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孫禎 王影
力拓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國際礦業集團,集礦產資源勘探、開采及加工于一體。作為采掘業的巨頭,力拓深知自身行業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將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到公司戰略,以一系列規范的計劃和文件推動相關工作。
力拓集團日常運營遵循“生物多樣性零凈損失”原則的要求,即盡可能減少負面影響,并用生物多樣性補償來抵消公司生產活動所形成的環境沖擊。2016年,為了法律合規和減少生態影響,在礦區及生物多樣性區域,實施生物多樣性抵償戰略與行動,力拓制定了《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力拓在制定的過程中參照《生物多樣性銀行認證評估方法學》《生物多樣性銀行協議》等關鍵方法,保證計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并采用國際通用的“等級式風險規避法”,包括“盡量避免開采”“作業面最小化”“生態修復”和“生物多樣性抵償”四個手段來實施。“生物多樣性抵償”是在用完前三個手段后仍然存在生態影響的情況下才會進行。

Warkworth煤礦續建工程的生物多樣性影響
力拓集團運用澳大利亞環境部開發的《生物多樣性銀行協議》來定性評估和定量核算被采礦所影響的生物多樣性價值。《生物多樣性銀行協議》是《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所要求簽署的協議,協議根據《生物多樣性銀行認證評估方法學》所提供的價值評估、核定流程,采用銀行業通用的“信貸交易”模式,實施生物多樣性抵償。
“信貸交易”模式中存在開發商礦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和環境部三方,共同參與機制的運行。開發商礦區作為借(欠)款方,其對生物多樣性(植物、動物和生態系統)造成的潛在影響被核算成“信用”,用于量化、核算物種與生態系統信用的潛在損失;生物多樣性保護區作為“生物多樣性銀行”,功能是核算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通過一系列重建工作后形成的物種與生態系統信用的增長;環境部提供技術支持和流程監督,促進“信貸”雙方簽署協議,保證“信貸交易”模式的正常運轉。在“信貸交易”模式下,開發商通過異地重建,抵消生產運營給當地造成的生物多樣性喪失,利用環境增益來平衡生態損失,通過先補后占來達到占補平衡,滿足了“生物多樣性零凈損失”的要求。
下圖反映Warkworth Mine煤礦區對生態系統和物種將分別造成31700與37293個信用單位的影響,通過異地重建的實際工作,在5個不同保護區內則分別增加37463和56630個信用單位,超額完成抵償目標。
《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要求根據礦區所造成的物種、生態系統價值損失,在指定的生物多樣性區域中相應地重建,來彌補在礦區所造成的生物多樣性喪失量,并監測并報告整個生態抵償過程。《計劃》在采礦作業區與非作業區兩方面分別進行規定。
在采礦作業區,首先,在作業前需要獲得當地政府部門頒發的《地面干擾許可證》,其次,作業應該采取以下手段:控制作業面土地破壞至最小程度;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土地干擾;開展植被調查清單;登記動物物種;搶救資源(如表層土,覆蓋層,木材和植物材料)、轉移到異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區用于恢復、重建和增加;實施侵蝕與沉淀控制措施;實施旱地鹽度管理等。
在非作業區,即生物多樣性重建區,采取以下措施:控制雜草和防治野生害蟲、用于防火與野火防控相關的灌木管理、調查基線以用于重建前后對比價值提升程度、設立關鍵指標、重新安置從作業面被搶救的生態資源、修復和重建植被群落、實施抵償監測、向相關部門報告進展與披露信息等。
《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要求對國家重大生態保護項目進行直接投資,并細化到具體物種,為其生物多樣性整體保護戰略提供資助。
例如,在Warkworth Mine煤礦項目中,力拓出資100萬澳元保護三個本地動物物種:食蜜鳥、大鸚鵡和大耳蝙蝠。

生態系統和物種的信用統計
生物多樣性融入管理。企業可以借鑒力拓集團將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到公司戰略的系列行動,制定生物多樣性戰略和計劃,以更好地達到合規和社會責任的要求。
形成行業準則。力拓集團制定了《企業行為準則》,包括動土和修復標準、指標,能夠約束企業行為,這值得我國企業或行業協會借鑒。
明確生物多樣性價值核算方法。我國可以參考《自然資本核算體系》(Natural Capital Protocol)和澳大利亞環境部開發的《生物多樣性銀行協議》,形成科學有效的生物多樣性價值核算方法學,為生物多樣性抵償提供依據。
加強對生物多樣性抵償過程的監督。參考力拓集團遵循的“等級式風險規避法”,企業運用的生物多樣性抵償方法不盡相同,很大程度上受東道國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影響,因此政府和公眾應當加強監督,督促企業披露相關信息。
編輯|羅曙輝 shuhui.luo@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