,也就是說可以將一次性獎金的數額扣除,其所需要適用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則首先需要計算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值,再依照上述方式進行計算即可。
通過這樣的描述,我們可以得出相應公式:
1.雇傭所獲得的當月工資薪金,相比較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較高時候,其所適用的公式則為: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相比較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較低時候,其所使用的公式應當進行相應改變,即: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二)年終獎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如表1:
(一)李先生是一家上市公司員工,2017年12月取得當月工資6500元,年終獎48000元,當月所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如下:
1)當月工資個人所得稅=(6500-3500) ×10%-105=195元;
2)找稅率:48000/12=4000,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105;
3)年終獎個人所得稅=48000×10%-105=4695;
當月個人所得稅總額= 195 + 4695 = 4890元。
(二)王先生所從事當工作證券服務,為證券公司員工,其在2017年年終時候,取得了3000元的工資收入,年底同時獲得一次性獎金,其獎金數額為60500元,那么其所需要交納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則如下所示:
1)當月工資個人所得稅=0元;
2)找稅率:(60500-500)/12=5000,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為555;
3)年終獎個人所得稅=60000×20%-555=11445元;
當月個人所得稅總額= 0 + 11445 = 11445元。
根據現行個人所得稅政策,當年終獎達到某些臨界點時,用人單位多發給員工年終獎,但員工到手的卻少,這個區間就稱之為年終獎的無效區間,通過計算列示如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年終獎有六個無效區間,在"臨界點"附近,年終獎的數額的稍微變化,可能帶來的是高達幾萬元的稅負,如表3所示: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無效區間內,企業即使多花了錢,也無法對員工形成有效的激勵。
交納個人所得稅是每一名職工所需要遵循的重要個人義務,但是針對企業來說,其完全可以通過節稅相關政策來調節年終獎的發放問題,從而達到合理避稅的節稅效果,最大化企業經營效益,節省企業成本支出。并且,依照當前國家《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規定,每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可對納稅人進行重復計稅,這也就為企業年終獎發放過程中的節稅操作提供了條件和空間。
對企業來說,當發放年終獎時應該避開無效區間,要么低于下限,要么高于上限,同時也能發現通過年終獎節稅也是有天花板的,并不是年終獎越高越好。企業需要綜合考慮納稅支出的“臨界點”,避免碰觸“臨界點”而增加企業支出。公司應合理制定工資薪酬制度,考慮績效工資與季度獎,根據實際支付的時間與稅率臨界點金額考慮,盡量避開無效區間,同時充分享受年終一次性獎帶來的低稅率,使發放獎金利益最大化,充分減少應納個人所得稅。此外,企業還需要結合自身地域特點以及國家政策,一方面積極探索地域稅收優惠,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個人所得稅的財政返還,為企業的更好發展探索更好路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
[2]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S].2011.
[3]凌栗.淺談個人所得稅的稅收籌劃[J].財會研究,2008(05).
[4]許義偉.淺談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9(05).
[5]王春兒.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稅方法的探討[J].商業會計,2011(06).
(作者單位:中化地質礦山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