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冀
當前社會經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全球競爭以及科技都在快速地進步,社會環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這種情況使得組織運行管理環境變得更加的復雜化。針對當前的圖書出版社來講,中國在加入WTO之后,開始逐步將國內圖書市場予以開放,使得圖書出版業不得不面對十分嚴峻的挑戰。出版社編輯是出版工作的核心,因此編輯管理已經成為目前在復雜環境下出版社獲得競爭優勢的核心內容。
勝任力主要指的是個人本身存在的潛在的特征。建立勝任力模型,企業不僅可以根據勝任力進行人才選擇和招聘,還可以建立完整的勝任力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因此,編輯勝任力模型的建立對出版社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現有文獻研究較少。
工作分析和勝任力模型的建立有著重要的聯系。例如,通常用于建立勝任力模型的行為事件面試(BEI)是從工作分析的關鍵事件二次開發(CII)中發展而來的。根據國內外學者的對比,我們認為在建立勝任力模型的過程中,工作分析與BEI應該更好地結合起來。
圖書編輯可以說是編輯職業中的一種,其自身的工作任務是按照當前市場上的需求去完成策劃選題,或者按照公司的策劃去完成相關的選題,再按照選題的需要去找到一個適合的作者,之后約稿并且審稿同時完成所需要的校對,最后對其進行印刷和出版等。在我國,圖書編輯按照自身的工作性質能夠被分成文字與美術編輯;按照各自的工作內容,能夠被分成少年兒童圖書編輯、科學技術圖書編輯,以及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編輯等;按照其自身的專業職務,則能夠被分成編審、副編審,以及編輯和助理編輯等;按照其自身的工作職務,還能夠被分成編輯、編輯室(部)主任,以及總編輯等。一般針對圖書編輯提出的要求是:有較好的文字功底,并且有進行圖書編輯組稿的相關經驗,而且要求有著較好的中外語能力;有著一定的創意思維,能夠較快接受一些新鮮的事物,擁有誠實肯干的精神;專業書籍編輯還需要具備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具備電腦操作的水平,可以簡單使用一些做圖和文字編輯工具,網絡編輯還應該具備較好的網絡技能。
勝任能力主要是美國心理學家Mc Clelland(1973)第一次提出。他提出,勝任能力主要指的是可以區分在特定的工作崗位以及組織環境里績效水平的個人特征。當前,大家都比較認可的一種定義,就是可以把某一工作里表現比較優秀的人以及表現相對一般的人進行區分開來的個體中潛存的一種深層次特點。而勝任能力模型主要指的是能夠承擔某一特定的職位角色所需要擁有的能力素質特征要素的整體合計。其中比較有名的模型有“冰山模型”以及“洋蔥模型”等。而對于勝任力模型進行設置的方法主要有行為事件訪談(BEI)、口語報告、匯編柵格法、團體焦點訪談法,以及工作分析法、德爾菲法、問卷調查法等。
圖書編輯的勝任力主要指的是個體所擁有的可以勝任圖書編輯這一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以及相關能力等特質,其是判斷能勝任圖書編輯工作的一個起點,同時也是決定區別日后績效差異的一種個人特征。
1.面試。91名圖書編輯,其中男性19人、女性72人,年齡在40歲以下的人占93.40%,本科學歷人數占91.20%。
2.問卷。包括工作活動、能力、知識、技能和工作作風,采用美國勞工部新開發的O*NET工作分析系統5份問卷。中國版本的調查問卷已經在之前的研究中進行了修改。
根據專家確定的績效標準,采訪了16位高績效、12位綜合績效編輯,讓受訪者描述了三個最成功、最不成功的工作案例。采訪進行記錄,并組織成一個文件。
1.一代特征編碼詞典。在對數據編碼前,還需要對編碼字典給予有效的確認。本研究主要按照工作具體的結果進行相關的分析,然后在其中使用專家訪談法,使其能夠被編碼成為詞典。
2.編碼。按照最初確認的勝任力編碼詞典,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兩名心理學博士候選人加入編碼中。首先需要完成編碼的訓練,然后則是開始單獨進行編碼。
結合評價重要性以及程度的結果,得到了62項主體特征相關的詞典。
按照工作分析以及以往進行研究的成果,并且通過專家對字典里相關的能力進行排序,同時合并有關項目、去除一些非主要的項目,添加缺失的項目,使其構成一個通過22個能力所組成的編碼詞典,其中主要成就動機和自信心,同時需要對于細節給予和問題敏感性,信息收集還有質量與秩序,以及時間管理和壓力管理。
1.訪談長度分析。按照勝任力模型設置相關步驟。首先,比較不同表現組的訪談長度,兩組受訪時間以及手稿篇幅并未產生非常明顯的差異,證明面試的長度并不會對面試的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
2.可靠性。編碼統計分析使用能力頻率作為指標,使用分類的協議(Category Agreements,CA)當前編碼自身可靠性的相關指標,參考以往進行的研究計算編碼其自身的一致性。分類的一致性為0.815,顯示出編碼自身的一致性比較好。
3.有效性。根據Spencer等人的建議,本研究采用交叉驗證方法來檢驗兩組間勝任力編碼頻率的差異。結果如表1所示。

表1:優秀組與普通組各勝任特征平均編碼頻率的差異檢查
從表1可以看出,計劃與規劃四個能力指標存在顯著差異,側重于顧客需求、市場意識和成就動機,問題的敏感性也達到了顯著的優勢。考慮到樣本量較小,t檢驗的意義不容易實現,我們還加入了對上述四個能力的敏感度問題,使得五個能力特征構成了社論的勝任力模型。
本文運用結構化的工作分析問卷以及BEI去設置圖書編輯勝任力模型。并且在此基礎上,完成了選拔招聘和相關的培訓考試,其對于促進編輯出版科學化管理工作可以說起到了非常主要的作用。工作分析能夠理解工作自身的工作要求以及在職者自身素質上提出的要求。并且在這種基礎上,設置了初步勝任力的模型框架。
