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正洪 秦文玲
城鄉教師交流輪崗政策主要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為了突破教師管理體制障礙,在城鄉范圍內使教師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其中,城鄉教師得到均衡是這一政策目標的關鍵組成部分。城鄉教師通過交流輪崗帶動學校的教師,使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水平得到提升,這也是交流政策達成師資均衡的主要途徑。為了能保證師資均衡,我們應該對交流政策背景下的城鄉教師專業發揮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分析。
一、交流政策背景下城鄉教師專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1.城鄉教師要對自己的專業結構進行重新調試
城鄉交流教師在交流到崗之后,進入了一種與以往都存在較大區別的教育教學環境,教學任務發生了變化,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性格、群體構成、師生關系以及班額大小等都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同時,教育教學硬件會發生改變,不管是校舍建設還是現代化辦公用品,或者圖書資料購置等,都會發生一定的改變。因為城鄉交流所帶來的教育教學環境的改變以及教育自身存在的異質性,交流教師需要對自身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以及專業態度等進行重新調試。
2.城鄉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專業要求重新審視自身的專業發展水平
首先,交流教師需要對自我能力進行提升,因為要適應城鄉學校不同的教育教學需要,交流教師應具備良好的素質以及較強的適應能力。其次,交流教師在使自身專業發展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時,應該帶動其他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能力的提升。最后,交流教師應該具備廣闊的視野,能協助學校領導根據學校整體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制訂相應的規劃。
二、交流政策背景下城鄉教師專業發展策略
1.為城鄉教師專業發展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
教師交流政策需要及時進行完善和修正,轉變過于輕視交流的政策誤區,從城鄉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來對整體政策進行重新設計,對教師的交流質量加以重視。在進行交流教師選拔的過程中,不能過于強調“優秀”或者“骨干”等,應該結合教師本身所處的專業發展階段以及專業服務能力等來對交流對象進行選擇決定。在交流時間上應該將其延長到能使教師效用真正發揮的節點上。在交流程序設計上,應該有教師充分自主表達以及選擇的空間,同時對教師職級評定以及農村教育教學經歷的相關性給予合理解釋,在有必要的時候,應該將其收入教師專業發揮標準中,并對教師交流過程管理以及交流效用評價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還應該將人事和編制等教師管理制度改革進行統合,對教師的后顧之憂加以解決。
2.對城鄉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形式加以創新
當前,教師交流輪崗政策主要在縣區域開展,交流教師培訓的主體是縣級教師教育培訓部門,但是當前的縣級教師培訓在很大程度上的針對性以及實效性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外控的補償式以及理論型教師培訓。為了避免縣級教師培訓效率低下,應該將教師交流培訓與校本培訓進行有機結合,因為交流教師資源的介入以及更新,能為校本培訓提供可持續性發展的動力,并且為城鄉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創建一種新的形式。在這樣的培訓形式下,交流教師、交流學校以及縣級培訓專家都能參與其中,并將交流教師與交流學校教師的課堂教學作為基礎,將雙方教師的專業發展作為目標,將實際教育教學問題作為培訓的出發點,并且將理論培訓和實踐培訓相結合。在三方面的交流過程中,教師專業發展能得到較大進步。
總之,教師自始至終都是自身專業發展的主體,為了能在變動環境中對自身專業發展有清楚的認識,教師應該樹立起正確的專業發展觀,在專業發展道路上不斷前行。所以,交流中的城鄉教師的專業發展的關鍵是對教師的持續終身教師專業發展觀進行強化。不斷強化持續終身教師專業發展觀,應該突破教師交流政策實施的具體需求,同時還應該在教師教育一體化過程中貫徹落實,這在教師職前培養、入職培訓以及在職培訓階段,都能對教師強化持續終身教師專業發展觀有較大的幫助。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教師的持續發展自身專業水平能力也能得到培養和提升。
參考文獻:
[1]丁 娟.交流政策背景下城鄉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J].教育導刊,2015(11):23-26.
[2]栗 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的城鄉教師交流問題探究[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4,34(4):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