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連成 孟文美
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進入千家萬戶,青少年接觸互聯網不斷向低齡化發展,少年兒童沉溺于網絡,沉溺于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問題,這引發了家長的極大憂慮。怎樣避免青少年對網絡和電子產品產生不健康的依賴?怎樣讓孩子們利用電子產品進行有益的活動?這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熱議的話題。其實,電子產品不是洪水猛獸,只要家長引導得當,它們可以成為孩子開展家庭閱讀的有力幫手。在用電子產品開展家庭閱讀的過程中,有幾個問題需引起家長注意。
一、明確時代背景,找準電子產品在家庭閱讀中的定位
計算機和互聯網是20世紀極其偉大的發明,其應用普及速度之快讓人眼花繚亂。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預測,全球網民數量將以每年近200%的速度遞增。互聯網對人類的生活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應用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在這種新的形勢下,學校利用網絡來教學,帶來了教學新氣象。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長能通過合理安排、主動介入、精細指導、適度控制,堅持不懈發揮好電子產品的教化功能,提高孩子求知的興趣,把被動接受與主動求索有機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學習,家庭閱讀也會書香四溢、清芬滿家的。
在家庭教育中,粗暴地干涉孩子們使用電腦、手機,其實就是剝奪了孩子使用工具的權利。對于閱讀來說,如果一味地認為紙質書才是唯一的載體工具,主觀地認為孩子只有埋頭于紙質書的閱讀才是正確的,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曾在小學高年級一個班做了關于閱讀方式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3%的學生喜歡在電腦或其他電子產品上閱讀課外書籍,只有27%的學生喜歡閱讀紙質書籍。從中可以看出,電子產品閱讀已經浸潤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不讓學生使用電子產品,一心埋頭閱讀紙質書是不現實的。所以,認識到電子產品的工具性,對家長正確定位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功能,進而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至關重要。
二、開展電子產品家庭閱讀,家長發揮表率作用,用持之以恒的耐力做好引路人
如果想讓孩子愛讀書,家長要先做示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的文化教養、理想抱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影響,我們常說詩禮傳家的“書香門第”,都是傳承了幾輩人勤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才凝聚成知行兼備、成就自我、回報社會的家風。試想,一個從不讀書的家庭,一個沉溺于網絡的家長,怎么可能為孩子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家長萬萬不要以忙、累作為托詞,放松對孩子的閱讀教育。沒有榜樣的家庭,只能讓孩子不加選擇地寄情于電子產品,沉迷于游戲而不可自拔。為人父母,自己愛讀書、會讀書,才能引導孩子親近閱讀,多讀書、讀好書。
三、建立平等、互助的關系,共同參與家庭電子產品閱讀活動
在使用電子產品學習與閱讀這個問題上,家長與孩子要平等和諧、相互幫助、共同成長。家長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和使用電子工具的習慣;孩子則幫助家長不斷接受新生事物。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學會和孩子溝通,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讓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獲得快樂。家長可以每天定好一定的閱讀量,布置一定的任務,定時與孩子一起讀、一起討論,一起檢索觀看相關章節影視作品,共同查找評論文章,分析理清思路,從多角度完成閱讀任務,努力把孩子的興趣引導到閱讀上來,刻意培養孩子做家庭的“小老師”,以家庭為舞臺,讓孩子盡情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和學習心得,家長則認真做好聽眾和“學生”。在家長的陪伴和互動中,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堅持讀好幾本書,形成一定的閱讀模式,以后就能順利進入自主閱讀階段。這樣,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增進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養成了,孩子還會意識到,電子產品只是他和家長之間學習、娛樂的工具,而不是自己情感的寄托。到那時,家長放開手讓孩子往前跑,他也不會栽跟頭了。
四、家長做好做足功課,為孩子閱讀尋找最佳的內容和途徑
家長經常想當然地認為傳統經典必讀,名人傳記必讀,世界名著必讀,于是強制孩子讀自己認為重要的書,忽略了孩子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不符合認知規律的閱讀,缺乏興趣的閱讀都是無法開展的。在引導閱讀之前,家長必須做好做足功課,孩子處于什么年齡段就讀什么書,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要為孩子設定不切實際的閱讀目標。可以參照學校推薦的不同年級的閱讀書目,選擇孩子最感興趣的內容,當發現孩子對紙質的讀物不感興趣時,就及時轉變方式,利用孩子喜歡的電子產品來引導閱讀,提前在網絡上找好閱讀資源,多向孩子推薦一些可以一起讀、寫、聽的內容,教給孩子怎么做。現在影像化、聲音化的圖書很多,同樣一部書,變成一個影像、聲音呈現時,孩子就容易看得進、聽得進。
五、充分利用電子產品的娛樂性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大部分都是想玩游戲。游戲不一定都不好,這要看怎么選擇,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輕松、有趣的游戲,把閱讀與娛樂結合起來。有一位家長的做法值得借鑒,他給自己孩子的平板電腦上了鎖,密碼每天更新,然后讓孩子去做任務,比如背誦一首詩、復述當天閱讀的內容、談談讀書心得等,像玩闖關游戲一樣。孩子每完成一件任務,就能得到關于密碼的提示,完成當日所有任務便可以得到解鎖密碼。這位家長通過這種做游戲的方式和孩子互動,慢慢地,孩子竟然喜歡上了這種游戲+閱讀的方式。有教育專家認為,孩子玩電子產品,無論是過度放縱還是嚴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只允許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學習閱讀,不允許玩游戲的做法不可取,規定好孩子玩游戲的時間,以此來培養孩子學會自制的習慣。規矩有了,孩子就會慢慢地習慣于遵守它,這對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也很重要。
六、不用電子閱讀替代紙質閱讀
電子產品的工具性決定了它僅僅是閱讀的一種方式。電子讀物有著方便快捷、內容豐富、利于查找的優點,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來閱讀,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數字化內容能讓讀者大飽眼福。但是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如過度依賴設備,喪失了閱讀的獨立性,不利于身體健康。而紙質讀物具有其特有的質感,更能享受書香氣息,有利于讓人靜下心來,舒緩浮躁的情緒,培養人們的書卷氣質,對理解文章、形成整理思想更具優勢。而且閱讀那些內容深刻的書籍,進行深閱讀、重復閱讀,紙質書閱讀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家長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時,一定要把紙質閱讀放在重要的地位,讓電子閱讀成為紙質閱讀的一種補充形式。只有二者結合,才能適應時代發展,讓青少年更快、更好地學習吸收人類文明的成果。
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開展家庭閱讀,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恒精神的活動,只有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投入情感、智慧、心血、汗水、時間和愛,電子產品這一工具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嚴冬至.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J].教師,2015(34):79.
[2]胡宗國,徐永瓊.構建書香家庭 倡導全民閱讀——學習型家庭典型案例[J].教師,2015(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