通過對于出現的績效水平差異以及編輯人員本身的差異性給予檢驗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圖書編輯相關的勝任力模型涉及編輯計劃,和對顧客需求給予關注,同時還有提升市場發展意識,成就動機以及問題的敏感度等。我們國家基于編輯能力等模式所進行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其他17項能力對于編輯工作來講可以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能夠將其看成是其對于編輯人員自身基礎素質的一個要求。其自身起到的結果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這些能力特征也都能夠與能力的定義保持一致。并且更加注重個人在深層特征屬于個人在當前社會上的角色,同時還符合自我概念,以及相關的特征與動機。在這一研究的過程里我們不難看出,這幾個能力可以說都是處于這一類別里的。同時,五大能力特征總的來講也是比較廣泛的,其中不僅僅涉及對于外部環境在需要上的認識,還有就是對于內部驅動因素等給予的認識,并且也涉及怎樣使其能夠與外部要求的變化保持一致。所以勝任力模型其自身有著非常好的內容效度。
本文進行研究的結果本身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對勝任力模型進行設置之后,能夠對將招聘和培訓以及考核為主的基于勝任力的人力資源管理的體系,其自身能夠快速使得編輯出版行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規范化以及科學化得到快速地促進。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能夠起到非常有效的催化作用。
本研究當前有著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是當前樣本量相對較小,編輯器自身的性能進行跟蹤的勝任力模型其自身的預測效度當前并未獲得有效的驗證。可是,作為對于作為對編輯勝任力模型給予的首次探索,按照BEI的工作分析結構式問卷在理論以及管理實踐過程中都有著非常主要的含義。希望本文所機芯的研究可以獲得當前更多的學者對編輯能力模型給予的關注,使其能夠有效地促進我們國家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理論和應用能夠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Committee on Techniques for the Enhancement of Humanperformance:Occupational Analysis,Commission on Be2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Education,National Re2search Council.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k:Implica2tions for Occupational Analysis [M].Washington D 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10:312158.
[2]Spencer L M,Spencer SM.Competence at Work:Models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M].New York:John Wiley&Sons,Inc,2013.
[3]Lawler E E.FromJob2based to Competency2based Organi2zations [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4,15(1):3215.
[4]Boyatzis R E.Rendering into Competence the Things thatare Compet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2014,49(1),64266.
[5]Shippmann J S,Ash R A,Battista M,et al.The Practiceof Competency Modeling[J].Personnel Psychology,2000,53(3):7032740.
[6]陳民科.基于勝任力的職務分析及其應用[J].人類工效學,2012,8(1):23-26.
[7]Peterson N G,Mumford M D,Borman W C,et al.Un2derstanding Work Using the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2work(O 3 NET)[J].Personnel Psychology,2001,54(2):4512492.
[8]LI W D,Shi K,Taylor P.Job Analysis Results for HRProfessionals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3 O 3 NET Ques2tionnair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39(526):439.
[9]時勘,王繼承,李超平.企業高層管理者勝任特征模型的評價研究[J].心理學報,2002,34(3):306-311.
[10]仲理峰,時勘.家族企業高層管理者勝任特征模型[J].心理學報,2004,36(1):110-115.