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斌
摘要:本文是“營改增”之后,針對建筑企業由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后,建筑企業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建筑行業所面臨的問題,進而得出建筑企業正處于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關鍵時期的結論;并根據建筑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對策,本論文的研究對建筑企業具有指導作用,幫助企業做好籌劃和準備工作,迎接“營改增”時代的到來。
關鍵詞:建筑企業;“營改增”;籌劃;對策
“營改增”自2016年5月1日已全面實施。“營改增”后,從制度上解決營業稅的重復征稅問題,實現增值稅的“道道征收,環環抵扣“,從而使稅制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國際慣例。對企業來說,減輕稅負,不再重復征稅的問題得以解決,使企業成本得以降低,經濟效益得以提高;同時還具有促進企業固定資產更新的作用,使企業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另外還具有促進企業優化產業結構的作用,使企業處于高效運轉狀態。綜上所述,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國民經濟結構不斷的調整和完善,亟待轉型和升級,在這種情況下“營改增”將發揮出重要作用,稅務改革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意義是積極而深遠的。
(一)能避免重復納稅從而降低建筑企業稅負
建筑企業一直執行的是營業稅,該稅種的特點是征稅對象是營業額總值,不能扣除成本費用。由于行業的復雜性和特殊性,處于多環節狀態之下,重復征稅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這對稅負的公平性產生不利影響。增值稅的征稅對象是增值部分,沒有增值部分就不再征稅,使重復征稅的問題得以解決,體現出稅負的公平性,使建筑企業擺脫了沉重的稅負壓力。
(二)能促進資產更新從而提升建筑企業作業水平
建筑業屬于傳統產業,具有勞動和資本密集性的特點,從資金使用情況來看,多用于集中購買材料,另外勞務費用也需要支付大量的資金。建筑行業的毛利率一直處于較低狀態,資金比較緊張,加之設備昂貴,企業沒有充裕的資金用于更新設備。“營改增”后按照規定,購進固定資產,企業可以享受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的優惠待遇,這對建筑企業更新換代設備積累了大量資金,從而使建筑企業成本大大降低,施工技術水平和勞動效率等方面質量顯著提升。如果在行業中推行新設備和新技術,這對建筑行業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利于建筑行業競爭力的提升。
(三)能促進建筑企業合規、合法經營
長期以來,建筑企業一直存在著非法轉包和分包問題。在全面推行“營改增”稅務政策之后,其進項稅額抵扣制度,使交易事項的可追溯性增強,稅務機關從這些交易事項中可以分析出是還是屬于非法轉包和分包,并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這對建筑企業具有警示作用,對非法轉包分包行為具有遏制力。如果建筑企業采取工程分包的做法,由不具備資質的包工頭或小規模納稅人來承擔,則無法獲取增值稅發票,進項稅額抵扣無法進行,對企業經濟利益造成嚴重損害。
(四)有利于提升建筑企業各項管理工作水平
執行增值稅進項稅認證抵扣政策后,對票據是否具有合法性、合規性提出更高要求,同時還強調認證抵扣的時效性,尤其是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配比的要求更高。建筑企業要調整思想,改變結算拖沓松散的作風,一切從企業利益出發,避免對企業造成傷害。
財稅政策更替變化,企業需要調整和適應,對企業發展必然會產生影響,從企業的角度來看,要趨利避害,進行籌劃和管理是發展的必然。一方面要執行增值稅政策,另一方面要與企業管理經營情況相結合,建筑企業需要從下面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建筑企業應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
增值稅納稅人分為為兩種: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如果沒有把進項稅列為考慮的目標,在執行營改增后,小規模納稅人成為受惠者。但是如果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為了提升承擔工程競爭力,選擇一般納稅人身份更利于實現企業發展的遠大目標。企業確定納稅人身份時,要把諸多因素結合起來做出決定,以保證企業利益最大化。
(二)建筑企業要加強與進項稅額抵扣相關的發票管理
全面執行“營改增”政策后,建筑企業購進材料物資和勞務,一般應選擇從一般納稅人處購進,因為可以獲取可以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是如果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材料物資和勞務,小規模納稅人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要開具專用發票則要到主管稅務局,要求其代開增值稅發票,否則企業不能抵扣進項稅。增值稅專用發票具有時限性,要求自發票開出日起180天內完成,企業需要加強票據傳遞管理,及時完成進項稅抵扣,如果因為個人原因導致超期無法認證抵扣,相關人要承擔起責任。建筑企業要加強增值稅發票管理,達到控制稅負管理的目標。
本論文是在“營改增”的背景下所進行的深入研究,從稅負、作業水平、經營管理以及財務分析等角度進行探討,對于建筑企業可能受到的影響做出客觀分析。按照“營改增”的規定,與建筑企業的目前情況相結合,從建筑企業納稅人身份選擇入手進行探討,還要考慮到材料采購、發票管理、成本降低的問題,與企業財務核算及固定資產優惠政策相結合,分別從這幾個角度進行籌劃,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建筑企業要加強培訓,聘請專業人員或機構講授相關知識,使企業相關人員在充分理解稅務政策后,與企業實際情況相結合,經過認真籌劃后做出正確決策,同時還要完善企業的各項制度,處理好經營管理工作,使企業在“營改增”過程中平穩過渡。
參考文獻:
[1]張雷.試論如何加強建筑企業財務管理[J].現代商業,2016.
[2]王利“.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企業研究,2016.
(作者單位: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